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ode xinnian
[外文]:moral belief
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坚信某些道德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具有情绪色彩与力求实现的一种观念形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需要。一个人具有道德信念,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定向,毫不犹豫地按道德常规行事,而且也能在复杂变化的、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辨明是非、善恶,克服内心矛盾,作出合理的行为抉择并加以执行。这样做就会感到心安理得或满足,否则就会感到不安或内疚。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强大动力,也是人们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强化的重要因素。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舆论和良心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照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或特性。
儿童的道德性是父母、教师或成人通过行动展示、劝说、评论等方式将现行的道德规范转交给他们的结果,也是儿童自己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和道德实践掌握各种行为准则、逐渐形成道德信念的表现。
人的道德行为离不开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的认识。一个人认识到某些行为准则,在外界监督或舆论的迫使下可以产生某种道德行为。这种行为也可能成为道德形成的起点,但它毕竟是他律的,并且往往时过境迁,显得被动而不经常。真正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听从内心道德命令且比较自觉和自律的恒定行为,它只有在道德信念的支配下才有可能产生。
儿童总是先有某些道德认识或道德行为,而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智力的发展,道德实践的扩展和道德经验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道德信念。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实质上还没有形成什么道德信念,而只能建立形成信念的前提;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表现出道德方面的愿望,但这种信念还不大稳定;五年级学生开始对道德的必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表现出对道德方面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尽管这时的理由论断还不系统,但已有可能出现某些具体而较稳定的道德信念。真正概括、深刻而坚定的道德信念是跟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等密切关联并受到它们支持的,它一般要在青年中、晚期才能形成。
学生获得道德方面的认识服从于动机、认知发展及反馈活动的规律,而由一般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也依赖于一系列内外条件。教育心理学工作者正在探明这些条件,其中引起人们较多注意的条件有:
(1)教师与成人的言行一致。善于模仿的儿童从成人行为展示中所学到的东西往往胜过从别人言语指示中所能理解到的东西。成人的劝说或要求如果不伴以自己的行为榜样,不仅是无力的,还可能产生言行不一的教育影响。因此难以使学生把听到的有关行为规范的知识转化为经常支配自已行为的道德信念。
(2)使学生获得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经验与体验。当儿童亲自看到自己按一定的道德要求行动给集体、给别人带来益处,或得到舆论的好评与支持时,他们就能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律己的必要性,并产生继续按要求行事的愿望。这种经验一旦为儿童所在集体全体成员所拥有,成为集体经验,出现一致的舆论,它会使个别儿童更加信赖与巩固自己的经验,从而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或完善。
(3)促使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是指运用某些道德准则通过推理去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所以也称作“道德判断”。一个人经常进行道德评价,不仅可以巩固与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和提高分析行为的能力,而且也会增强道德观念支配行为的力量,促成道德信念的建立与发展。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渐学会的。他们开始往往只是重复别人的评语,而后渐渐学会独立地对别人进行评价,他们的评价最初往往只注重行为的后果,而后渐渐转向行为的意向。少年儿童分析别人行为的好坏往往胜过自我评价,且带有片面性,而后渐渐学会善于自我评价并慢慢变得全面起来。道德评价的正确性与深度有赖于人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及思维发展的水平。这里既有社会影响的原因,也有身心成长的原因;既有个别差异,也有年龄阶段性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 9岁以前的儿童大多处于前道德水平,即依据是否避免惩罚和有利于自己或偶尔利于别人去判断行为的好坏;10~15岁的儿童有相当多的人进入世俗的道德水平,即依据是否符合舆论与社会秩序的要求来进行道德判断;16岁以后则有一小部分人进入后世俗的道德水平,即能够根据自己已确立的普遍道德原则和“良心”来判断行为的善恶。他认为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可以促进,但不能跨越阶段;促进道德判断力发展的最好方法是让儿童接触道德冲突的事实,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进行推理的练习。这些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从教育的角度看,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既然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那么教育者不断向学生作出道德评价的示范,提供有关道德事例组织学生讨论,或引导学生适当地分析自己的行为当然是必要的。
- 参考书目
- 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苏〕Б.М.捷普洛夫等著, 孙晔等译:《苏联心理科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