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中文为您整理了九原之下、损上益下、不在话下、权倾天下、半上半下、相持不下等“下”结尾的成语220个,包括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1、九原之下[jiǔ yuán zhī xià]
【解释】九原:山名,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
【出处】《吕祖全书序》:“有志之士,望古遥集。无由起其人于九原之下。”
【示例】非妃子不遇朕,是朕生来的缘悭。妃子九原之下,慎勿怨朕。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八回
2、损上益下[sǔn shàng yì xià]
【解释】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
【出处】《周易·益》:“益,损上益下,民悦无疆。”
【示例】损上益下,顺兆庶之悦;享以二簋,用至约之义。 ——《晋书》
3、不在话下[bù zài huà xià]
【解释】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四折:“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这且不在话下。”
【示例】太史之类,不过傀儡,其实是不在话下的。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
4、权倾天下[quán qīng tiān xià]
【解释】权力可以倾动于天下。形容权力极大。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吕惠卿》:“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
【示例】杨氏权倾天下。贵妃进见之夕,奏《霓裳羽衣曲》,授金钗细盒。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
5、半上半下[bàn shàng bàn xià]
【解释】指两可之间。
【出处】《朱子全书》卷十:“三年无改,谓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当改者,但不可匆遽急改之。”又卷十九:“微子去却易,比干则索性死,他(箕子)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
6、相持不下[xiāng chí bù xià]
【解释】持:对抗。双方对立,彼此相持,不肯让步。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示例】直隶议员籍忠寅,主张守旧,湖北议员刘成禺,主张维新,彼此相持不下。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回
7、谄上欺下[chǎn shàng qī xià]
【解释】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汉·杨雄《法言·修身》:“上交不谄,下交不骄。”
【示例】……这位‘相府门前七品官,见他容易见我难’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 ——吴祖光《相府门前七品官》
8、骑虎难下[qí hǔ nán xià]
【解释】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出处】《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示例】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 ——茅盾《子夜》十
9、纵横天下[zòng héng tiān xià]
【解释】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出处】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示例】健儿掷杯砍案曰:吾纵横天下三十年矣,未逢敌手,有能取我腰间物者,当叩首降之。 ——清·李渔《秦淮健儿传》
10、誉塞天下[yù sāi tiā xià]
【解释】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当此时,梁君誉塞天下,属词求进士,奉文章走梁君门下者,盖无虚日。”
11、彻上彻下[chè shàng chè xià]
【解释】彻:贯通。贯通上下。
【出处】《二程遗书·遗书一》:“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宋·朱熹《答近思录集注》卷四:“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
【示例】神韵者,彻上彻下,无所不该。 ——清·翁方纲《神韵论上》
12、疑误天下[yí wù tiān xià]
【解释】疑:怀疑。令天下迷惑不解。
13、丰上杀下[fēng shàng shài xià]
【解释】丰:丰满;上:上部;杀:尖瘦;下:下部。额头宽而脸颊瘦。形容脸形上宽下尖。
【出处】《吕氏春秋·明理》:“有丰上杀下,有若水之波,有若山之楫。”
14、按纳不下[àn nà bù xià]
【解释】按纳:抑制,忍耐。无法抑制。多指心里忍耐不住,情绪急躁或忧虑。
【出处】《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朱仝见了,心头一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按纳不下。”
15、大白于天下[dà bái yú tiān xià]
【解释】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旧指全中国。全国的人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卷十八:“自此之后,于谦之冤始大白于天下。”
【示例】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九回
16、归老林下[guī lǎo lín xià]
【解释】林下:指隐居之地。回到林间幽境安度晚年。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
【示例】大业已归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
17、降尊临卑,屈高就下[jiàng zūn lín bēi,qū gāo jiù xià]
【解释】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的人交往。
【出处】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多谢也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18、名显天下[míng xiǎn tiān xià]
【解释】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19、挟天子以令天下[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
20、鸥鸟不下[ōu niǎo bù xià]
【解释】鸥鸟不肯飞下来。比喻觉察别人将加害于自己,注意防范。
【出处】《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上也。”
【示例】夫贞夫之一,则天地可动,机心内萌,则鸥鸟不下。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裴松之注
21、老死牖下[lǎo sǐ yǒu xià]
【解释】形容终其天年。
【出处】《仪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幠用敛衾。”郑玄注:“疾时处北牖下,死而迁之当牖下。”
【示例】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22、肚里泪下[dù lǐ lèi xià]
【解释】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出处】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下。”
【示例】他只好在家肚里泪下,忍气吞声了。
2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示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明·赵弼《两教辨》
24、卒擅天下[zú shàn tiān xià]
【解释】卒:终于;擅:独揽,据有。指终于得到天下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25、江河日下[jiāng hé rì xià]
【解释】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出处】宋·苏辙《栾城集·应诏进策·君术策第五道》:“其状如长江大河,日夜浑浑趋于下而不能止。”
【示例】不瞒大师说,现在的时势,实在是江河日下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
26、据高临下[jù gāo lín xià]
【解释】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出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示例】何况他们占东半球大陆的领袖地位,据高临下……暗示全世纪以宇宙伟大的动力呢。 ——瞿秋白《饿乡纪程》
27、三下两下[sān xià liǎng xià]
【解释】形容动作迅速利落。
【示例】她像一阵风似的,三下两下把床铺好。 ——王宗元《惠嫂》
28、留中不下[liú zhōng bù xià]
【解释】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出处】《史记·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
【示例】既有言及辅臣之章,亦尽留中不下。 ——《明史·钱一本传》
29、欺上罔下[qī shàng wǎng xià]
【解释】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示例】卢相欺上罔下,倚势害物。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卢多逊》
30、天高听下[tiān gāo tīng xià]
【解释】指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出处】《南齐书·王融传》:“皇鉴烛幽,天高听下,赏片言之或善,矜一物之失时。”
31、正冠李下[zhèng guàn lǐ xià]
【解释】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 ——《梁书·王僧孺传》
32、修文地下[xiū wén dì xià]
【解释】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
【出处】唐·杜甫《哭李常侍郎》诗:“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33、誉满天下[yù mǎn tiān xià]
【解释】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出处】唐·李华《唐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君七岁,能诵数经,背碑覆局,十岁以文章知名,十五誉满天下。”
34、举国上下[jǔ guó shàng xià]
【解释】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出处】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示例】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喜获金牌,举国上下欢腾一遍。
35、赦不妄下[shè bù wàng xià]
【解释】赦:赦令;妄:胡乱。不胡乱下达赦令。形容赏罚严明。
【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传》:“故亮时,军旅属兴,赦不妄下也。”
36、居高临下[jū gāo lín xià]
【解释】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
【示例】敌居高临下,我战地不利。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一年》
37、千里始足下[qiān lǐ shǐ zú xià]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示例】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知贵日新。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
38、桃李遍天下[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解释】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示例】而性阔大,不甚饰边幅,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 ——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
39、澄清天下[chéng qīng tiān xià]
【解释】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示例】大丈夫当以澄清天下为己任。
40、附上罔下[fù shàng wǎng xià]
【解释】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骗;下:臣下。亲附君王,欺骗臣下。
【出处】汉·刘向《说苑·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41、潸然泪下[shān rán lèi xià]
【解释】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出处】《诗经·小雅·大东》:“潸焉出涕。”
【示例】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
42、依人篱下[yī rén lí xià]
【解释】依:依附,依靠;篱:篱笆。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指依靠他人生活。
【出处】《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示例】但彼尚不过连续俄路,依人篱下而已。 ——孙中山《铁路计划》
43、丰墙硗下[fēng qiáng qiāo xià]
【解释】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比喻根基不固。
44、言语妙天下[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
【解释】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示例】顾子年虽少,所交多名公钜儒,下笔言语妙天下。 ——清·汪琬《<雄雉斋选集>序》
45、无天于上,无地于下[wú tiān yú shàng,wú dì yú xià]
【解释】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
【出处】《尉缭子·武议》:“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於上,无地於下,无主於后,无敌於前。”
【示例】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於前,无主於後,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淮南子·兵略训》
46、不知高下[bù zhī gāo xià]
【解释】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先生,谢得您救俺也,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么?”
【示例】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6回:“实出孤陋,每有所作,往往不知高下。”
47、河汾门下[hé fén mén xià]
【解释】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出处】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48、欺上瞒下[qī shàng mán xià]
【解释】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示例】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49、落笔妙天下[luò bǐ miào tiān xià]
【解释】形容文章的文辞精妙无比。
【出处】《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示例】舟次落笔妙天下,于人少所许可。 ——清·汪琬《敕赠乔母潘孺人墓志铭》
50、功盖天下[gōng gài tiān xià]
【解释】功劳天下第一。
【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示例】如今秦王功盖天下,四海扬名,英雄豪杰,莫不归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十回
51、赏高罚下[shǎng gāo fá xià]
【解释】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出处】《商君书·禁使》:“夫赏高罚下,而上无必知,其道也与无道同也。”高亨注:“臣民有功为高,有罪为下,所以等于说赏功罚罪。”
52、飞流直下[fēi liú zhí xià]
【解释】飞流:指瀑布;直下:垂直泻下。瀑布垂直泻下。形容瀑布垂直泻下的壮观景象。
【出处】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3、半部论语治天下[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解释】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出处】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示例】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54、牛口之下[niú kǒu zhī xià]
【解释】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贵脚踏践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示例】张顺见了宋江,牛口之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
55、麒麟皮下[qí lín pí xià]
【解释】麒麒:传说中的一种代表吉祥的神兽;麒麒皮:喻指伪装。形容伪装之下的真实面目。
【示例】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 ——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
56、覆载之下[fù zài zhī xià]
【解释】覆载:天覆地载,指天地的代称。生存于天地之间。
【出处】唐·陈玄佑《离魂记》:“覆载之下,胡颜独存也?”
57、马上得天下[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
【解释】喻指武功建国。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示例】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元·萨都刺《登歌风台》诗
58、不欺地下[bù qī dì xià]
【解释】地下:黄泉之下。指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
【示例】我们要不欺地下,不能乱给死人栽赃。
59、名重天下[míng zhòng tiān xià]
【解释】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
【示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60、矢如雨下[shǐ rú yǔ xià]
【解释】箭像雨一样射来。极言其多。
【出处】《汉书·李陵传》:“陵在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示例】[刘子南]卒遇虏,大战败绩,士众奔溃,独为寇所围,矢如雨下。 ——《云笈七签》卷七七
61、咋舌不下[zhà shé bù xià]
【解释】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说话或说不出话来,极度悔恨或畏缩。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从族乎?”
62、头上末下[tóu shàng mò xià]
【解释】第一次,初次。也指从上到下,从头到尾。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
【示例】舅爷头上末下的来,留在咱们这里吃了饭再去罢。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
63、墙高基下[qiáng gāo jī xià]
【解释】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出处】《后汉书·郭太传》:“史叔宾者,陈留人也。少有盛名。林宗见而告人曰:‘墙高基下,虽得必失。’后果以论议阿枉败名云。”
【示例】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北史·序传》
64、上上下下[shàng shàng xià xià]
【解释】往上往下,上级和下级,泛指单位的整体。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如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背着我嚼说我的不少,就差你来说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示例】你们从下面上来,左邻右舍,上上下下,接触广泛,了解的人多。 ——邓小平《总结经验,使用人才》
65、辙环天下[zhé huán tiān xià]
【解释】乘车环游天下。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干行。”
66、七上八下[qī shàng bā xià]
【解释】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示例】他就感觉得七上八下,心里老不自在。 ——沙汀《烦恼》
67、桃李满天下[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示例】而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门生身居显要。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
68、一匡天下[yī kuāng tiān xià]
【解释】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示例】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69、谄上傲下[chǎn shàng ào xià]
【解释】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讨好,对下傲慢。
【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示例】所谓“富贵在天”便是打破地上的权威,不走谄上傲下的路去求不义的富贵。 ——郭沫若《孔墨的批判》第三篇
70、谄上骄下[chǎn shàng jiāo xià]
【解释】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讨好,对下骄横无理。
【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示例】凡是这一号乡绅,一定是谄上骄下,剥下奉上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
71、风斯在下[fēng sī zài xià]
【解释】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示例】王右军书本学卫夫人,其后遂妙天下,所谓风斯在下也。 ——宋·陈善《扪虱新话》
72、七行俱下[qī háng jù xià]
【解释】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出处】《南史·宋孝武帝纪》:“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美甚。”
【示例】既冠不茹荤,日唯一食,持法华经,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诵之,感群羊跪听。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
73、不分高下[bù fēn gāo xià]
【解释】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示例】他们两人的技术精湛,真是不分高下。
74、怆然涕下[chuàng rán tì xià]
【解释】怆然:伤感的样子。伤感地涕泪流洒。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示例】说到此,他怆然涕下。
75、蹀躞不下[dié xiè bù xià]
【解释】指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
【出处】《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心中好生不快活。自思量道:‘皆由我之过,送了他青春一命。’日逐蹀躞不下。”
【示例】当时恰有两个同与李吉到海宁郡来做买卖的客人,蹀躞不下。 ——《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76、有理走遍天下[yǒu lǐ zǒu biàn tiān xià]
【解释】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示例】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我怕什么。
77、名满天下[míng mǎn tiān xià]
【解释】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示例】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 ——宋·苏轼《上梅直讲书》
78、寄人门下[jì rén mén xià]
【解释】寄:依靠。寄居在别人家中。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9章:“像她这样一个寄人门下的二十二岁的姑娘,目前的处境可想而知。”
79、岩墙之下[yán qiáng zhī xià]
【解释】岩墙:危险的高墙。在危墙下面。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孟子·尽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示例】何期钟守净仁善真僧,不能圆寂归西,可怜横死于岩墙之下。 ——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十五回
80、夕阳西下[xī yáng xī xià]
【解释】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示例】夕阳西下路途行,越岭经峰十里余。 ——柳亚子《琵琶湖·杂诗》
81、不出户,知天下[bù chū hù,zhī tiān xià]
【解释】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出处】《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
82、家天下[jiā tiān xià]
【解释】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出处】《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汉书·盖宽饶传》:“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示例】夏传子,家天下。 ——宋·王应麟《三字经》
83、冠上履下[guān shàng lǚ xià]
【解释】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出处】《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84、语妙天下[yǔ miào tiān xià]
【解释】形容言语精妙无比。
【出处】《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示例】皤然一老莅故都,吴稚晖语妙天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论文人相轻》 ——但大了几十年,新闻上就大登特登,还用方体字标题道
85、凌上虐下[líng shàng nüè xià]
【解释】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示例】而长恶不悛,志为奸宄,凌上虐下,纵逸无度。 ——《晋书·刘毅传》
86、云游天下[yún yóu tiān xià]
【解释】有如行云,到处游荡,行踪不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
【示例】洪老帮主云游天下,行踪无定。你说要见,就轻易见得着么?(金庸《神雕侠侣》第十二回)
87、自上而下[zì shàng ér xià]
【解释】从上到下。
【出处】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示例】我们学校自上而下都在开展学LeiF活动。
88、自郐而下[zì kuài ér xià]
【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出处】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太史公的观点是反统治者的,所以《史记》所提供的史料,比《汉书》可贵,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而下了。”
89、上不上,下不下[shàng bù shàng,xià bù xià]
【解释】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新唐书·季安传》:“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诛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示例】娘子早是对我说,不然进入他家,如飞蛾投火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时悔之晚矣。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
90、名动天下[míng dòng tiān xià]
【解释】动:震动。名声震动天下。形容人声名显赫。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年十七八,已名动郡邑间,比登进士,遂名动天下。”
91、半上落下[bàn shàng luò xià]
【解释】犹半途而废。
【出处】《朱子全书》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又卷九:“人各有个知识,须是推致而极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终不济事。”
92、十年窗下[shí nián chuāng xià]
【解释】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示例】虽是十年窗下无人比,稳情取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
93、顺流而下[shùn liú ér xià]
【解释】顺着河流的方向一直下去。形容毫无阻碍。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竺领命,驾小舟顺流而下,迳至周瑜大寨前。”
【示例】宋子英便叫水手开船,水手们答应一声,抽起跳板把船拦开,点了一篙,那船便顺流而下。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六十回
94、天高地下[tiān gāo dì xià]
【解释】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出处】《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孔颖达疏:“以天高地下不同,故人伦尊卑有异。”《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那西门庆吃了一夜酒的人,倒去头,那顾天高地下,鼾睡如雷。”
【示例】杨化在草坡上一交,放翻身子,不知一个天高地下, 鼾声如雷。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95、汗如雨下[hàn rú yǔ xià]
【解释】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示例】不防一块石头绊了一跤,犹如梦醒一般,浑身汗如雨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回
96、从天而下[cóng tiān ér xià]
【解释】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汉书·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示例】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望救我一救!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97、舌挢不下[shé jiǎo bù xià]
【解释】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出处】《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示例】次日长闻报,仰面视天,舌挢不能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98、谩上不谩下[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解释】瞒:欺骗。欺骗上级,对下级无所顾忌。
【出处】宋·江万里《宣政杂录·通同部》:“又谓制作之法曰:‘谩上不谩下’,通衢用以为戏云。”
99、碍上碍下[ài shàng ài xià]
【解释】碍:妨碍。妨碍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示例】请不要在这儿碍上碍下的,影响我们的工作。
100、无敌于天下[wú dí yú tiān xià]
【解释】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示例】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无敌于天下。
101、涕泗交下[tì sì jiāo xià]
【解释】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同“涕泗交流”。
【出处】唐·孙棨《北里志·天水仙哥》:“全贪其重赂,径入(南)曲追天水入兜舆中,相与至宴所,至则蓬头垢面,涕泗交下。”
【示例】宣宗郊天前一日,谒太庙。至宪宗室,捧斝而入,涕泗交下。左右观者,莫能仰视。 ——宋·王谠《唐语林·德行》
102、敬上接下[jìng shàng jiē xià]
【解释】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出处】《隶释·汉金乡长侯成碑》:“安贫乐道,忽于时荣。敬上接下,温故知新。”
103、手援天下[shǒu yuán tiān xià]
【解释】用手来援救天下。原比喻援救的工具和方法不对。后比喻以个人之力欲解救天下之危亡。
【出处】《孟子·离类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示例】夫社会之敝,极于今日,而欲以手援天下,夫孰不知其难? ——清·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
104、兵临城下[bīng lín chéng xià]
【解释】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示例】若侯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然后拒敌,事已迟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105、耻居人下[chǐ jū rén xià]
【解释】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伏念某本无他长,耻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堕乃尘凡;颇知圣贤之用心,杂之泥滓。”
【示例】围乃共王之庶子,年齿最长,桀骜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 ——《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
106、声泪俱下[shēng lèi jù xià]
【解释】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示例】他讲到激昂时,声泪俱下。 ——邹韬奋《经历·高等法院》
107、眉高眼下[méi gāo yǎn xià]
【解释】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出处】《白雪遗音·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如作戏,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108、按捺不下[àn nà bù xià]
【解释】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2回:“狄员外虽是求了圣签,又解不出是甚意味,好生按捺不下。”
【示例】他按捺不下心中的暗喜。
109、五行俱下[wǔ háng jù xià]
【解释】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出处】《三国志·魏志·应瑒传》裴松之注引华峤《汉书》:“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
【示例】元·李治《敬斋古今注》第四卷:“应奉读书,五行俱下,宋孝武读书奏,能七行俱下,善言其敏也。”
110、经纶天下[jīng lún tiān xià]
【解释】经纶:整理丝缕;天下;国家。治理国家。
【出处】《周易·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
【示例】岳与高祖经纶天下,家有私兵,并畜戎器。 ——《北齐书·清河王岳列传》
111、黄泉之下[huáng quán zhī xià]
【解释】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示例】在那不识不知的黄泉之下,好不逍遥快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112、催人泪下[cuī rén lèi xià]
【解释】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出处】王朔《过把瘾就死》:“电影里的相声和幽默小品不能使我们解颐一笑,甚至绝对催人泪下的悲剧我们从头看到尾也始终无动于衷。”
【示例】这本催人泪下的小说,我至少读了三遍。
113、刺上化下[cì shàng huà xià]
【解释】讽谕国君,教化下民。
114、花前月下[huā qián yuè xià]
【解释】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示例】花前月下,几度销魂,未识多情面,空遗泪痕。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红叶记·红叶重逢》
115、倚人庐下[yǐ rén lú xià]
【解释】指依靠别人生活。
【出处】郭沫若《芭蕉花》:“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
116、兼善天下[jiān shàn tiān xià]
【解释】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17、生上起下[shēng shàng qǐ xià]
【解释】犹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出处】《旧唐书·褚无量传》:“谨按《大宗伯》职云:‘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注云:‘王有故,代行其祭事。’下文去:‘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凡者,生上起下之名,不专系于本职。”
118、怀柔天下[huái róu tiān xià]
【解释】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顺。使天下归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
119、没上没下[méi shàng méi xià]
【解释】不分尊卑长幼,没有礼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
【示例】我不许你没上没下。
120、泣数行下[qì shù háng xià]
【解释】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
【示例】安陵君泣数行下而进。 ——《战国策·楚策一》
121、驰名天下[chí míng tiān xià]
【解释】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示例】中国的茶叶是驰名天下的。
122、朝野上下[cháo yě shàng xià]
【解释】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
【出处】清·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
【示例】若其栋梁方颓,樽俎犹昔,朝野上下,犹嘤鸣娱乐,颜色无改,斯非意重辞复,难可曲喻。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123、东一下西一下[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
【解释】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示例】做什么事不能东一下西一下没有定性。
124、各不相下[gè bù xiāng xià]
【解释】相下:处于下风。指双方相比,不分高低胜负。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下。”
【示例】几个车夫各不相下的加快速度,贪图多得一两个铜元。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九章
125、甲冠天下[jiǎ guàn tiān xià]
【解释】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示例】桂林山水甲冠天下。
126、泥沙俱下[ní shā jù xià]
【解释】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示例】虽然难免泥沙俱下,但它却以宏大的气魄,荡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绚丽前景。
127、屈高就下[qū gāo jiù xià]
【解释】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示例】多谢他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
128、星前月下[xīng qián yuè xià]
【解释】指月夜良宵。亦作“月下星前”。
【出处】元·吕止庵《风入松》套曲:“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间面北眉南。”元·乔吉《水仙子》曲:“五百年欢喜冤家,正好星前月下。”
【示例】传杯弄盏,知音品题,星前月下,青鸾共骑,好一似摘天仙子下瑶池。 ——《群音类选·〈玉环记·玉箫春怨〉》
129、名扬天下[míng yáng tiān xià]
【解释】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示例】驾着宝船到达圣地麦加,成为一家之中第三位“马哈吉”,成为名扬天下的中国穆斯林!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三章
130、辇毂之下[niǎn gòu zhī xià]
【解释】辇毂:帝王的车驾。在天子治下。引申为京都、帝都。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示例】贪墨之夫,吸民之髓,括地之皮,在皇帝辇毂之下,敢于恣赃以逞。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7回
131、声威天下[shēng wēi tiān xià]
【解释】声威:声势。声势震动全世界。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132、富有天下[fù yǒu tiān xià]
【解释】有:占有,享有;天下:指全国。充分享有全国的一切财富。旧时形容帝王最富有。
【出处】《荀子·荣辱》:“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示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苟不能行道,适足以为父母之羞。 ——宋·王安石《答钱公辅学士书》
133、承欢膝下[chéng huān xī xià]
【解释】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出处】《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示例】冀尘迹丘中,绝汉机于俗纲,承欢膝下,驭潘舆于家园。 ——唐·骆宾王《上廉使启》
134、错落高下[cuò luò gāo xià]
【解释】犹言长短高低。
【出处】宋·叶適《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古今事物,错落高下,不以涯量。”
135、欺上压下[qī shàng yā xià]
【解释】欺骗上级,压制下级。
【示例】有些当官的就是靠欺上压下来榨取民脂民膏。
136、不分上下[bù fēn shàng xià]
【解释】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示例】在法律面前不分上下,一律人人平等。
137、诌上抑下[zhōu shàng yì xià]
【解释】谄:讨好,奉承。讨好上司,压制下级。
【出处】《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驾爱厚,不谄上抑下。”
138、经纬天下[jīng wěi tiān xià]
【解释】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示例】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劳役无已,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五十五回
139、自刽以下[zì kuài yǐ xià]
【解释】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刽以下无讥焉。”
【示例】衰世之言,亡国之音,等之自刽以下可也。 ——清·王棻《答王子裳书》
140、不差上下[bù chā shàng xià]
【解释】不分高下,差不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示例】这个一向坚实乐观的汉子第一次遭到烦扰的袭击了,简直就同一个处在这种境况的平常人不差上下:一点抓拿没有。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141、奈上祝下[nài shàng zhù xià]
【解释】指畏首畏尾的很为难的样子。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
142、目空天下[mù kōng tiān xià]
【解释】比喻目中无人、狂妄或自负之甚。
【出处】宋·陈亮《题俞季直文编》:“何茂恭目空四海,独能降意于一世豪杰,而士亦乐亲之。”
【示例】则亿而中,为而成,心无顾恤而目空天下。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
143、久居人下[jiǔ jū rén xià]
【解释】现指处境或职务长期处于他人之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隐士听了,大叫:‘妙极!弟每时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示例】江东将相如此,当不至久居人下呢。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九十一回
144、世风日下[shì fēng rì xià]
【解释】指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
【出处】清·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示例】真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世风日下,就是世风日下! ——欧阳山《苦斗》
145、威振天下[wēi zhèn tiān xià]
【解释】威:威名。威力和名望使天下人拜服。
【出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今延寿汤所诛,威振天下,虽易之折售,诗之雷霆,不能及也。”
146、独步天下[dú bù tiān xià]
【解释】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出处】《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示例】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无与为偶。 ——明·李贽《初潭集·师友七》
147、谄上抑下[chǎn shàng yi xià]
【解释】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示例】这年头当官就靠谄上抑下才能立足。
148、罔上虐下[wǎng shàng nüè xià]
【解释】罔:欺骗;虐:侵害。指瞒上欺下。
【出处】明·宋濂《元史·耶律楚材传》:“此贪利之徒,罔上虐下,为害甚大。”
149、买上告下[mǎi shàng gào xià]
【解释】贿赂上司,央告下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6回:“宋太公自来买上告下,使用钱帛。”
【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兰孙只得将了些钱钞,买上告下,去狱中传言寄语,担茶送饭。”
150、指日可下[zhǐ rì kě xià]
【解释】指日:指明日期。表示不久就可以攻下。
【出处】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详战第十》:“故臣以谓兵出沐阳则山东指日可下。”
【示例】这最后的抵抗如被冲破,武昌城便指日可下。 ——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151、委决不下[wěi jué bù xià]
【解释】一再犹豫,不能决定下来。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2卷:“心中委决不下。其妻长舌夫人王氏适至,问道:‘相公有何事迟疑?’”
【示例】时至今日,他还委决不下。
152、势倾天下[shì qīng tiān xià]
【解释】形容权势极大,压倒一切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袁绍传》:“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153、名高天下[míng gāo tiān xià]
【解释】比喻全国闻名。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示例】尝君名高天下,天下知有孟尝君,不知有齐王,不日孟尝君且代齐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四回
154、瞒上不瞒下[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解释】瞒:也作“漫”,欺骗,蒙蔽。瞒着上面,不瞒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级知道。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如今且说现在的,倒是把他的东西,作瞒上不瞒下,悄悄的打发人送出去与了他。”
【示例】不瞒老哥说:这些事情原是瞒上不瞒下,常常有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
155、寄人篱下[jì rén lí xià]
【解释】寄:依附。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处】《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示例】鲁想到自己从前在山东省里的时候,虽靠姊夫的光当了文案,然而终是寄人篱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156、陵上虐下[líng shàng xià nüè]
【解释】陵:通“凌”,欺侮;虐:残暴,侵害。欺侮在上的人,侵害在下的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157、泪如雨下[lèi rú yǔ xià]
【解释】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示例】眼盻盻看着他人去了,自己不能奋飞,万箭攒心,不觉泪如雨下。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
158、浪迹天下[làng jì tiān xià]
【解释】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示例】他打算一辈子就这样浪迹天下。
159、十行俱下[shí háng jù xià]
【解释】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示例】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
160、涕泪交下[tì lèi jiāo xià]
【解释】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出处】《魏书·临淮王谭传》:“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
【示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1回:“一阵心酸,不觉涕泪交下,竟要哭出声来。”
161、平治天下[píng zhì tiān xià]
【解释】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示例】夫人君之所以能平治天下者,以能居高而听卑耳。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
162、寄人檐下[jì rén yán xià]
【解释】犹言寄人篱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处】清·陈维菘《贺新郎·乙卯元日》:“抖擞门丞秦叔宝,贝带璘斒光射,笑公等、寄人檐下。”
【示例】寄人檐下的滋味不好受。
163、承上起下[chéng shàng qǐ xià]
【解释】指承接前者,引出后者。
【出处】《礼记·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孔颖达疏:“故,承上起下之辞。”
【示例】第五章为承上起下之词。 ——《诗·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清·陈奂传疏
164、帝辇之下[dì niǎn zhī xià]
【解释】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出处】《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帝辇之下,怎容你这等胡行?你却如何谋了他小老婆,劫了十五贯钱,杀死了亲夫,今日同往何处?从实招来。”
165、一统天下[yī tǒng tiān xià]
【解释】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出处】《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示例】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166、京辇之下[jīng niǎn zhī xià]
【解释】比喻帝王管辖下的京城。
【出处】宋·苏舜钦《与欧阳公书》:“辇毂之下尚尔,远民冤滥,孰肯更为辨之!”
167、每况愈下[měi kuàng yù xià]
【解释】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出处】《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示例】下品中的魏武帝,更真是每况愈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仅仅这样的十个字而已。 ——郭沫若《论曹植》
168、九泉之下[jiǔ quán zhī xià]
【解释】九泉:地下。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阴间。
【出处】汉·阮瑀《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魏书·阳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泉之下,实深重恨。”
【示例】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16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解释】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70、不上不下[bù shàng bù xià]
【解释】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庄子·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示例】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 ——鲁迅《死后》
171、自郐以下[zì kuài yǐ xià]
【解释】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
【示例】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以下了。 ——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
172、急转直下[jí zhuǎn zhí xià]
【解释】形容形势或文笔等突然转变,并且很快地顺势发展下去。
【出处】清·梁启超《论各国干涉中国财政之动机》:“事变之来,急转直下,其相煎迫者未知所纪极。”
【示例】由于迅速而顺利地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就使全国战局急转直下,使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 ——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
173、贵贱高下[guì jiàn gāo xià]
【解释】指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同。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王曰:‘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不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174、江流日下[jiāng liú rì xià]
【解释】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同“江河日下”。
【出处】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既经非常之破坏,而无非常之建设以继之,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流日下。”
175、傲上矜下[ào shàng jīn xià]
【解释】矜:自夸。对上对下都自傲自大。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却说卢柟素性刚直豪爽,是个傲上矜下之人。”
176、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
【解释】比喻心情不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句话却叫她怎的个答法?所以只急得她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77、恶湿居下[wù shī jū xià]
【解释】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示例】我有恶湿居下的感觉。
178、忐上忑下[tǎn shàng tè xià]
【解释】指心神不定,恐惧不安。
【出处】《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吃了万千控持,谙了无限磨难,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179、心上心下[xīn shàng xīn xià]
【解释】形容心神不安。
【出处】巴金《家》二三:“觉新连忙到房里去把信写好,叫袁成送去。但是这也还不能使众人安心。众人还是心上心下的,害怕送信的袁成还没有回来,一连兵就开进来了。”
180、赧颜汗下[nǎn yán hàn xià]
【解释】脸发红,额头流汗。形容羞愧到了极点。
【出处】明·明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公子誉过之情,令人赧颜汗下。”
【示例】一见到她的到来,他不觉就赧颜汗下
181、达则兼善天下[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
【解释】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示例】但是读书人也要‘达则兼善天下’。从前时代这种‘达’就是‘得君行道’。 ——朱自清《论不满现状》
182、舌桥不下[shé qiáo bù xià]
【解释】形容惊讶的神态。
183、燮和天下[xiè hé tiān xià]
【解释】燮和:协调,和顺。使国家协调和平。
【出处】《尚书·顾命》:“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
【示例】其君临晋邦,奉系宗祀,允执其中,燮和天下。 ——《晋书·恭帝纪》
184、足上首下[zú shàng shǒu xià]
【解释】脚在上,头在下。比喻长幼尊卑相互颠倒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犹为国有人乎?”
185、能上能下[néng shàng néng xià]
【解释】指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出处】邓小平《执政党的干部问题》:“我提出干部能上能下,是不是可以试验一下,先从基层做起。”
【示例】我们要坚持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186、劫制天下[jié zhì tiān xià]
【解释】劫:强迫;制:制服。以武力制服天下。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武后乘唐中衰,操杀生柄,劫制天下,而攘神器。”
187、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示例】但瓜田李下,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
188、山间林下[shān jiān lín xià]
【解释】旧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
【出处】宋·韩淲《西江月》词:“风暖晨光寂寂,月明夜气沈沈。山间林下步轻阴,花柳飞绵布锦。”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二:“山间林下颇称道人家风。”
【示例】我等山间林下,卤莽军汉极多。倘或因而惹事,必然以法治罪,却又坏了声名。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189、一鼓而下[yī gǔ ér xià]
【解释】趁形势有利或士气高昂时,一举打跨敌人或攻占城市。
【出处】明·无名氏《活拿萧天佐》第一折:“杨景凭手下将士,马到成功,觑贼兵一鼓而下也。”
【示例】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64回:“须先派一人到巡抚衙门去调兵,就在这七夕之日,可以一鼓而下。”
190、一齐天下[yī qí tiān xià]
【解释】齐:治理;天下:指全国。指统一全国。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示例】棰笞暴国,一齐天下,莫之能倾,是大儒之勋。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
191、直上直下[zhí shàng zhí xià]
【解释】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出处】《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
【示例】②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官道旁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③这楼梯直上直下,不好走。
192、包打天下[bāo dǎ tiān xià]
【解释】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出处】《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示例】她喜欢个人包打天下。
193、扫除天下[sǎo chú tiān xià]
【解释】扫除:消除,肃清。肃清坏人,安定社会。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示例】男子汉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
194、威震天下[wēi zhèn tiān xià]
【解释】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
【示例】发金作冶,制为铠甲及剑,造立兵仗刀戟大弩等,威震天下。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
195、束上起下[shù shàng qǐ xià]
【解释】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出处】《花月痕》第四五回清·栖霞居士评阅:“下半折遥承第十回,以碧桃起波,引起下六回文字,亦束上起下,必不可少之文。”
【示例】‘江山’两句,折到人事,束上起下,换头逆入。 ——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唐·圭璋释
196、瞒上欺下[mán shàng qī xià]
【解释】蒙骗上级,压迫下属和人民。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至今还不能替老百姓想,瞒上欺下,咱简直不是个人啦!”
【示例】他一贯瞒上欺下,玩弄手法,今日落得如此下场,真是罪有应得。
197、不相上下[bù xiāng shàng xià]
【解释】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出处】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示例】以愚观之,晋楚互为雌雄,不相上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198、买上嘱下[mǎi shàng zhǔ xià]
【解释】贿赂上司,央告下人。同“买上告下”。
【出处】《水浒传》第一○三回:“当下龚正寻个相识,将些银两,替王庆到营差拨处买上嘱下的使用了。”
199、承上启下[chéng shàng qǐ xià]
【解释】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出处】宋·张炎《词源·制曲》:“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启下。”
【示例】这两段文字中应有几句承上启下的话。
200、无敌天下[wú dí tiān xià]
【解释】天下都没有对手。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则无敌于天下。”
【示例】秦人以君言为必信,法令大行,国富兵强,无敌天下。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
201、樽前月下[zūn qián yuè xià]
【解释】酒樽之前,月亮之下。指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出处】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202、双管齐下[shuāng guǎn qí xià]
【解释】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示例】如此双管齐下,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并争取时局的好转前途。 ——毛泽东《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
203、升高自下[shēng gāo zì xià]
【解释】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出处】《尚书·太甲下》:“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204、席卷天下[xí juǎn tiān xià]
【解释】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05、益上损下[yì shàng sǔn xià]
【解释】使当官的得益,而使百姓利益受损。
【出处】《清史稿·世祖本纪》:“厚己薄人,益上损下,是朕之罪一也。”
206、普天之下[pǔ tiān zhī xià]
【解释】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出处】《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示例】普天之下,我当真拿不出的物事却也不多,你尽管狮子大开口便了。 ——金庸《天龙八部》第五十章
207、伏处枥下[fú chǔ lì xià]
【解释】枥:马房。象老马一样,一辈子都困守在马房里,见闻不广。
【出处】清·吴趼人《俏皮话·鸡》:“若汝等伏处枥下,眼界不开,而将来仍不免一杀,何苦我之得开眼界而死者哉。”
208、肘腋之下[zhǒu yè zhī xià]
【解释】肘腋:胳膊肘与胳肢窝。比喻切近的地方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209、怆然泪下[chuàng rán lèi xià]
【解释】怆然:伤感的样子。伤感地流泪不止。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中国现在记》楔子:“你我今生之时,处今之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立苍茫,怆然泪下。”
210、五行并下[wǔ háng bìng xià]
【解释】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出处】《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211、通上彻下[tōng shàng chè xià]
【解释】①指从天到地。②从上到下。指所有的人。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3卷:“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通上彻下而言。”
【示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8回:“取过袍笏、冠带、靴袜之类,通上彻下,回敬一周。”
212、横行天下[héng xíng tiān xià]
【解释】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不受阻碍。也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出处】《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示例】尝欲广求勇力之士,自为一队,亲率之以横行天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三回
213、鸣谦接下[míng qiān jiē xià]
【解释】以谦虚的态度接待下宾。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
214、正身率下[zhèng shēn shuài xià]
【解释】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仲舒正身率下,所居而治。”
【示例】任总内外,位兼台辅,不能正身率下,以肃庶僚。 ——南朝宋·刘义康《上表逊位》
215、鞭笞天下[biān chì tiān xià]
【解释】笞:鞭打。指驱使天下的人。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示例】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五年之内,海内平定。 ——东汉·班固《汉书·陆贾传》
216、凄然泪下[qī rán lèi xià]
【解释】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示例】在路非止一日,回到东都,见了妻子,好生惭赧,终日只在书房里发愤攻书。每想起落第的光景,便凄然泪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217、名闻天下[míng wén tiān xià]
【解释】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这个以韩信而名闻天下的古淮阴,是南来水陆要冲的第一大码头。”
218、军临城下[jūn lín chéng xià]
【解释】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示例】元帅军临城下,将至壕边,觑南唐一鼓而下也。 ——明·无名氏《曹影下江南》第三折
219、风前月下[fēng qián yuè xià]
【解释】指良辰美景。
【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示例】风前月下抚心琴,龙吟虎啸来参侍。 ——金·马钰《踏云行》
220、敬上爱下[jìng shàng ài xià]
【解释】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
【示例】儿臣生性不如弟弟们聪敏,办差或者出了差错。但儿臣自问敬上爱下,并没有什么大错。 ——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一百三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