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不可造次、循次而进等含“次”的成语42个,其中“次”结尾的成语18个,“次”在中间的成语24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次”结尾的成语1、不可造次[bù kě zào cì]
【解释】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示例】曾朴《孽海花》第16回:“凡奇突的事倒不可造次,还是等你好一点,晚上偷偷儿去探一回。”
2、贯鱼之次[guàn yú zhī cì]
【解释】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出处】《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
3、不敢造次[bù gǎn zào cì]
【解释】造次:仓促、莽撞。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示例】原来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知是这园内的人失落的,但不知是那一个人的,故不敢造次。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4、言无伦次[yán wú lún cì]
【解释】语言杂乱无章。
【出处】明·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言无伦次,事无统纪。”参见“语无伦次”。
5、不拘常次[bù jū cháng cì]
【解释】不拘泥于寻常的次序、等级。指破格提拔,越级使用。
【出处】《汉书·车旗日传》注:“不拘常次,言超擢也。”
6、不得已而求其次[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解释】不得已:无奈何;求:寻求;次:稍差的。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以差一等的将就。
【出处】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仁厚宽大,体恤部属,不得已而求其次,倒宁愿在黄抚台手下。”
7、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
【解释】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七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示例】他语无伦次地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8、栉比鳞次[zhì bǐ lín cì]
【解释】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
【出处】《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示例】万绿丛中的土屋,栉比鳞次的排列着。 ——冰心《最后的安息》
9、三番两次[sān fān liǎng cì]
【解释】指屡次,多次。
【出处】元·张可久《天净沙·春情》曲:“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
【示例】以前赤塔市面好得多呢,三番两次的打仗,闹得不成样子。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
10、三回五次[sān huí wǔ cì]
【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小官平日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太守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
【示例】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 ——《三国演义》第四一回
11、三番五次[sān fān wǔ cì]
【解释】番:遍数。一再,多次。
【出处】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萧条旅馆,个月期程,不蒙放参。”
【示例】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快出去!我要关山门。’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12、鲍鱼之次[bào yú zhī cì]
【解释】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之次”。
【出处】《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13、不分主次[bù fēn zhǔ cì]
【解释】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出处】王朔《动物凶猛》:“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我还是一下就相信了最后一种说法。”
【示例】他一向办事不分主次。
14、慞惶失次[zhāng huáng shī cì]
【解释】慞惶:彷徨疑惧的样子;次:次第,常态。形容惊恐失态。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守真受教而往,方至其家,坐于客馆,而歧哥已觉,慞惶失次。”
15、贯鱼成次[guàn yú chéng cì]
【解释】贯鱼:穿成一串的鱼,比喻众多而有秩序;序:次序。形容有次序,不紊乱。
【出处】《晋书·刘毅传》:“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
16、耆老久次[qí lǎo jiǔ cì]
【解释】耆:老;次:第二。年老有德的人久居低位。
【出处】《汉书·扬雄传赞》:“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
【示例】自非耆老久次,悃愊无华,则枢机之任,不以轻授。 ——宋·苏轼《赐新除依前中散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赵瞻辞免恩命不允诏》
17、超阶越次[chāo jiē yuè cì]
【解释】指越过原有的等级顺序,多指越级提升官吏。同“不次之迁”。
【出处】《晋书·赵五伦传》:“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
18、语无诠次[yǔ wú quán cì]
【解释】言辞未加选择和斟酌。
【出处】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灯下草创,语无诠次,字条行草,伏唯涵察。”
“次”在中间的成语1、循次而进[xún cì ér jìn]
【解释】循:依照,顺着。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亦作“循次渐进”、“循序渐进”。
【出处】唐·韩愈《答窦秀才书》:“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失万一于甲科。”
2、云次鳞集[yún cì lín jí]
【解释】会聚;会合。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姜尧章自叙》:“薄海英才,云次鳞集。”
3、两次三番[liǎng cì sān fān]
【解释】多次,好几次。
【出处】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看这个苍蝇两次三番落在这笔尖儿上。”
【示例】到而今,两次三番添忧虑,终日昏迷。 ——《白雪遗音·马头调·长远计》
4、榆次之辱[yú cì zhī rǔ]
【解释】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示例】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后汉书·孔融传》
5、逾次超秩[yú cì chāo zhì]
【解释】犹言越过次序。
【出处】林纾《赠伍昭扆太守序》:“久之,荣于时阶进于显密之途,则非循铨资,托引援,未有榆次超秩,用才地以自进者也。”
6、不次之迁[bù cì zhī qiān]
【解释】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示例】果能使地方安静,虽无不次之迁,要亦不至于冻馁。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7、循次渐进[xún cì jiàn jìn]
【解释】循:依照。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逐渐推进或提高。
【出处】唐·韩愈《答窦秀才书》:“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宋·朱熹《答刘仲则》:“大抵读书唯虚心专意,循次而进,为可得之。”
【示例】只是荣禄与自己的年纪差不多,循次渐进,前面三位大学士一死,荣禄顺理成章地正了揆席。 ——高阳《慈禧全传》七十六
8、胸次开阔[xiōng cì kāi kuò]
【解释】形容人胸襟宽广。
【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便自胸次开阔,黑白分明。”
9、越次躐等[yuè cì liè děng]
【解释】躐:逾越。指超越原有的等级顺序。
【出处】宋·苏轼《御侍制科策一道》:“今陛下之所震怒而赐谴者,何人也?合于圣意诱而进之者,何人也?所与朝夕论议深言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问讯之者,何人也?四者,臣皆未之闻焉。”
10、二次三番[èr cì sān fān]
【解释】番:次、遍。不止一次的,反复的。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他二次三番的邀我去逛逛。”
11、越次超伦[yuè cì chāo lún]
【解释】次:次序。伦:次序。超越原来的等级次序。
【出处】唐·白居易《为宰相〈让官表〉》:“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伦,忽承此命。”
12、不次不宠[bù cì zhī chǒng]
【解释】不次:不按寻常的次序。超越常规的恩宠。指特殊的恩宠。
【出处】元·刘因《上宰相书》:“今圣天子选用贤良,一新时政,虽前日隐晦之人亦将出而仕矣,况因平昔非隐晦者邪?况加以不次之宠,处之以优崇之地邪?”
13、屡次三番[lǚ cì sān fān]
【解释】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徐大军机本来是最恨舒军门的,屡次三番请上头拿他正法。”
【示例】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瞿秋白《乱弹·一种云》
14、造次行事[zào cì xíng shì]
【解释】匆忙做事。
【示例】兴建图书馆虽是本校的当务之急,但应周密规划,不可造次行事。
15、不次之位[bù cì zhī wèi]
【解释】次:顺序,等第。旧指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示例】我也希望有不次之位。
16、主次不分[zhǔ cì bù fēn]
【解释】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事。
【示例】这篇文章观点主次不分。
17、造次颠沛[zào cì diān pèi]
【解释】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示例】人有迫于饥寒之患,为衣食之谋,造次颠沛,未尝忘也。 ——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一》
18、七次量衣一次裁[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解释】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示例】七次量衣一次裁,我们事半功倍。
19、鳞次相比[lín cì xiāng bǐ]
【解释】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同“鳞次栉比”。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细视之,乃群小蛤,鳞次相比,绸缪巩固。”
【示例】今府城西平地泉源觱涌,雪涛数尺,声如隐雷,泉凡三穴,鳞次相比,稍施人力矣。 ——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
20、不次之图[bù cì zhī tú]
【解释】此:这,这个;图:图谋,打算。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21、鳞次栉比[lín cì zhì bǐ]
【解释】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经·周颂·良耜》:“穫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示例】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鳞次栉比。 ——清·王韬《瀛壖杂志》
22、几次三番[jǐ cì sān fān]
【解释】番:次。一次又一次。形容次数之多。
【出处】清·顾琐《黄绣球》第四回:“本官到任以来,就几次三番的传谕董事,出过告示。”
【示例】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鲁迅《朝花夕拾·滕野先生》
23、胸次丘壑[xiōng cì qiū hè]
【解释】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出处】唐·厉霆《大有诗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
【示例】胸次有丘壑,笑谈无俗氛。 ——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赏趣堂》
24、层次分明[céng cì fēn míng]
【解释】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出处】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