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耻与哙伍、鲜廉寡耻、无耻之徒等含“耻”的成语44个,其中“耻”开头的成语5个,“耻”结尾的成语20个,“耻”在中间的成语19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耻”开头的成语1、耻与哙伍[chǐ yú kuài wǔ]
【解释】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出来后,韩信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
【示例】生平耻与哙伍行,杜门养拙安天常。 ——元耶律楚材《用前韵感事》之一
2、耻言人过[chǐ yán rén guò]
【解释】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
【出处】唐李华《御史中丞壁记》:“汉文好黄老,而公卿耻言人过。举盛德则仪形著矣,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
【示例】薄夫鄙人皆洗心易虑,务为忠厚,人人自重,耻言人过。 ——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
3、耻居王后[chǐ jū wáng hòu]
【解释】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
【出处】《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示例】河岳精灵绝代夸,耻居王后论诗家。 ——清金农《游午亭山邨陈文贞公居里》诗
4、耻与为伍[chǐ yǔ wéi wǔ]
【解释】耻:感到羞耻;与:跟;为伍:作伙伴。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逮桓灵之间,主政荒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旧唐书·罗士信传》:“士信耻与为伍,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
【示例】重胤出于列校,以承璀一牒代之,窃恐河南、北诸侯闻之,无不愤怒,耻与为伍。 ——《资治通鉴·唐纪·宪宗元和五年》
5、耻居人下[chǐ jū rén xià]
【解释】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伏念某本无他长,耻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堕乃尘凡;颇知圣贤之用心,杂之泥滓。”
【示例】围乃共王之庶子,年齿最长,桀骜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 ——《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
“耻”结尾的成语1、鲜廉寡耻[xiān lián guǎ chǐ]
【解释】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
【出处】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朝廷不复敦尚名节,故士大夫鲜廉寡耻,不知君臣之义。”
【示例】觍然向敌国的平沼与倭皇献媚,鲜廉寡耻,已达极点。 ——邹韬奋《全国舆论对汪逆的愤慨》
2、恬不知耻[tián bù zhī chǐ]
【解释】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示例】“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了台上的胡博士。 ——杨沫《青春之歌》第四十三章
3、厚颜无耻[hòu yán wú chǐ]
【解释】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示例】此种自私自利完全蔑视国家利益之理由,北平各团体竟敢说出,吾人殊服其厚颜无耻。 ——鲁迅《伪自由书·战略关系》引周敬侪《奇文共赏》
4、抱怨雪耻[bào yuàn xuě chǐ]
【解释】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出处】《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5、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
【解释】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出处】《管子·牧民》:“何谓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示例】古之贤君必厉士气,当务求难合自重之士,以养成礼义廉耻之风。 ——宋·苏轼《乞录用郑侠王斿状》
6、含垢忍耻[hán gòu rěn chǐ]
【解释】指忍受耻辱。
【出处】宋·胡铨《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雠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示例】而那般含垢忍耻积来世福或者梦想死后天堂的‘芸芸众生’却早已被人忘记,连埋骨之所也无人知道了。 ——巴金《梦与醉·生》
7、滥竽自耻[làn yú zì chǐ]
【解释】没有真才实学却占了一席之位,自己感到有愧。
【出处】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使夫怀鼠知惭,滥竽自耻。”
8、不以为耻[bù yǐ wéi chǐ]
【解释】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
【示例】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9、报怨雪耻[bào yuàn xuě chǐ]
【解释】报:报复;雪:洗刷。报怨恨,洗刷耻辱。
【出处】《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10、荒淫无耻[huāng yín wú chǐ]
【解释】荒唐淫乱,不知羞耻。形容生活糜烂。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败,理宜诛戮。”
【示例】这些官老爷挥霍民脂民膏,荒淫无耻。
11、缊袍不耻[yùn páo bù chǐ]
【解释】缊袍:以乱麻、乱棉絮成的袍子,指古代贫者之衣;耻:丢脸。虽然穿得很破,而不认为丢脸。形容人穷志不穷。
【出处】《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示例】服之不衰,身之灾也;缊袍不耻,志独超欤。(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衣服》)
12、瓶罄罍耻[píng qìng léi chǐ]
【解释】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出处】《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示例】麟亡星落,月死珠伤。瓶罄罍耻,芝焚蕙叹。北周庚信《思旧铭》
13、引以为耻[yǐn yǐ wéi chǐ]
【解释】以此事为自己的羞耻。
【示例】巴黎和谈,国人皆引以为耻。
14、毁廉蔑耻[huǐ lián miè chǐ]
【解释】指不顾廉耻。
【出处】明·方孝儒《官政》:“于是处士以不仕为高,恒人以得位为宜;而仕者之势不尊,威不行,而令不信于下,知不为众之所与也,则益不自重,而为毁廉蔑收之行。”
15、报仇雪耻[bào chóu xuě chǐ]
【解释】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出处】《水浒传》第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
【示例】虽然报仇雪耻,从来不曾放在考虑之列;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兔先生却是明白的。 ——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
16、包羞忍耻[bāo xiū rěn chǐ]
【解释】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示例】女子能留身后名,包羞忍耻漫公卿。 ——宋·吴曾《贤女浦》
17、卑鄙无耻[bēi bǐ wú chǐ]
【解释】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办你个‘胆大钻营,卑鄙无耻!’下去候着吧。”
【示例】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越是卑鄙无耻、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势,横行霸道。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18、寡廉鲜耻[guǎ lián xiǎn chǐ]
【解释】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示例】只为自己贪财克剥,寡廉鲜耻。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19、行己有耻[xíng jǐ yǒu chǐ]
【解释】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出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传》:“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示例】兄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 ——宋·陆九渊《与徐子宜书》
20、含羞忍耻[hán xiū rěn chǐ]
【解释】含、忍:忍受。指忍受羞辱。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示例】杨妃含羞忍耻参拜毕,俯伏在地,玄宗赐他平身。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九回
“耻”在中间的成语1、无耻之徒[wú chǐ zhī tú]
【解释】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
【示例】他们简直就是无耻之徒。
2、忍耻含羞[rěn chǐ hán xiū]
【解释】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出处】宋·无名氏《错立身》第十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能忍耻含羞。”
【示例】他忍耻含羞为的就是这一天。
3、无耻下流[wú chǐ xià liú]
【解释】无耻:不知耻辱;下流:引起性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
【示例】他一向都爱讲无耻下流的笑话。
4、不知人间有羞耻事[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解释】形容无耻到极点。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示例】他是那种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的人。
5、忍耻偷生[rěn chǐ tōu shēng]
【解释】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示例】大抵女子殉夫,其故有二:……一则忍耻偷生,苟延一息,冀乐昌破镜,再得重圆,至望绝势穷,然后一死以明志,此生于情感者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
6、无耻谰言[wú chǐ lán yán]
【解释】谰言:诬蔑的话,毫无根据的话。指不知羞耻的无赖话。
7、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示例】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8、雪耻报仇[xuě chǐ bào chóu]
【解释】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六四:“假若他不敢去用自己的血去雪耻报仇,他自己的子孙将也永远沉沦在地狱中。”
9、不以为耻,反以为荣[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
【解释】不认为是耻辱,反而以为是光荣的。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
10、不识人间有羞耻事[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解释】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示例】卖他们的一党专制的狗肉,死皮赖脸,乱吹一顿,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
11、不耻最后[bù chǐ zuì hòu]
【解释】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出处】《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示例】记得韩非子曾经教人以竞马的要妙,其一是‘不耻最后’。 ——鲁迅《华盖集·补白》
12、有耻且格[yǒu chǐ qiě gé]
【解释】指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示例】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惩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耻且格是也。 ——清·魏源《军储篇一》
13、忍耻苟活[rěn chǐ gǒu huó]
【解释】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莫说生前被人唾骂,就是死后亦有何颜见彼!与其忍耻苟活,何若从容就死。”
14、不耻相师[bu chi xiang shi]
【解释】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5、忍耻含垢[rěn chǐ hán gòu]
【解释】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出处】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
16、知耻近乎勇[zhī chǐ jìn hū yǒng]
【解释】知道羞耻,已经接近了勇敢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17、无耻之尤[wú chǐ zhī yóu]
【解释】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这班人可以算得无耻之尤。”
【示例】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无耻之尤”(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18、奇耻大辱[qí chǐ dà rǔ]
【解释】奇:异常。极大的耻辱。
【出处】清·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示例】科学家和文学家都遭到了奇耻大辱,有的因受迫害致死。 ——艾芜《漫谈科学与文学》
19、明耻教战[míng chǐ jiào zhàn]
【解释】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示例】文武之道,自昔成规;明耻教战,振古常轨。 ——《魏书·张普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