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呆”的成语(23个)

本文整理了呆里藏乖、目定口呆、目呆口咂等含“呆”的成语23个,其中“呆”开头的成语6个,“呆”结尾的成语8个,“呆”在中间的成语9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呆”开头的成语

1、呆里藏乖[dāi lǐ cáng guāi]

【解释】呆:痴呆,傻。外表呆头呆脑而内心却很机灵。

【出处】明·无名氏《鼓掌绝尘》:“不想那方帮是个呆里藏乖的人,打听得消息不好……竟拿了那些银子,先自挈家而走。”

2、呆头呆脑[dāi tóu dāi nǎo]

【解释】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示例】小凤仙的脾气,人家说她不合时宜,其实她也是呆头呆脑,不惯作妓女腔,与人不合。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3、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

【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示例】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4、呆似木鸡[dāi sì mù jī]

【解释】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5、呆里撒奸[dāi lǐ sā jiān]

【解释】形容外表痴呆,内心奸诈。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休要呆里撒奸。”

【示例】你休呆里撒奸,我手里使不的你巧语花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

6、呆如木鸡[dāi rú mù jī]

【解释】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示例】那几个军人和财主,一个个呆如木鸡。 ——鲁彦周《廖仲恺》第六章八五

“呆”结尾的成语

1、目定口呆[mù dìng kǒu dāi]

【解释】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楞的样子。

【出处】《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示例】那伙计听说,抬头一看,只见不是同仁堂了,不禁气得目定口呆。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

2、目怔口呆[mù zhēng kǒu dāi]

【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出处】茅盾《惊蛰》:“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

3、目睁口呆[mù zhēng kǒu dāi]

【解释】惊惧得睁大双眼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受气而发楞。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示例】众人看了,惊得目睁口呆,伸了舌头,收不进来。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4、假痴假呆[jiǎ chī jiǎ dāi]

【解释】装傻;假装糊涂。

【出处】《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示例】她自己隐瞒了两匹次布,还假痴假呆地向人家做报告。 ——陆文夫《荣誉》

5、目瞪口呆[mù dèng kǒu dāi]

【解释】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示例】殷、雷二将见众官激变,不复朝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

6、诈痴佯呆[zhà chī yáng dāi]

【解释】指假装痴呆。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不如目今权依了他们处法,诈痴佯呆,住了官司,且保全了父骨,别图再报。”

7、如痴如呆[rú chī rú dāi]

【解释】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出处】刘兰生《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他总是站在高高的牛牯垛峰颠,如痴如呆地仰望着头顶的星空。”

8、目瞪神呆[mù dèng shén dāi]

【解释】瞪:眼睛发愣。眼睛发愣,神情呆滞。形容吃惊的样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登时惊得目瞪神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

“呆”在中间的成语

1、目呆口咂[mù dāi kǒu zā]

【解释】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二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

2、楞头呆脑[léng tóu dāi nǎo]

【解释】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同“楞头楞脑”。

【出处】余辰《蚕》:“我完全没有听讲,当然不知道李老师提问了什么。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这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楞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

3、痴儿呆女[chī ér dāi nǚ]

【解释】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出处】宋·秦观《贺新郎》词:“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

4、愣头呆脑[lèng tóu dāi nǎo]

【解释】楞:呆,失神。形容言行鲁莽冒失或发愣的样子。

【出处】余辰《蚕》:“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只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愣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

5、口呆目瞪[kǒu dāi mù dèng]

【解释】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出处】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示例】林氏却又把小白菜的事情,细细向刘锡彤说了一遍,刘锡彤听得,不禁吓得口呆目瞪。 ——《杨乃武与小白菜》第三十回

6、撇呆打堕[piě dāi dǎ duò]

【解释】装呆作痴。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撇呆打堕,早被那人瞧破。要同归知爹肯么?料他每,不见许。”

7、口呆目钝[kǒu dāi mù dùn]

【解释】形容很吃惊的样子。同“口呆目瞪”。

【出处】克非《春潮急》:“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

【示例】他惊讶得口呆目钝了。

8、书呆子[shū dāi zǐ]

【解释】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示例】科甲出身的,总不免书呆子的味道。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

9、痴呆懵懂[chī dāi měng dǒng]

【解释】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愚笨糊涂,资质低下。

【出处】元·无名氏《一枝花》:“倒不如痴呆懵懂,甘守着陋巷的这箪瓢。”

【示例】他是一个痴呆懵懂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