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鲍鱼之肆、迁兰变鲍、管鲍之交等含“鲍”的成语10个,其中“鲍”开头的成语3个,“鲍”结尾的成语1个,“鲍”在中间的成语6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鲍”开头的成语1、鲍鱼之肆[bào yú zhī sì]
【解释】鲍:咸鱼;肆:店铺。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示例】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入鲍鱼之肆,而不自知其臭,其斯之谓乎? ——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2、鲍子知我[bào zǐ zhī wǒ]
【解释】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鲍鱼之次[bào yú zhī cì]
【解释】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之次”。
【出处】《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鲍”结尾的成语1、迁兰变鲍[qiān lán biàn bào]
【解释】比喻潜移默化。
【出处】语出《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示例】探求恩色,习睹威颜,迁兰变鲍,久而弥信。 ——《南史·恩幸传论》
“鲍”在中间的成语1、管鲍之交[guǎn bào zhī jiāo]
【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示例】前与苏子瞻山河订誓,本为管鲍之交,名位相倾,顿起孙庞之隙。 ——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
2、入鲍忘臭[rù bào wàng chòu]
【解释】鲍:咸鱼。进了卖咸鱼的店,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味了。比喻环境熏染对人的影响极大。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示例】故胸驰臆断之侣,好名忘实之类,方分肉于仁兽,逞郤克于邯郸,入鲍忘臭,效尤致祸。 ——《梁书·庾肩吾传》
3、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wén bù zhī qí chòu]
【解释】鲍鱼:咸鱼;肆:店铺。好像进了卖咸鱼的店,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味了。比喻环境熏染对人的影响极大。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4、管鲍之好[guǎn bào zhī hǎo]
【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处】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家公与蔡伯有管鲍之好。”
5、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
【解释】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6、管鲍分金[guǎn bào fēn jīn]
【解释】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示例】两公交谊,至于如此,世人艳称管鲍分金,不足齿冷耶?(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