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ilüete
[外文]: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
英国诗人、批评家。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先祖是英国萨默塞特郡东科克地方的鞋匠,1670年移居美洲波士顿。他的祖父迁至圣路易斯,创办华盛顿大学,1872年任校长。父经商,母夏洛蒂·斯特恩斯是诗人。他的家庭一直保持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的传统。
1906至1910年,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并受到新人文主义者巴比特的影响。其后去法国,在巴黎大学听柏格森讲哲学,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马拉梅等象征派诗歌。1911至1914年在哈佛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1914年起定居英国。1914至1915年在德国学习,因战争中辍。这时他写完关于英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布拉德莱的博士论文。1915至1916年在伦敦海格特学校教授拉丁文和法文。1917至1920年在劳埃德银行当职员。曾担任先锋派杂志《自我中心者》的助理编辑。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并任主编,直至1939年。这是当时一种有影响的高质量的国际性的刊物,并以其书评著称。从20年代起直至去世,他一直任费柏出版社董事。1948年因《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政治上是保皇派,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他从1909年起发表诗歌,先后出版《诗歌》(1909~1925)、《诗集》(1909~1935)、《四个四重奏》(1944)、《诗集》(1909~1962)。
艾略特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歌、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形象具体准确,思想和感情融合,用联想和暗示为联系,反映了2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怀疑和幻灭的情绪,到了30、40年代又有向宗教中求解脱的情绪。
早期诗歌中最重要的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写上流社会一个庸碌的青年在求爱途中的矛盾心理;《一位夫人的写照》(1915)写上流社会妇女生活的空虚;《小老头》(1919)通过一个老头子的独白描绘一种空幻的感受。这些诗歌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前后英美上层社会人物的精神空虚、贫乏和绝望。
《荒原》(1922)是20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全诗分5章。在第一章《死者葬仪》里,诗人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它需要水的滋润,需要春天,需要生命,而现实则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既不生也不死。第二章《对奕》对照上流社会妇女和酒吧间里下层男女市民的生活,显得同样低级和毫无意义。第三章《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的庸俗猥亵,空虚而无真实的爱。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最短,暗示死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渴望的生命之水也拯救不了人类。第五章《雷霆的话》又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但对革命浪潮又感到恐惧,宣扬宗教的“给予、同情、克制”。艾略特利用人类学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成果,大量引用或更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典故和名句,用6种语言,以鲜明的形象并借暗示和联想、严密的结构,构成一部思想和情调一致的完整诗篇。全诗极少用韵,大多是有节奏的自由体,语言变化多端。这首诗在技巧上是一个大突破。在《标准》季刊最初两期刊出之后,颇受訾议,其后作者增加了注解,研究者又作铨释和评论,基本可以读懂。
艾略特其他重要诗作如《空心人》(1925),绝望情绪更明显:人只是死亡国土上的一个空架子,一个填满了稻草的人,一个影子,“世界在呜咽中结束”。这首诗中抽象名词逐渐增多。《灰星期三》(1930)指四旬斋的第一天,要把灰撒在悔罪者的头上,宣扬基督教服从上帝的意旨和悔罪的教义。
《四个四重奏》写成于1935至1941年间,借用4个地点为题:《烧毁了的诺顿》指一座英国乡间住宅的玫瑰园遗址;《东科克》是艾氏祖先在英国居住的村庄和村边小路;《干燥的萨尔维奇斯》指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一组礁石;《小吉丁》则指17世纪英国内战时期国教徒聚居点的一座小教堂。这是一组哲学宗教冥想诗,中心主题同《荒原》一致,通过个人经历、历史事迹等,抒发对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空幻感,生命的幻灭感,齐始终、等生死,“紫杉与玫瑰同寿”,宣扬基督教的谦卑精神。这首诗冥想与形象交织结合,语言节奏性强,没有《荒原》的造作,读来自然流畅,明白澄澈,被认为是艾略特登峰造极的诗作。
艾略特的剧作多采用诗体。早期的《斗士斯威尼》(1926)未完成。为伦敦某教区募款而上演他的《磐石》(1934)是古装表演剧,其中的合唱队台词则渲染教会过去和现在所经历的困难,宣扬它最后必然取得胜利。
艾略特最著名的诗剧是《大教堂凶杀案》(1935),为坎特伯雷大教堂节日活动而作,写12世纪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厄·贝克特与国王亨利二世的矛盾。贝克特抵抗住各种引诱,最后被国王派来的骑士杀死。评者认为此剧歌颂的是为世人赎罪的献身精神,也有人认为是反对教义所否定的骄傲罪。
《全家重聚》(1939)用现代题材写犯罪的报应,犯罪使家庭破裂,强调人物的赎罪心理。《鸡尾酒会》(1950)和《机要秘书》(1954)以现实主义喜剧形式宣扬宗教信仰给有罪的人带来自我认识之光,只有宗教信仰才能使人不入迷途。最后一个剧本《政界元老》(1959)则转而歌颂爱情。
艾略特最早的批评著作收在《圣林》(1920)中,以后陆续发表批评文章,于1932年另编《论文选集》(1951年修订),1936年又编成《古今论文集》。
他的最主要的文学批评文章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3),此外还有关于诗剧、个别剧作家和诗人的文章和演讲。艾略特对莎士比亚并不推崇;认为弥尔顿给诗歌技巧带来了坏影响;他认为雪莱概念化,拜伦只供上流社会娱乐。他十分推崇但丁、英国文艺复兴(尤其后期)剧作家、玄学派诗人。他称颂德莱顿的诗歌技巧能给人以惊讶的快感。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提出一个作家不能脱离传统创作,但能象催化剂那样使传统起变化,这就是作家个人才能之所在。文学批评的功能就是要把读者所未能见到的事实,摆到读者面前,提高他欣赏和感受的能力。
艾略特还提出两个重要的诗歌批评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他认为英国诗歌在18世纪以后趋向于理念化、概念化,思想与感情、思想与形象脱节,而19世纪诗歌则思想感情又趋于朦胧模糊,因此诗人应回头向17世纪前期即文艺复兴后期和玄学派的诗学习。他认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不能象哲学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诗人那样直接表达或抒发,而要找到“客观对应物”,作家必须象古典主义作家那样用冷静的头脑,把“客观对应物”如各种意象、情景、事件、掌故、引语,搭配成一副图案来表达某种情绪,并能立刻在读者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做到文情一致,以纠正19世纪诗歌的朦胧模糊的效果。
除文学批评外,艾略特还发表过不少有关宗教和文化的著作和文章,其中主要的有《什么是基督教社会》(1940)、《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1949)等。
艾略特的创作和评论对英美20世纪现代派文学和新批评派评论起了开拓作用,对整个西方文坛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
- 参考书目
- Hugh Kenner, ed.,T.S.Elio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N.J.,1962.Linda W.Wagner, ed., T.S.Eliot:A Collection of Criticism,N.Y.,1974.B.C.Southman, ed., T.S.Eliot: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London,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