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oluo
[外文]: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美国作家、思想家。生长在波士顿附近超验主义思想运动中心康科德村,父亲是个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曾担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他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的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著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他认为自然是美好的,人类应回到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他又认为人必须“忠于自己”,遵从自己的良知,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一生生活平淡,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
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的。1839年他和哥哥在梅里马克河上划船漂游,写在《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1849),发挥了他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他的代表作《沃尔登,或林中生活》(1854)记录了他于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沃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详细地记述了他盖房种地、烧火做饭以及阅读写作的生活,并真切地描绘了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张回归自然,以达到“自我完成”,这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他提出“忠于自己”、“绝对自由”、“绝对野性”等口号,反映了资产者在上升时期的精神面貌,同时又体现了浪漫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唾弃。他主张归真返朴,反对奢侈和虚荣,反对追求物质享受,也指出了资本主义文明妨碍人性的发展。
1846年7月,梭罗因拒绝交税支持美国侵略墨西哥的战争而被关押一夜,获释后发表了著名的演说《论公民的不服从》,表示了他的立场。50年代后,梭罗逐渐改变了早年在政治上的超然态度,积极支持废奴运动。他帮助逃亡的黑奴,著文或发表演说批判蓄奴制。1859年10月30日他在康科德为反抗蓄奴制的起义领袖约翰·布朗辩护,后来他在波士顿再次发表演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 参考书目
- Walter Harding,The Days of Henry Thoreau, N.Y.,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