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履薄临深、截趾適履、操履无玷等含“履”的成语109个,其中“履”开头的20个,“履”结尾的27个,“履”在中间的62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履”开头的成语1、履薄临深[lǚ bó lín shēn]
【解释】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示例】君子居之兮实获我心,正俟命兮履薄临深。 ——明·方孝孺《友筠轩赋》
2、履机乘变[lǚ jī chéng biàn]
【解释】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出处】唐·韦应物《弹棋歌》:“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
3、履仁蹈义[lǚ rén dǎo yì]
【解释】履、蹈:执行。指实行仁义之道。
【出处】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切见同郡和模,字虑则,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4、履舄交错[lǚ xì jiāo cuò]
【解释】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
【示例】一时履舄交错,钏动钗飞。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
5、履信思顺[lǚ xìn sī shùn]
【解释】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出处】《易·系辞上》:“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新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履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
【示例】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序
6、履霜知冰[lǚ shuāng zhī bīng]
【解释】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出处】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晋·袁宏《后汉记·和帝纪下》:“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
【示例】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
7、履丝曳缟[lǚ sī yè gǎo]
【解释】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8、履险如夷[lǚ xiǎn rú yí]
【解释】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汉·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示例】愿你福星高照,履险如夷。 ——欧阳山《苦斗》四十九
9、履盈蹈满[lǚ yíng dǎo mǎn]
【解释】指荣显至极。
【出处】《明史·邵经邦传》:“如徒加以非分之任,使之履盈蹈满,犯天人之怒,亦非璁等福也。”
10、履汤蹈火[lǚ tāng dǎo huǒ]
【解释】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李从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11、履足差肩[lǚ zú cī jiān]
【解释】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绮縠之清文,谈希微之道德。”
12、履险犯难[lǚ xiǎn fàn nán]
【解释】履:行走;犯:不顾。比喻冒着生命危险,迎着困难去干。
【出处】《清史稿·沈棣辉》:“廉州、浔州、广州三战,皆履险犯难,卒得大捷,尤为时称云。”
13、履常蹈故[lǚ cháng dǎo gù]
【解释】指因袭保守,不求建树。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箻谨慎,循常习故者。”
【示例】溺于所习,履常蹈故;读书缀文,趣了目前。 ——宋·孙觌《鸿庄庄士集·切韵类例子》
14、履险若夷[lǚ xiǎn ruò yí]
【解释】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同“履险如夷”。
【出处】《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示例】你昨晚把亲兵通通留在城外……我真是有些担心。可是我看看你的神色,跟平常一样。你真是履险若夷,异乎常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15、履霜坚冰[lǚ shuāng jiān bīng]
【解释】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出处】《易·坤》:“履霜坚冰至。”
【示例】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一》
16、履穿踵决[lǚ chuān zhǒng jué]
【解释】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出处】《庄子·让王》:“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示例】所以待到磨墨吮笔,说什么“履穿踵决”时,脚上也许早经是丝袜。 ——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
17、履险蹈难[lǚ xiǎn dǎo nàn]
【解释】履:行走;蹈:踩、踏。指走险路,过难关。比喻冒险前进,历尽艰辛。
【出处】宋·欧阳修《画坊斋记》:“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
18、履虽新不为冠 [lǚ suī xīn bù wéi guān]
【解释】鞋子虽新也不能当帽子用。旧时比喻君臣、贵贱有别,不可混同。
【出处】《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19、履险蹈危[lǚ xiǎn dǎo wēi]
【解释】指经历危险。
【出处】宋·欧阳修《画坊斋记》:“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
【示例】大要料敌欲审,见机欲决,原非履险蹈危幸功于万一者也。 ——明·无名氏《草庐经略·迅速》
20、履霜之戒[lǚ shuāng zhī jiè]
【解释】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出处】清·何琇《樵香小记》:“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
【示例】虽殊坠天之忧,敢忘履霜之戒? ——清·厉鹗《东城杂记·庾园》
“履”结尾的成语1、截趾適履[jié zhǐ shì lǚ]
【解释】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2、冠袍带履[guān páo dài lǚ]
【解释】帽子、袍子、带子、鞋子。原指旧时帝王官宦上朝时或聚会时穿的服装。现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示例】昌平王冠袍带履穿戴好了,起身走出来上了轿。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5回
3、三千珠履[sān qiān zhū lǔ]
【解释】珠履:鞋上以珠为装饰,富贵之人用之。形容贵宾众多且豪华奢侈。
【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示例】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右斛金陵春。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诗
4、刖趾适履[yuè zhǐ shì lǚ]
【解释】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出处】三国·魏·鱼豢《魏略》:“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5、黄冠草履[huáng guàn cǎo lǚ]
【解释】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出处】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6、遗簪弊履[yí zān bì lǚ]
【解释】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出处】《魏书·孝静帝纪》:“帝曰:‘古人念遗簪弊履,欲与六宫别,可乎?’”
7、以剑补履[yǐ jiàn bǔ lǚ]
【解释】用宝剑来补鞋子。指所用的方法、措施无法解决问题。比喻运用不当。
【出处】唐·李观《上陆相公书》:“诚用之未当,令骥捕鼠,则何由得也;以剑补履,则无由克也。”
8、郑人实履[zhèng rén shí lǚ]
【解释】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9、遗簪败履[yí zān bài lǚ]
【解释】遗:遗失;履: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
【出处】《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10、削足适履[xuē zú shì lǚ]
【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示例】是借用,就难免有“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 ——闻一多《四杰》
11、郑人买履[zhèng rén mǎi lǚ]
【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示例】你可千万不要学郑人买履。
12、不衫不履[bù shān bù lǚ]
【解释】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出处】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示例】这个人是个不衫不履的人,与家父最为相契。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13、正冠纳履[zhèng guàn nà lǚ]
【解释】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履之嫌,终始不蹈。 ——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
14、分香卖履[fēn xiāng mài lǚ]
【解释】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出处】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示例】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15、整冠纳履[zhěng guàn nà lǚ]
【解释】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出处】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示例】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
16、西装革履[xī zhuāng gé lǚ]
【解释】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出处】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示例】西装革履、华裙艳服,只有在演出的时候演员的身上才出现。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7、削趾适履[xuē zhǐ shì lǚ]
【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示例】自日本归来之民党,略读法政诸书,罕留意于本国史籍,以求因革之宜,锐意步趋他国,不恤削趾适履。 ——章太炎《论读史之利益》
18、章甫荐履[zhān fǔ jiàn lǚ]
【解释】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出处】《文选·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示例】《南史·刘虬传》:“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荐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19、束带蹑履[shù dài niè lǚ]
【解释】束带:扎紧衣服;蹑履:穿鞋。指穿戴整肃,用来表示恭敬。
【出处】《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初,庾亮临江州,闻翟汤之风,束带蹑履而诣焉。”
20、以冠补履[yǐ guān bǔ lǚ]
【解释】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出处】《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21、遗簪堕履[yí zān duò lǚ]
【解释】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出处】唐·张说《让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遗簪堕履之恩,好生养志之德。”唐·罗隐《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诗之二:“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22、使者屣履[shǐ zhě xǐ lǚ]
【解释】使者:指汉朝的暴胜之,为直接使者;屣履:趿着鞋。趿着鞋迎客。形容对贤士的恭敬。
【出处】《汉书·隽不疑传》:“暴胜之不直接使者,胜之素闻不疑贤,至渤海,遣吏请与相见。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屣履起迎。”
23、截趾适履[jié zhǐ shì lǚ]
【解释】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履,孰云其愚?何与斯人,追欲丧躯?”
【示例】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jywqynh911
24、刖足适履[yuè zú shì lǚ]
【解释】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25、遗簪坠履[yí zān zhuì lǚ]
【解释】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出处】《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26、鸣玉曳履[míng yù yè lǚ]
【解释】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出处】《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示例】纵使技能出众,正可赉之金帛,岂得超授官爵,鸣玉曳履,与士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资治通鉴·唐纪十·太宗贞观六年》
27、轻裘朱履[qīng qiú zhū lǚ]
【解释】裘:皮袄;履:鞋。穿着轻暖的皮袍和红色便鞋。形容闲适安逸的生活。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履”在中间的成语1、操履无玷[cāo lǚ wú diàn]
【解释】操履:操行;玷:白玉上的污点。操守洁白,没有一点污点。
【出处】《抱朴子·博喻》:“洁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业。”
【示例】太宗尝谓宰相曰:“微之操履无玷,儒雅士也。”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史官》
2、登高履危[dēng gāo lǚ wēi]
【解释】比喻诚惶诚恐。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示例】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 ——宋·秦观《雪浪石》诗
3、席履丰厚[xí lǚ fēng hòu]
【解释】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同“席丰履厚”。
【出处】清·冯桂芬《薄斐君异文序》:“君少颖悟,美风仪,席履丰厚。”
【示例】他干了几年下来就席履丰厚起来
4、杖履相从[zhàng lǚ xiāng cóng]
【解释】指追随左右。
【出处】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示例】予虽不及识公,而有斯人在,会当同往,杖履相从,方公之故居,而蹑其遗踪。 ——金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
5、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出处】《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6、步履艰难[bù lǚ jiān nán]
【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处】《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7、步履如飞[bù lǚ rú fēi]
【解释】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快速如飞。
【出处】明·归有光《弘玄先生自序赞》:“弘玄先生老而贫,日以著述为事,出无舆从,一童子挟书自随,步履如飞。”
【示例】公素服海参丸,老年体力轻健,步履如飞,年九十余始卒。 ——清·昭涟《啸亭杂录·康方伯》
8、安常履顺[ān cháng lǚ shùn]
【解释】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出处】《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示例】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清·方苞《方任二贞妇传》
9、涉危履险[shè wēi lǚ xiǎn]
【解释】跋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越重重困难。
【出处】《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冑,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殄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10、跋履山川[bá lǚ shān chuān]
【解释】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
【示例】夫齐之去周二千余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触冒寒暑,自东徂西,以葬于封守之外,于死者为不仁。” ——清·顾炎武《日知录·太公五世反葬于周》
11、戴霜履冰[dài shuāng lǚ bīng]
【解释】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12、进退履绳[jìn tuì lǚ shéng]
【解释】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同“进退中绳”。
【出处】《列子·汤问》:“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
13、足不履影[zú bù lǚ yǐng]
【解释】比喻循规蹈矩。
【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
14、行不履危[xíng bù lǚ wēi]
【解释】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
15、目所履历[mù suǒ lǚ lì]
【解释】履历:经历。眼睛所看到的。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16、足履实地[zú lǚ shí dì]
【解释】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出处】《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17、衣弊履穿[yī bì lǚ chuān]
【解释】弊:坏;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贫穷。
【出处】《庄子·山木》:“衣弊履穿,贫也。”
【示例】衣弊履穿,坐榻无席,自以跣露,恒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 ——《金史·雷渊传》
18、屣履造门[xǐ lǚ zào mén]
【解释】屣履:穿鞋而不拔上鞋跟。拖着未穿好的鞋登门拜访。形容急于会见的匆忙情状。
【出处】《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
19、蹈仁履义[dǎo rén lǚ yì]
【解释】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20、葛屦履霜[gě jù lǚ shuāng]
【解释】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处】《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示例】你不会学那葛屦履霜般吝啬吧
21、如履如临[rú lǚ rú lín]
【解释】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示例】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日慎一日,如履如临。 ——《旧唐书·僖宗纪》
22、孤履危行[gū lǚ wēi xíng]
【解释】指行为孤高独特。
【出处】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23、如履平地[rú lǚ píng dì]
【解释】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出处】唐·裴铏《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示例】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生的矮小精悍,膂力过人,跳山越涧,如履平地。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三回
24、衣敝履空[yī bì lǚ kōng]
【解释】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
25、剑履上殿[jiàn lǚ shàng diàn]
【解释】履:鞋。佩着剑,穿着鞋上朝。指受到极大的优待。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示例】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
26、步履安详[bù lǚ ān xiáng]
【解释】步履:步行;安详:安稳。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出处】《小学·嘉言》:“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
27、临深履薄[lín shēn lǚ bó]
【解释】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示例】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后汉书·杨终传》
28、临深履尾[lín shēn lǚ wěi]
【解释】比喻危险恐惧。
【出处】《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易·履》:“履虎尾,咥人,凶。”
【示例】v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引晋·鲍敬言《无君论》
29、纳履踵决[nà lǚ zhǒng jué]
【解释】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30、戴玄履黄[dài xuán lǚ huáng]
【解释】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31、步雪履穿[bù xuě lǚ chuān]
【解释】形容人穷困潦倒。
【出处】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中,是贫非病。”
32、贵冠履轻头足[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
【解释】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33、登锋履刃[dēng fēng lǚ rèn]
【解释】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又臣所上将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显达,登锋履刃,死者过半。”
34、践冰履炭[jiàn bīng lǚ tàn]
【解释】踩冰踏炭。比喻历经各种艰险。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
35、戴天履地[dài tiān lǚ dì]
【解释】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示例】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36、珠履三千[zhū lǚ sān qiān]
【解释】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出处】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37、步履维艰[bù lǚ wéi jiān]
【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处】《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示例】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步履维艰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38、冠履倒易[guān lǚ dào yì]
【解释】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示例】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赐传》
39、纳履决踵[nà lǚ jué zhǒng]
【解释】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40、曝骨履肠[pù gǔ lǚ cháng]
【解释】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出处】《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41、戴清履浊[dài qīng lǚ zhuó]
【解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出处】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42、冠履倒施[guān lǚ dào shī]
【解释】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43、涉艰履危[shè jiān lǚ wēi]
【解释】形容闯越重重困难。同“涉危履险”。
【出处】南朝·齐·虞玩之《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
44、剑及履及[jiàn jí lǚ jí]
【解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出处】《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
45、戴高履厚[dài gāo lǚ hòu]
【解释】戴:顶着;履:踩着。头顶天脚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第六卷:“夫念臣一介庸愚,遭逢圣代,荷两朝之恩遇,浃体沦肌;际累世之昌隆,戴高履厚。”
46、监市履狶[jiān shì lǚ xī]
【解释】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出处】《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狶难肥处,故知豕肥耳。”
【示例】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沉,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知民心。 ——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诗之一
47、含霜履雪[hán shuāng lǚ xuě]
【解释】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48、临危履冰[lín shēn lǚ bīng]
【解释】履:踩踏。遇到险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险,时刻警戒自己要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示例】故圣人要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
49、如履薄冰[rú lǚ bó bīng]
【解释】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示例】忠恪祗顺,如履薄冰。 ——三国·魏·曹操《请爵荀彧表》
50、包元履德[bāo yuán lǚ dé]
【解释】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出处】《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51、卖履分香[mài lǚ fēn xiāng]
【解释】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出处】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示例】苟广其术,则卖履分香,可以不是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祝翁》
52、戴圆履方[dài yuán lǚ fāng]
【解释】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出处】《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53、承星履草[chéng xīng lǚ cǎo]
【解释】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54、杖履纵横[zhàng lǚ zòng héng]
【解释】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55、席丰履厚[xí fēng lǚ hòu]
【解释】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看他们带上几年兵船,就都一个个的席丰履厚起来,那里还肯去打仗。”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什么事都不必做,席丰履厚,多的是闲情。”
56、冠上履下[guān shàng lǚ xià]
【解释】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出处】《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57、据义履方[jù yì lǚ fāng]
【解释】义:义理;履:遵循;方:方法。依据道义,遵循理法。指为人正直不苟。
【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58、步履蹒跚[bù lǚ pán shān]
【解释】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出处】宋·龚熙正《释常谈·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示例】手里捧着一对大蜡烛,步履蹒跚的走了进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
59、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解释】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处】《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60、冠履倒置[guān lǚ dào zhì]
【解释】冠:帽子;履:鞋子。帽子和鞋的位置换了。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史记·辕固生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示例】以堂堂中国,与之互市,冠履倒置。 ——《明史·杨继盛传》
61、临深履冰[lín shēn lǚ bīng]
【解释】深:深渊;履:踩踏。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示例】手执玉捧盈,足临深履冰,固君子知天命。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
62、如履春冰[rú lǚ chūn bīng]
【解释】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唐·刘禹锡《让同平章事表》:“退思尘忝,如履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