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aolu
[外文]:Nauru
太平洋中西部岛国,位于密克罗尼西亚岛群南端。在东经166°56′和南纬0°32′处。国境为一椭圆形珊瑚小岛,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8000(1984),一半以上为瑙鲁人,余为基里巴斯人、图瓦卢人、华人和欧洲人等。本地语言为瑙鲁语,通用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首都亚伦,在岛的西南岸。
瑙鲁岛四周为珊瑚礁环绕,海岸地带是银白色沙滩。向内地表逐渐升高,形成宽150~300米的环岛海岸带,主要种植椰子。中部为高12~60米的台地。除西南部的布阿达湖周围外,几乎全部为磷酸盐矿覆盖。布阿达湖面积40公顷,湖水稍咸。属赤道多雨气候,年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全年有雨,其中11月至翌年2月最多。各年雨量变化较大。多雨年份达4572毫米,少雨年份只有104毫米。地表渗透性强,全境无河流,缺乏淡水。
公元18世纪前,岛上已有12个部落1000余人。1798年英国人抵达此岛,见居民生活悠闲,称该岛为“舒适岛”。后来欧洲殖民者纷至沓来,并怂恿各部落械斗,岛上居民减少,到1888年,人口仅有900人。同年,英国和德国划分势力范围,将瑙鲁置于德国管辖之下。1895年发现磷酸盐矿,各列强纷至争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派兵占领。战后由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管。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起成为澳、新、英“托管地”,由澳代表3国行使“职权”。1968年1月31日宣布独立,称为瑙鲁共和国。
经济以开采磷酸盐为主,是世界上主要产区之一。全岛5/6的面积覆盖着磷酸盐层,厚达6~16米。矿石品位高,平均含磷量为37%,蕴藏量约1亿吨左右。独立后,瑙鲁磷矿公司从澳、新、英合资的英国磷矿委员会手中接管了全部经营权。磷酸盐矿石多年保持在年产 200万吨左右,产品全部出口。磷酸盐矿收入使瑙鲁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目前,矿石采掘、装运全部机械化。因海轮不能直接靠岸,矿石由悬臂输送机装船。照目前开采规模,20世纪末岛上磷酸盐矿将要枯竭。为寻找新的经济出路,先后设立了太平洋航运公司和瑙鲁航空公司;建立本国渔船队,发展渔业,还向海外投资;在马朱罗岛和西萨摩亚等地经营旅馆,在墨尔本建有一座52层的瑙鲁大厦。近年还开始发展旅游业。由于缺水、缺土,农业不发达。瑙鲁有良好的环岛公路(全长19公里)连接各居民点,有输送磷酸盐矿石的窄轨铁路(6公里)。目前,磷酸盐矿石为唯一的出口物资,主要销往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进口淡水、食品和工业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