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难”结尾的成语75个(含解释和出处)

百问中文为您整理了救苦救难、矢石之难、知易行难等“难”结尾的成语75个,包括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1、救苦救难[jiù kǔ jiù nàn]

【解释】佛经中的话。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

【示例】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使夫妻再得相见!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2、矢石之难[shǐ shí zhī nàn]

【解释】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出处】《史记·晋世家》:“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此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示例】东汉·班固《汉书·萧何传》:“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

3、知易行难[zhī yì xíng nán]

【解释】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出处】《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示例】现在提出这问题,盖亦知易行难,遂只得空口说白话,而望垦辟于健者也。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4、十磨九难[shí mó jiǔ nàn]

【解释】指不断遭受的磨难。

【示例】要想成功大都要经过十磨九难的。

5、末路之难[mò lù zhī nán]

【解释】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示例】既髦,犹患末路之难。 ——《宋史·赵蕃传》

6、同生死,共患难[tóng shēng sǐ,gòng huàn nàn]

【解释】《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出处】《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示例】咱们的将士多年来随我一道造反,同生死,共患难,如今虽然有怨言,也有人想开小差,可是鼓噪还不会。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7、故意刁难[gù yì diāo nàn]

【解释】指有意为难别人。

【示例】他故意刁难你,让你知难而退。

8、躲灾避难[duǒ zāi bì nàn]

【解释】躲:逃避;避:避开。闪躲与逃避灾难。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9、国步艰难[guó bù jiān nán]

【解释】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示例】际兹国步艰难,方当拨乱反正。 ——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

10、急人之难[jí rén zhī nán]

【解释】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示例】笃于孝友,急人之难,大义落落,人莫敢以利动。 ——明·归有光《吴纯甫行状》

11、芟夷大难[shān yí dà nàn]

【解释】芟:删除杂草;芟夷:削平;难:灾难。削平大乱。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12、万事起头难[wàn shì qǐ tóu nán]

【解释】一切事情开始时头绪多,很难着手处理。

【出处】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七回:“俗语说万事起头难。”

【示例】这几步棋我也想得出来。万事起头难,便是第一着怪棋,无论如何想不出。 ——金庸《天龙八部》第三十一回

13、千难万难[qiān nán wàn nán]

【解释】犹言好不容易。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干功名千难万难,求身仕两次三番。”

【示例】小生来这里走一遭,千难万难。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14、履险犯难[lǚ xiǎn fàn nán]

【解释】履:行走;犯:不顾。比喻冒着生命危险,迎着困难去干。

【出处】《清史稿·沈棣辉》:“廉州、浔州、广州三战,皆履险犯难,卒得大捷,尤为时称云。”

15、火齐木难[huǒ jì mù nán]

【解释】火齐:宝石名;木难:宝珠名。比喻珍奇难得之物。多指诗文书画等。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三国·魏·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示例】时而火齐木难,错落照眼,应接不暇。 ——清·马位《秋窗随笔》卷四十五

16、排忧解难[pái yōu jiě nàn]

【解释】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出处】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示例】进一步发挥舆论作用,为群众尽力排忧解难。

17、难者不会,会者不难[nán zhě bù huì,huì zhě bù nán]

【解释】害怕难的人学不会,会做的人不感到难。

【出处】清·王濬卿《冷眼观》第十二回:“这个就叫做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了。我如明明的来伙你去骗人,你又怎能知道我伙人来骗你呢?”

18、取易守难[qǔ yì shǒu nán]

【解释】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形容创业容易,守业难。

【出处】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示例】廷弼不得已出关,次右屯,而驰奏海州取易守难,不宜轻举。 ——《明史·熊廷弼传》

19、人间行路难[rén jiān xíng lù nán]

【解释】在人间行走艰难。比喻世道艰险。

【出处】宋·苏轼《鱼蛮子》词:“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示例】身外事,意阑珊。人间行路难。寻思百计不如闲,休贪朱两轓。 ——宋·张炎《阮郎归》词

20、呼蛇容易遣蛇难[hū shé róng yì qiǎn shé nán]

【解释】把蛇引过来容易,但要把它赶走就困难了。比喻招小人来容易,而要把他打发走就困难了。

【出处】江东老蟫《京本通俗小说》第十三回:“你将为常言俗语道:呼蛇容易遣蛇难。怕日久岁深,盘费重大。”

21、勉为其难[miǎn wéi qí nán]

【解释】勉:勉强;为:做。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

【出处】《论语·宪问》宋·朱熹注:“处贫难,处富易,人之常情,然人当勉为其难,而不可忽其易。”

【示例】可是,情况尚不分明,我怎样迎敌?好吧,勉为其难吧。 ——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下集第四章

22、临危蹈难[lín wēi dǎo nàn]

【解释】临:面对、靠近;蹈:用脚踩。面对危险的局势,勇于赴汤蹈火,慷慨就义。

【出处】唐·韩愈《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敌攻无坚,城守必完,临危蹈难,歔欷感发。”

23、上下为难[shàng xià wéi nán]

【解释】上面下面都难以应付。

【示例】这事让我上下为难。

24、画鬼容易画人难[huà guǐ róng yì huà rén nán]

【解释】比喻凭空瞎说很容易,但是要想有真才实学却需下一番功夫才能获得。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画鬼容易画人难。”

【示例】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人是很难刻画的。

25、珊瑚木难[shān hú mù nàn]

【解释】比喻珍贵难得的事物。

【出处】三国·魏·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示例】王元美天分既高,学殖亦富,自珊瑚木难及牛溲马勃,无所不有。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26、折冲厌难[zhé chōng yàn nán]

【解释】指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出处】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27、步履艰难[bù lǚ jiān nán]

【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处】《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28、难乎其难[nán hū qí nán]

【解释】指非常困难。

【出处】清·秋瑾《致秋誉章书》:“交人必于贫贱交以恩谊,则后日必收其效果;若于富贵时交人,及望富贵照拂,则难乎其难。”

【示例】但一说到办法,就是难乎其难。 ——曾朴《孽海花》第25回

29、事非经过不知难[shì fēi jīng guò bù zhī nán]

【解释】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二回:“事非经过不知难。当下无意演说,竟自下台,勉强把名单取出,交给议长,自己垂头丧气,踱出院门,乘舆竟去。”

【示例】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有韩子奇在家里当家做主,韩太太才知道了掌管一个大买卖是多么的不容易。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十三章

30、难上加难[nán shàng jiā nán]

【解释】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

【示例】这件事真是难上加难。

31、多灾多难[duō zāi duō nàn]

【解释】指灾难深重。

【出处】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示例】他这个人多灾多难,值得同情。

32、进退为难[jìn tuì wéi nán]

【解释】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出处】《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示例】而他们在西北的匪军主力董钊和刘戡,则远在吴庄和柏树墕一线,进退为难。 ——柳青《铜墙铁壁》第九章

33、义不辞难[yì bù cí nàn]

【解释】为正义之事不避危难。

【出处】《汉书·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示例】《明史·西域传》:“国家有事,臣子义不辞难。”

34、戛戛其难[jiá jiá qí nán]

【解释】戛戛:困难的样子。形容极其困难。

【出处】唐·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呼其难哉。”

【示例】犹戛戛其难,况乃进取以图中原哉。 ——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35、来日大难[lái rì dà nàn]

【解释】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示例】来日大难居不易,痴聋须效阿家翁。 ——李云夔《送李晦庵之燕》诗

36、稽疑送难[jī yí sòng nán]

【解释】指考察疑端,排除难点。

【出处】清张三光《蒋石原先生传》:“听断之暇,进其子弟之秀美者,稽疑送难,亹亹而启迪之。”

37、进退双难[jìn tuì shuāng nán]

【解释】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出处】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38、履险蹈难[lǚ xiǎn dǎo nàn]

【解释】履:行走;蹈:踩、踏。指走险路,过难关。比喻冒险前进,历尽艰辛。

【出处】宋·欧阳修《画坊斋记》:“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

39、捐躯济难[juān qū jì nàn]

【解释】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40、同生死共患难[tóng shēng sǐ gòng huàn nàn]

【解释】指为了一定的目标共度患难,出生入死。

【出处】方志敏《狱中纪实》:“将狱中情形描写出来,使全国红军和革命的工农群众,知道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正在国民党监狱内,挨日子。”

41、左右两难[zuǒ yòu liǎng nán]

【解释】两面为难,不容易决定。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两难,如何是好?”

【示例】这件事真叫他左右两难。

42、多易多难[duō yì duō nán]

【解释】多易: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多难: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出处】《老子·德经》:“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3、无可非难[wú kě fēi nàn]

【解释】无可指责。

【示例】他做事一向都无可非难。

44、强人所难[qiǎng rén suǒ nán]

【解释】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强人所难。”

【示例】别强人所难了,他不会答应的。

45、好借好还,再借不难[hǎo jiè hǎo huán,zài jiè bù nán]

【解释】借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以后要再借的时候也就不困难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46、三灾八难[sān zāi bā nàn]

【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示例】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作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去装裹,岂不忌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47、杀家纾难[shā jiā shū nàn]

【解释】杀: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48、去住两难[qù zhù liǎng nán]

【解释】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出处】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去住两情兮谁具陈。”

【示例】去住两难,踌躇不决。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九回

49、逃灾躲难[táo zāi duǒ nàn]

【解释】指逃避灾难。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头两炷香可也不打紧,第三炷香愿天下好男子休遭罗网之灾。我是逃灾避难之人,他说这等吉利的话。”

【示例】按下三位公子逃灾躲难。且言那吏部米顺领了一千铁骑、四十名校尉,捧了圣旨,一拥来到秦府。 ——明·罗贯中《粉妆楼》第四十四回

50、毁家纾难[huǐ jiā shū nàn]

【解释】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示例】某等愿从众志,毁家纾难,兴复宋室。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51、千灾百难[qiān zāi bǎi nàn]

【解释】指多灾多难。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自从逃难以来,这位在千灾百难中,宁死也要把小王抚养成人的母亲,这位……没吃过一顿饱饭。”

52、百般责难[bǎi bān zé nàn]

【解释】配电盘:指采取各种办法;责难:指责非难。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

53、稼穑艰难[jià sè jiān nán]

【解释】稼穑:播种和收获。指农事劳苦。

【出处】《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示例】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稼穑艰难,全然不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54、捐躯赴难[juān qū fù nàn]

【解释】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出处】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示例】姓李名恺,率师拒敌,报国尽忠,捐躯赴难。 ——《西湖佳话·三生石迹》

55、三灾六难[sān zāi liù nán]

【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同“三灾八难”。

【出处】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二四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

【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3章:“一辈子三灾六难总是免不了的。”

56、此问彼难[cǐ wèn bǐ nàn]

【解释】难:驳诘。这个诘问那个责难。

【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讨论问题,研究章程,此问彼难,风起云涌。”

57、逃灾避难[táo zāi bì nàn]

【解释】逃避灾难。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示例】不能因为逃灾避难而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

58、进退两难[jǐn tuì liǎng nán]

【解释】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示例】孔明曰:“既主公在涪关进退两难之际,亮不得不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59、险阻艰难[xiǎn zǔ jiān nán]

【解释】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示例】相公在外十余年,而复相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

60、百般刁难[bǎi bān diāo nàn]

【解释】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出处】郭戈《金瓶梅传奇》第十一回:“柔玉不便道出自己身世,编个话儿与她道:‘奴家父母早逝,自幼跟哥嫂度日。只是嫂嫂容不得,百般刁难,与其受人凌辱,倒不如自寻清净,避开人世烦恼。’”

【示例】在谈判过程中,对方百般刁难,所以未能达成协议。

61、万方多难[wàn fāng duō nàn]

【解释】万方:全国各地,也指全国人民。形容国家和人民饱受灾难。

【出处】唐·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示例】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万方多难,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廿纪新元。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九十四回

62、万事开头难[wàn shì kāi tóu nán]

【解释】一切事情开始时头绪多,很难着手处理。

63、左右为难[zuǒ yòu wéi nán]

【解释】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为难,如何是好!”

【示例】千思万想,左右为难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64、国家多难[guó jiā duō nàn]

【解释】难:灾难。国家多次遭到灾难。形容国家政局不稳。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65、排除万难[pái chú wàn nán]

【解释】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示例】总是主动挑起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兢兢业业,排除万难去圆满完成。 ——邓小平《悼伯承》

66、天步艰难[tiān bù jiān nán]

【解释】天步:旧指国运、时运。意指国运艰难。

【出处】《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示例】天步艰难也要走下去……不要紧,还是要走下去的……(二月河《乾隆皇帝》三十八)

67、行易知难[xíng yì zhī nán]

【解释】行:实施;知:知晓。实行容易,但通晓其道理却很困难。

【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

【示例】说行易知难,真是确切不移。 ——叶圣陶《某城纪事》

68、质疑问难[zhì yí wèn nàn]

【解释】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出处】《汉书·陈遵传》:“竦居贫,无宾客,时有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

【示例】我们数学老师讲课生动活泼,常常采用质疑问难和方法。

69、解纷排难[jiě fēn pái nán]

【解释】指为人调解纠纷或排除危难。

【出处】明·唐顺之《都督沈紫江山墓碑记》:“御土酋解纷排难不专以恩,洞其阴事。”

70、别易会难[bié yì huì nán]

【解释】分别容易,相会却难。常用来表示不忍离别的深情或别后的无限思念。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篇》:“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71、执经问难[zhí jīng wèn nán]

【解释】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出处】《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72、金革之难[jīn gé zhī nàn]

【解释】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出处】汉·扬雄《长杨赋》:“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后汉书·宋意传》:“光武皇帝躬服金革之难,深昭天地之明。”

【示例】内外官非文武全才、出处系天下安危、能拯金革之难者,勿许夺情起复。 ——《元史·文宗五》

73、取舍两难[qǔ shě liǎng nán]

【解释】采用或舍弃都能决定。指难以抉择。

【示例】这事让我取舍两难。

74、备尝艰难[bèi cháng jiān nán]

【解释】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晋书·潘尼传》:“尼职居显要,从容而已,虽忧虞不及,而备尝艰难。”

75、弃易求难[qì yì qiú nán]

【解释】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