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肠套叠

一段肠管顺行或逆行套入与其相连的肠管的外科病。在各种急性肠梗阻的原因中占20%左右,占绞窄性肠梗阻原因的40%。是婴幼儿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套叠多与肠蠕动的方向一致,即近侧肠管突入远侧肠管的腔内,这称顺行套叠,此时近侧肠管称为套入部,呈袖状折叠而成为两层,远侧肠管则包绕套入部肠管,称为鞘部。逆行套叠因强烈的逆蠕动造成,少见,仅占0.5%左右,此时近侧肠管成为鞘部。由于套入部的肠壁形成折叠,血液循环容易受到影响,有坏死的可能,也必然造成套叠以上部位的完全性肠梗阻,产生急性肠梗阻的症状。早期诊治(灌肠或手术复位)则预后好。

病因

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发生于无病理变化的肠管,多发生于小儿。小儿肠蠕动活跃,在添加辅食的年龄,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此外,小儿的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也可能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而致肠套叠。成人的肠套叠多发生在有病变的肠管,如良性或恶性肿瘤、息肉、结核、粘连以及梅克尔氏憩室,可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成为肠套叠的诱发因素。有时肠蛔虫症、痉挛性肠梗阻也是发病因素。

病变部位

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肠套叠,根据套叠的部分可以分为空肠套空肠、空肠套回肠、回肠套回肠、回肠套盲肠、回肠套结肠(见图)、结肠套结肠(偶见乙状结肠套入直肠)等,其中以回肠套盲肠,即回盲型最常见;小肠套小肠即小肠型较少见;结肠套结肠或称结肠型很少见。空肠上端逆行套入胃内,更为罕见。

图临床表现

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典型,有腹部绞痛、呕吐及腹胀等症状,与一般肠梗阻的表现相同,但又有其特点。套入部的肠管因血运受阻而有水肿、充血及血性渗出,故可出现血便,特别是右回盲部套叠,腹痛发作后数小时即有粘液血便排出,12小时后可有果酱样血便。即或无血便,肛门指诊时指套上也会沾染粘液和血液,若发病后病人曾有过排便,则指套上无粪便及臭味,只有血和粘液。60%以上的病人,在肠套叠部位可触及索状肿块,腹痛发作时,因套叠处肠管痉挛,肿块变硬,绞痛过后又恢复原状。回肠、盲肠套入结肠者,右下腹触诊有空虚感。套叠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往往使套入部越套越深,肠系膜也被带入,最终肠壁的血管被阻断,加速套入部肠管的坏死。因肠管坏死主要发生于套入部,所以即或发生坏死,也不一定有腹膜炎表现,但肿块会有明显压痛,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慢性肠套叠见于成人,可反复急性发作,也可表现为部分肠梗阻,鞘部变为粗大,套入部也增厚,反而不易发生绞窄,发作时因套叠处肠管肥厚,肿块较为明显。若套入肠管自行复位,症状即完全消失。腹部 X射线检查有肠管充气和液平面等急性肠梗阻表现,空气或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回盲部套叠的诊断,可看到空气或钡剂至套入部肠管的远侧顶端即受阻,呈“杯口”状影像,为其特点。

诊断

表现典型者易诊断,临床诊断根据为腹痛、血便及肿块,X射线有助于诊断。不典型的病例需与痢疾、过敏性紫癜、急性阑尾炎等鉴别。

治疗

回盲部套叠早期可试行在透视下用稀钡加压灌肠,使套入部肠管复位,压力不得超过 100cm水柱;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是空气加压灌肠,压力保持在80~100mmHg 。小儿的急性回盲部套叠,复位成功率达90%。若加压灌肠无效,或发病已24小时以上,特别是不能排除绞窄时,应及早手术,将肠管复位或切除坏死的肠管。急性肠套叠有5~10%的死亡率,故应早期治疗。成人肠套叠若自行缓解,以后仍应进一步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原发病变,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