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gang
[外文]:fishing port
专供渔船使用的港口。除可供渔船傍靠、锚泊、避风、卸下渔获物外,还可进行渔获物的冷冻、加工、储运、渔船维修、渔具制造、通信联络、渔需物资和生活资料供应及船员休息、医疗等;但简易的天然避风港仅能为渔船补充少量淡水和生活资料。由于渔业生产的季节性强,渔汛期间的渔船和渔获物高度集中,要求具备较好的陆上和水运交通条件,以满足渔需物资供应和渔获物转运的需要。为便于渔获物交易,渔港一般都设有鱼市场。中国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部门还在渔港设有捕捞生产指挥调度系统。
分类根据年卸鱼量、进出港渔船和辅助船的吨位和数量、渔船作业海区等,世界上一般将渔港分为大、中、小型 3类:
(1)大型渔港。主要供外海、远洋渔业使用。渔船不经常返港,渔获物在海上冷冻加工后由运输船运回港口。渔港配套设施齐全,水域部分有各种专业码头和相应的港池、锚地和航道;陆域部分有供冷冻冷藏、加工渔获物、修船、制网、贮存燃油和渔需物资、通讯联络、办公及生活服务等所用的辅助建筑,此外还有铁路专线。
(2)中型渔港。主要供近海渔业使用,进出港渔船的吨位、马力较小,辅助船只少。渔港设施基本配套,至少包括防波堤、码头、冷冻制冰、燃油和淡水供应以及渔船维修等 5方面设施。
(3)小型渔港。年卸鱼量一般在5000吨以下。收港渔船在沿岸及邻近海区作业,需要频繁回港卸鱼和取得补给。渔港设施一般只有避风港、简易码头和小型冷库等。
中国的渔港分为4类。其中一二类是大型渔港,基本设施相近,只是一类港的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善,主要供外海渔船、并可供远洋渔船使用;二类供经常回港的近海及外海作业渔船使用;三四类为小型渔船使用。
世界上大、中型渔港大多建在沿海或河口的大、中城市附近。有些沿海商港因接近渔场、建有渔港配套设施而兼作渔港。有些渔港面向著名渔场,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形成了以渔业为中心的渔港城市,如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港、美国的荷兰港等。此外还有地处海岛、为开发渔场和渔船避风所必需的渔港。在游钓渔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还有渔船和游钓渔艇混用的渔港,港内设施同一般小型渔港,但为游钓渔艇设有专用港池和泊位。
港址选择和渔港总体布置一般先根据作业海区的渔业资源状况和可能到港的渔船吨位及数量、渔获物的卸港量、加工量和加工方式等确定建筑规模;然后选择有天然屏障,不受强风直接侵袭、岸线基本稳定、水深适宜、泥沙量小而不致严重淤积的水域建造渔港。港址需有足够的岸线长度、纵深、水域和陆域面积,具有渔港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淡水以及电力和交通条件。此外要进行渔港和邻近城镇的总体建设规划,以方便生活和防止港区环境受到污染。
渔港的总体布置要根据渔港的类别、规模、自然条件、渔业生产和供销流程进行,将水域和陆域的各项设施组成合理的统一体。水域部分的防波堤、口门、航道、码头、港池、锚泊地等应满足渔船在各种海况下顺利安全地进出港、在锚泊地和生活服务区停泊以及操纵和装卸方便的要求。防护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减弱波、涌和潮流的影响。陆域部分可按功能划分为卸鱼和鱼品加工区、捕捞后勤区、修船区、绳网制造区、油库区、生活服务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