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李四光(1889~1971)

图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黄岗,1971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硕士学位,1931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20年后,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34年赴英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1948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46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自英回国,历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50年代中叶,他还曾担任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四光早年研究科化石,注意科外壳的微细构造。1923年提出了科鉴定方法,创立了十项标准作为分类演化的依据,沿用至今,从而开拓了微体古生物研究的道路,并解决了华北主要煤系地层的时代问题。他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者和研究的奠基人。他倡导和创建的地质力学形成有世界影响的独立学派。他以力学观点研究构造形迹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为构造地质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他在20年代后期发表的关于东亚及全球构造的论文是涉及全球构造及其综合解释的尝试。他的关于中国构造体系及其应用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从50年代起,李四光十分注意构造体系对矿产分布的控制,指出新华夏体系广阔的含油远景,后来的工作证实了这一论断,为此他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60~70年代他又倡议将地应力分析用于地震及地区稳定性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效,成为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典范。他的主要著作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1926)、《中国北部之科》(1927)、《古生代以后大陆上海水进退的规程》(1928)、《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问题的意义》(1929)、《中国地质学》(1939)、《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1945)、《冰期之庐山》(1947)、《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1955)、《地质力学概论》(1962)、《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1970)和《论地震》(197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