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羚羊角

常用平肝熄风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的角。

产地和性状

赛加羚羊为陆栖兽类,主要栖息于半沙漠地区(图1)。主产于中国新疆西北部。全年均可捕捉,猎得后将角从基部锯下。一般以8~10月猎取者色泽最佳。

整只羚羊角呈长圆锥形,略弯曲。长15~40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光润如玉,有纵直细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20个隆起的环脊。嫩枝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基部圆形,内有骨塞,名羚羊塞,其长度约占全角的1/2~1/3。骨塞坚硬,色泽稍暗,横截面四周呈不规则锯齿状,除去骨塞后的部分,中空成筒状,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为外形主要鉴别特征(图2)。质坚硬,气无,味淡。镑片名羚羊片,呈长方形薄片,多皱曲,色洁白光润,略透明,质坚韧,不易拉断。镑片剩下的角尖名羚羊尖,一般认为功效最好。全角以质嫩、色白光润、无裂纹、透视有血丝者为佳。

羚羊角为名贵药材。近年来对同科动物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产青藏高原)及黄羊Procapra gutturosa(产北方草原地带)的角进行了实验研究,其成分、作用与羚羊角基本相似,可作为羚羊角的代用品。

性味和功用

羚羊角味微咸,性寒,无毒。归肝、心经。功能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明目去翳。用于癫痫搐搦、热病神昏痉厥、眩晕、头痛、目赤、翳障等证。尤为治疗肝风内动、搐搦痉厥之要药。

成分和药理

羚羊角含角蛋白、磷酸钙、维生素A及不溶性无机盐等。角蛋白经酸水解后测定,含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及门冬氨酸等成分。

药理实验证明,羚羊角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及降血压等作用。

应用

癫痫昏仆、痰涎抽搐者,可配天麻、钩藤、胆星、贝母、菖蒲等,以豁痰开窍、熄风定痫。妇女妊娠子痫,由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者,宜入干地黄、当归、白芍、桑寄生、牡蛎等滋阴养血、平肝潜阳药。温病热盛动风、神昏惊厥者,羚羊角既能熄风镇惊,又能清热解毒,常与鲜生地、菊花、桑叶、钩藤等同用;若神昏谵语狂躁者,可配清热泻火药如石膏、知母之类。羚羊角也可用于时行风热外感,如成药羚翘解毒丸,即在银翘散基础上加用本品,能增强清热的作用。近年来临床上用羚羊角水解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感冒、小儿肺炎及麻疹等高热病证。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常与石决明、钩藤、菊花、白蒺藜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经火盛致头痛、目赤者,可配栀子、龙胆草、夏枯草等清肝泻火之品;如属肝肾阴虚有热致视物模糊,或有内障者,则配补益肝肾药,如熟地黄、枸杞子、菊花、石斛、菟丝子等。此外,羚羊角又能治疗因肝火冲逆、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可单用煎汤或磨汁冲服,也可与凉血、止血药生地黄、丹皮、焦山栀、白茅根等同用。内服用量:1.5~3克,宜先煎两小时以上;粉末0.3~1.0克;磨汁1.0~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