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者也之乎、青鸟使者、峣峣者易折等含“者”的成语183个,其中“者”开头的1个,“者”结尾的23个,“者”在中间的159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者”开头的成语1、者也之乎[zhě yě zhī hū]
【解释】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
【示例】见那诗云子曰、者也之乎的人,他就摇首闭目,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 ——明·刘璋《凤凰池》第一回
“者”结尾的成语1、青鸟使者[qīng niǎo shǐ zhě]
【解释】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出处】《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示例】她喜欢干青鸟使者的工作。
2、鼓刀屠者[gǔ dāo tú zhě]
【解释】鼓刀:操刀。宰杀牲口的屠夫。旧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出处】《史记·信陵君列传》:“君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信陵君列传》:“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3、荦荦大者[luò luò dà zhě]
【解释】荦荦:明显。指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示例】今天讲的内容很多,我们抓住荦荦大者就行。
4、绿衣使者[lǜ yī shǐ zhě]
【解释】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无肠公子,螃蟹之名;绿衣使者,鹦鹉之号。”
5、寒附火者[han fu huo zhe]
【解释】因为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人。
6、忠厚长者[zhōng hòu zhǎng zhě]
【解释】忠实厚道、年高望重的人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章:“当时的‘舆论’都称赞黎是‘忠厚长者’和‘稳健派’。”
7、责备贤者[zé bèi xián zhě]
【解释】责备:批评指摘;贤者:有才德的人。对好人的要求指摘。指出有才德有声望的人的缺点
【示例】你在责备贤者,让人难以接受
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解释】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9、前无古人,后无来者[qián wú gǔ rén,hòu wú lái zhě]
【解释】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示例】文惠喜堆墨书,深自矜负,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刘攽《中山诗话》
10、始作俑者[shǐ zuò yǒng zhě]
【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示例】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 ——清·张潮《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
11、春秋责备贤者[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
【解释】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出处】《新唐书·太宗纪赞》:“然《春秋》书中,常责备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示例】春秋责备贤者,未可以士大夫之义律儿女子。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12、之乎也者[zhī hū yě zhě]
【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出处】唐·卢言《卢氏杂说》:“公何会,岂是助语,共之乎者也何别?”
【示例】见了王德、王仁,之乎也者了一顿,便叫过几个管事家人来吩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13、佼佼者[jiǎo jiǎo zhě]
【解释】美好、突出的人物。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
【示例】他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14、蔼然仁者[ǎi rán rén zhě]
【解释】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唐·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示例】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朱自清《儿女》
15、痒磨树者[yang mo shu zhe]
【解释】因为痒而在树上磨蹭的。
16、氤氲使者[yīn yūn shǐ zhě]
【解释】泛指男女婚姻的撮合者,即媒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若道姻缘人可强,氤氲使者有何功?”
【示例】昨蒙玉帝敕我为氤氲使者,专管世上男女姻缘,和合喜庆。 ——清·俞万春《荡寇志》结子
17、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lái shì shì fēi rén,qù shì shì fēi zhě]
【解释】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指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把那淫妇教他领了去,变卖嫁人。”
【示例】我还有个主意,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这个还得我了才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18、黄衣使者[huáng yī shǐ zhě]
【解释】指出使宫市的太监。
【出处】唐·白居易《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19、圣之时者[shèng zhī shí zhě]
【解释】圣:圣人。指圣人中能适应时势发展的人。旧时常用来称颂孔子。
【出处】《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
【示例】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老舍《茶馆》第二幕
20、卓荦大者[zhuó luò dà zhě]
【解释】卓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出处】《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21、朱衣使者[zhū yī shǐ zhě]
【解释】指科举考试官。
【出处】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示例】朱衣使者,宋人诗中屡见,亦言试官也。 ——清·梁章钜《称谓录》
22、流言止于智者[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解释】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出处】《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流言止于智者,诸兄都是高人,怎么以戏言当真?”
23、虎而冠者[hǔ ér guān zhě]
【解释】冠:帽子。穿衣戴帽的老虎。比喻凶残如虎之人。
【出处】《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
“者”在中间的成语1、峣峣者易折[yáo yáo zhě yì zhé]
【解释】峣峣:高直的样子;折:损坏。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
【出处】汉·李固《遗黄琼书》:“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示例】一个人胸怀大志,可一生又笔笔含锋不露,这就不容易。峣峣者易折。锋芒毕露是最蠢的…… ——柯云路《夜与昼》下卷第十九章
2、近朱者赤[jìn zhū zhě chì]
【解释】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出处】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示例】我们都明白近朱者赤的道理。
3、傍观者清[bà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释】傍:同“旁”。旁观者:在一旁观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与“当局者迷”连用。亦作“旁观者清”。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
4、善死者不亡[shàn sǐ zhě bù wáng]
【解释】形容为了国家或救人危急而牺牲的人虽然死了,但精神不灭,还跟活着一样。
【出处】《谷梁传·庄公八年》:“善战者不死,善死者不亡。”
5、奢者心常贫[shé zhě xīn chnág pín]
【解释】好奢侈的人经常感到不满足。
【出处】南唐·谭峭《谭子化书·俭化》:“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
6、善死者不阵[shàn sǐ zhě bù zhèn]
【解释】形容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需要摆阵势就可以战胜敌人。
【出处】《谷梁传·庄公八年》:“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同阵)。”
7、言者不知[yán zhě bù zhī]
【解释】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出处】《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示例】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唐·白居易《读〈老子〉》诗
8、观者如垛[guān zhě rú duǒ]
【解释】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同“观者如堵”。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时琼英这段事,东京已传遍了。当日观者如垛。”
9、观者如山[guān zhě rú shān]
【解释】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出处】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10、企者不立[qǐ zhě bù lì]
【解释】企:踮脚。踮脚而立的人难以久站。比喻不踏实工作的人站不住脚。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11、愚者千虑,必有一得[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
【解释】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示例】至于我的所说,可是我想,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盖亦“悬诸日月而不利”之论也。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名人和名言》
12、时者难得而易失[shí zhě nán dé ér yì shī]
【解释】时机难以得到而容易失掉。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13、肉食者鄙[ròu shí zhě bǐ]
【解释】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有权位的人;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示例】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肉食者鄙,端推此辈。 ——严复《救亡决论》
14、蚩蚩者民[chī chī zhě mín]
【解释】蚩蚩:无知。无知无识的人民。旧时统治阶级蔑视人民的说法。
【出处】《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示例】蚩蚩者民,就有绝对服从的义务。 ——邹韬奋《抗战以来·老爷与老百姓的不平等论》
15、秕者先行[bǐ zhě xiān xíng]
【解释】秕: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16、难者不会,会者不难[nán zhě bù huì,huì zhě bù nán]
【解释】害怕难的人学不会,会做的人不感到难。
【出处】清·王濬卿《冷眼观》第十二回:“这个就叫做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了。我如明明的来伙你去骗人,你又怎能知道我伙人来骗你呢?”
17、太公钓鱼,愿者上钩[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示例】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18、观者如市[guān zhě rú shì]
【解释】形容观看的人多。
【出处】唐·牛僧孺《玄怪录·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人之为僧者必由之。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
【示例】罗方远,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设,观者如市。 ——《云笈七签》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罗方远》
19、俭者心常富[jiǎn zhě xīn cháng fù]
【解释】俭:节俭;富:富足。节俭的人常常觉得很富足。
【出处】五代·谭峭《化书》卷六:“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
20、顺之者兴,逆之者亡[shùn zhī zhě xīng,nì zhī zhě wáng]
【解释】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出处】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以万丈之气焰,磅礴冲击于全世界人人之脑中,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21、言者谆谆,听者藐藐[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解释】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示例】顾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廖仲恺《消费合作社概论》
22、得人者昌,失人者亡[dé rén zhě chāng, shī rén zhě wáng]
【解释】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出处】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示例】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瑜曰
23、智者所见略同[zhì zhě suǒ jiàn lüè tóng]
【解释】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聪明人的见解基本相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出处】《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9回:“韩厥先以病辞。匄曰:‘智者所见略同也。’”
24、滔滔者天下皆是[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解释】洪水弥漫,到处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也比喻某种低下的人或不好的风气到处都是。
【出处】《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示例】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世无知我,我辈终于埋没,尚有何说!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二回
25、仁者必寿[rén zhě bì shòu]
【解释】寿:长寿。仁德的人一定会长寿。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示例】贤者必贵,仁者必寿,人之所欲也。 ——宋·苏轼《邵茂诚诗集叙》
26、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 shì,xiān lè shì zhě hòu yōu shì]
【解释】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享乐,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出处】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27、适百里者宿舂粮[shì bǎi lǐ zhě xiǔ chōng liáng]
【解释】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28、耕者有其田[gēng zhě yǒu qí tián]
【解释】使种田的人有耕种的田地。
【出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
29、言者心之声[yán zhě xīn zhī shēng]
【解释】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示例】夫言者心之声也,其心慷慨择其言必磊落而英多。 ——清·陈维崧《陈伽陵文集》卷二
30、来者不善[lái zhě bù shàn]
【解释】善:亲善,友好。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出处】《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示例】“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
31、大者为栋梁[dà zhě wéi dòng liáng]
【解释】比喻才能大的人可以担负国家重任,为栋梁之才。
【出处】《宋史·张宏传》:“朕自御极以来,亲择群材,大者为栋梁,小者为榱角。”
32、顺人者昌,逆人者亡[shùn rén zhě chāng,nì rén zhě wáng]
【解释】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应民众的就能兴旺,违逆民众的定要衰亡。
【出处】《后汉书·申屠刚传》:“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
33、观者如云[guān zhě rú yún]
【解释】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出处】唐·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
【示例】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三
3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释】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示例】谁怪着你呢,实在说的不错,倒是没有人说过的话!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三回
35、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解释】牛毛:形容多;麟角:麒麟头上的角,形容少。做学问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却极少。形容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非常不容易。
【出处】三国·魏·蒋济《蒋子万济论》:“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示例】及明皇御历,文雅大盛,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北史·文苑》
36、跨者不行[kuà zhě bù xíng]
【解释】跨:跨步前进。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难以持之以恒。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7、观者如织[guān zhě rú zhī]
【解释】织:编织的衣物。观众像编织起来的衣物一样密。形容观看的人非常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
38、骑者善堕[qí zhě shàn duò]
【解释】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示例】旨哉古言!骑者善堕。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
3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解释】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应该理解。
40、好骑者堕[hào qí zhě duò]
【解释】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41、旁观者清[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示例】俗话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42、死者相枕[sǐ zhě xiāng zhěn]
【解释】死亡的人相互枕藉而卧。形容死亡的人很多。
【出处】《魏书·苻坚传》:“谢石乘胜追击,至于青冈,死者相枕。”
43、盲者得镜[máng zhě dé jìng]
【解释】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4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tú yǒu xiàn yú qíng]
【解释】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5、强者反己[qiáng zhě fǎn jǐ]
【解释】强者:有权势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权有势的人自我反省。
【出处】《雪涛谐史》:“乡绅此语,足令强者反己,殊为可传。”
46、应者云集[yìng zhě yún jí]
【解释】应:应和。响应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形容响应的人多
【出处】鲁迅《“呐喊”自序》:“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47、观者穈集[guān zhě qún jí]
【解释】穈:成群;穈集:聚集,群集。观看的人聚集在一起。形容观看的人很多。
【出处】清·杨复吉《梦阑琐笔·柴打鼓》:“柴皇急无措,大号,观者穈集询故,柴以实告,众以为狂,柴不得以行乞而归。”
48、丹之所藏者赤[dān zhī suǒ cáng zhě chì]
【解释】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
49、来者勿拒[lái zhě wù jù]
【解释】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同“来者不拒”。
【出处】《公羊传·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汉·何休注:“来者勿拒,去者勿追。”
50、顺德者吉,逆天者凶[shùn dé zhě jí,nì tiān zhě xiōng]
【解释】顺:依顺;吉:吉利;逆:违逆;凶:凶祸。依顺符合道德的就可以得到吉利,违背天意就必然遭到凶祸。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51、之乎者也[zhī hū zhě yě]
【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出处】宋·文莹《湘山野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示例】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52、观者麕集[guān zhě jūn jí]
【解释】麕:通“群”,成群。形容观看的人数众多。
【出处】杨复吉《梦阑琐笔·柴打鼓》:“柴皇急无措,大号,观者麕集询故,柴以实告,众以为狂,柴不得以行乞而归。”
53、耕者让畔,讼者让田[gēng zhě ràng pàn,sòng zhě ràng tián]
【解释】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出处】清·汪琬《新修至德庙碑》:“古者政化之成也,则公卿让于朝,士庶人让于都,于鄙,耕者让畔,讼者让田。”
54、盲者失杖[máng zhě shī zhàng]
【解释】杖:手杖,拐杖。瞎子失去了拐杖。比喻失去依靠。
55、如饮水者,冷热自知[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
【解释】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自己最了解。
【出处】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56、顺我者吉,逆我者衰[shùn wǒ zhě jí,nì wǒ zhě shuāi]
【解释】顺:顺从;吉:吉利;逆:违逆;衰:衰败。顺从我的就会吉利,违背我的就会衰亡。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20卷:“承玄步虚,上蹑玉机,衣斗履斗,流铃焕威,顺我者吉,逆我者衰,我行天真,万里廓开。”
5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wǎng zhě bù kě jiàn,lái zhě yóu kě zhuī]
【解释】往者:过去的事;谏:规劝;来者:未来的事;犹:还;追:赶上。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后多用作鼓励之辞。
【出处】《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示例】平生惯领虚思,大率类此,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夫子有以站过焉。 ——清·袁枚《病中谢尹相国赐食物》
58、言者无罪[yán zhě wú zuì]
【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示例】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 ——唐·白居易《采诗官》
59、生之者众,食之者寡[shēng zhī zhě zhòng,shí zhī zhě guǎ]
【解释】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出处】《礼记·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示例】我想理财之道,大约总不外乎“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的这番道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60、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jī zhě yì wéi shí,kě zhě yì wéi yǐn]
【解释】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示例】兄能与协和交欢,此则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之会。 ——章炳麟《与熊克武书》
61、二者必取其一[èr zhě bì qǔ qí yī]
【解释】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62、有志者事竟成[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解释】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示例】周老夫妻见了媳妇一表人物,两心快乐。方信国能起初不肯娶妻,毕竟寻出好姻缘来,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也。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63、来者不善,善者不来[lái zhě bù shàn,shàn zhě bù lái]
【解释】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
【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示例】纪颖川听说潘一豹来请他,心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连眼皮也没有抬。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
64、智者见智,仁者见仁[zhì zhě jiàn zhì,rén zhě jiàn rén]
【解释】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出处】语出《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她这样做正说明她无比高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花城》1981年第6期
65、愚者千虑,或有一得[yú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dé]
【解释】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出处】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宏靖论兵书》:“苟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胆,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
66、行百里者半于九十[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示例】持坚无术,末路蹉跎,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彪之谓也。 ——《北史·韩麒麟等传论》
67、观者如堵墙[guān zhě rú dǔ qiáng]
【解释】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示例】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68、贤者在位,能者在职[xián zhě zài wèi,néng zhě zài zhí]
【解释】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有才干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示例】古者明王不宝远物,所宝惟贤,如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此皆一人之睿知,贤王之辅成也。 ——《元史·刘秉忠传》
69、随者唱喁[suí zhě chàng yáng]
【解释】喁:应和的声音。形容后者附和前者。
【出处】《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7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
【解释】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示例】原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樱日日伏侍小姐,绣床之暇,读书识字,此窃颇通。 ——清·无名氏《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
71、逝者如斯[shì zhě rú sī]
【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示例】感朝露,悲人生,逝者如斯安得停。 ——晋·陆机《乐府·顺东西门行》
72、顺德者昌,逆德者亡[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解释】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出处】《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示例】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 ——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
73、失败者成功之母[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
【解释】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出处】毛泽东《实践论》:“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74、黄狸黑狸,得鼠者雄[huáng lí hēi lí,dé shǔ zhě xióng]
【解释】狸:野猫,山猫;雄:威武,借喻杰出的人物或国家。比喻不论是什么办法,只要能取得好的或预期的效果,就是好办法。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驱怪》:“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此非空言也。”
【示例】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演化为现代的白猫黑猫论。
75、顺之者昌,逆之者亡[shùn zhī zhě chāng,nì zhī zhě wáng]
【解释】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示例】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我深深地感到群众力量的伟大,真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76、顺天者昌,逆天者亡[shùn tiān zhě chāng,nì tiān zhě wáng]
【解释】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赵氏既昌,合当顺人应天,不宜苦苦直要报仇。”
【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6回:“我思:‘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不若归周,共享安康,以伐无道。”
77、渴者易饮[kě zhě yì yǐn]
【解释】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78、满口之乎者也[mǎn kǒu zhī hū zhě yě]
【解释】满口文言词语。指人物的书呆子气。
【出处】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示例】你不要满口之乎者也,别人听不懂。
79、顺之者成,逆之者败[shùn zhī zhě chéng,nì zhī zhě bài]
【解释】顺:顺从;成:成功;逆:违逆;败:失败。顺从他的就能成功,违逆他的必会失败。
【出处】宋·朱熹《寄陈同甫书》:“然区区鄙意,常窃以为画古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之者败,固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
80、观者蝟集[guān zhě wèi jí]
【解释】蝟集:比喻象刺猬的毛一样聚集在一起。形容观看的人很多。
【出处】清·李清《鬼母传》:“儿初见人时,犹手持饼啖,了无布畏,及观者蝟集,语嘈嘈然,方惊啼。”
81、有长者风[yǒu zhǎng zhě fēng]
【解释】长者:年高望重之人。有长者的风度。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待人大度。
【出处】《魏书·杜铨传》:“铨学涉有长者风,与卢玄、高允等同被征为中书博士。”
【示例】荆州刘皇叔,与主公同宗,仁慈宽厚,有长者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82、善游者溺[shàn yóu zhě nì]
【解释】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83、仁者不杀[rén zhě bù shā]
【解释】杀:杀生。有仁爱之心的人爱万物而不杀生。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仁者,不杀之禁也。”
84、观者如堵[guān zhě rú dǔ]
【解释】堵:墙壁。观看的人象一堵墙一样。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出处】《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示例】在都市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
85、愚者一得[yú zhě yī dé]
【解释】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示例】安序顺天,愚者一得。 ——清·张祥龄《词论》
86、仁者能仁[rén zhě néng rén]
【解释】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
【示例】都只为美貌潘安,仁者能仁,一会家心中自忖,谁与俺通个殷勤。 ——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
87、愚者千虑,亦有一得[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
【解释】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出处】《汉书·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88、来者不拒[lái zhě bù jù]
【解释】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出处】《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示例】弟子就学者不知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
8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示例】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0、耕者让畔,行者让路[gēng zhě ràng pàn,xíng zhě ràng lù]
【解释】畔:田界。种田的人把田界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让别人先走。形容礼让成为社会风气。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汉·五充《论衡·是应篇》:“男女异路,市无二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1回:“刚才我们一路看来,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光景,已是不争之意。”
91、麋蒙虎皮,攻之者众[mí méng hǔ pí,gōng zhī zhě zhòng]
【解释】麋:麋鹿。麋鹿如果披上虎皮,攻击者比攻击真老虎还多。比喻诸侯掠取天子之位必然会引起众怒而群起攻之。
【出处】《史记·楚世家》:“臣请譬之,夫虎肉臊,其兵利身,人犹攻之也。若使泽中麋蒙虎之皮,人之攻必万于虎矣。”
9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zhì zhě yuè shuǐ,rén zhě yuè shān]
【解释】智慧的人喜爱山,仁义的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93、兵多者败[bīng duō zhě bài]
【解释】指兵卒过多的军队,常常会吃败仗,因为兵将各有所恃,号令不齐。
【出处】清·赵翼《陔馀丛考》:“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盖兵过多则号令不齐,气势不贯,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94、勇者不惧[yǒng zhě bù jù]
【解释】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5、博者不知[bó zhě bù zhī]
【解释】博者:知道事物多的人;不知:不专精。指知道的东西太广泛的人,就不能深入其中一个方面,对事物就会所知不深。
【出处】《老子》第八十一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示例】他是一个博者不知的人。
96、难得者时,易失者机[nán dé zhě shí,yì shī zhě jī]
【解释】难:困难;时:时间;机:机会。难得的是时间,容易失去的是机会。军事上指要抓住战机。
【出处】明·揭喧《兵经百篇》:“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
97、舌者兵也[shé zhě bīng yě]
【解释】舌头好比兵器,说话不当,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口者关也,舌者兵也,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98、言者弗知[yán zhě fú zhī]
【解释】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同“言者不知”。
【出处】《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99、来者居上[lái zhě jū shàng]
【解释】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出处】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示例】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宋·刘克庄《念奴娇·丙寅生日》词
100、士为知己者死[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解释】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2回:“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又岂不闻‘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101、功者难成而易败[gōng zhě nán chéng ér yì bài]
【解释】功;功业、事业。事业的成功非常难,但失败却很容易。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102、适者生存[shì zhě shēng cún]
【解释】适:符合,适应。适应环境要求的就能生存下去
【示例】社会竞争十分残酷,适者生存
103、仁者乐山[rén zhě yào shān]
【解释】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4、观者云集[guān zhě yún jí]
【解释】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出处】《云笈七签》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录·王奉仙》:“自咸通迄光启四十年间,游淮浙之宛陵,所至之处,观者云集。”
【示例】于是观者云集,皆恐伤其子。计无所出。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
105、好船者溺,好骑者堕[hào chuán zhě nì,hào qí zhě duò]
【解释】好:喜爱;溺:淹没。喜欢乘船的人往往会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摔伤。比喻擅长某一技能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遭到意外的失败。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10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示例】再聪明的人,也不应该骄傲,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07、新沐者必弹冠[xīn mǔ zhě bì tán guān]
【解释】沐:洗头发,刚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把帽子上的尘土弹去。比喻人要洁身自好。
【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祭,受物之汶汶者乎?”
108、亲者痛,仇者快[qīn zhě tòng,chóu zhě kuài]
【解释】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动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出处】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示例】他如今离开咱们,并非前去投敌,岂可因此互相残杀,使亲者痛,仇者快,白白地便宜了朝廷!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109、顺天者逸,逆天者劳[shùn tiān zhě yì,nì tiān zhě láo]
【解释】顺:顺从;天:天意;逸:安乐;劳:劳苦。指顺应天理的就能得到安乐,违背天理的就要受到苦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110、行百里者半九十[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示例】行百里者半九十,掘井九仞,犹为弃井。 ——清·梁启超《过渡时代论》
11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解释】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出处】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贾老爷若是爱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爱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这里。”
【示例】据传说他[姜太公]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普通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是此意。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六章
112、自胜者强[zì shèng zhě qiáng]
【解释】自胜:战胜自己;强:刚,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道德经》第33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13、忘战者危[wàng zhàn zhě wēi]
【解释】指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同“忘战必危”。
【出处】三国·魏·桓范《兵要》:“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114、智者千虑,或有一失[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解释】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出处】《旧唐书·宇文融传》:“臣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夫千计,亦有一得。”
115、不知者不罪[bù zhī zhě bù zuì]
【解释】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三回:“起凤道:‘牛兄何不早通姓名,使小弟多多得罪。勿怪,勿怪。’牛通道:‘不知者不罪。’”
11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解释】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示例】《文选·卜商<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117、恃德者昌,恃力者亡[shì dé zhě chāng,shì lì zhě wáng]
【解释】恃:倚仗;昌:兴旺。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118、二者不可得兼[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解释】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出处】《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示例】你一方面要顾着你们的孝道,一方面又看着眼前的危险;可是二者不可得兼。 ——老舍《二马》三
119、往者不谏,来者可追[wǎng zhě bù jiàn,lái zhě kě zhuī]
【解释】往者:过去的事;谏:规劝;来者:未来的事;犹:还;追:赶上。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后多用作鼓励之辞。
【出处】《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120、能者多劳[néng zhě duō láo]
【解释】能干的人做事多、劳累也多。
【出处】《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
【示例】官厅子上,有些同寅见了面,都恭维他“能者多劳”。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121、来者勿禁[lái zhě wù jìn]
【解释】对归来的人不禁止。表示听人自愿。
【出处】《庄子·山木》:“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122、从者如云[cóng zhě rú yún]
【解释】从:跟随。形容跟随的人很多。
【出处】宋·陈亮《祭陈肖夫文》:“从者如云,得者宁几。”
12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shùn tiān zhě cún,nì tiān zhě wáng]
【解释】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出处】《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示例】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今吾周凤鸣岐山,英雄间出,豪杰归心,道兄何得逆天而行,任一己私意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
124、美女者丑妇之仇[měi nǚ zhě chǒu fù zhī chóu]
【解释】美女是丑妇的仇人。旧时比喻贤臣是奸臣的仇敌。
【出处】汉·刘高《说苑·尊贤》:“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125、善阵者不战[shàn zhèn zhě bù zhàn]
【解释】形容善于指挥布阵作战的人不必同别人战斗。即不战而胜。
【出处】《谷梁传·庄公八年》:“故曰:善阵者不战,此之谓也。”
【示例】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
126、善问者如攻坚木[shàn wèn zhě rú gōng jiān mù]
【解释】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
【出处】《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庑其易者,后其节目。”
127、择其善者而从之[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解释】择:选择;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示例】今两雄相持,将军若欲有为,乘此破敌可也。如其不然,将择其善者而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128、顺我者生,逆我者死[shùn wǒ zhě shēng,nì wǒ zhě sǐ]
【解释】顺从我的心意才能生存,违抗我的心意就要灭亡。
【出处】语出《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
【示例】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这些头等角色,摆着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狰狞面目。”
129、会者不忙[huì zhě bù máng]
【解释】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言犹未毕,草荒中钻出一个人来,手执钢叉,望公子便搠。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
【示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5回:“正是忙着不会,会者不忙,怀德只一把,早将李豹暖肚一手擒牢。”
130、顺道者昌,逆德者亡[shùn dào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解释】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出处】晋·司马彪《战略》:“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131、爱者如宝[ài zhě rú bǎo]
【解释】喜爱什么,就把什么看成宝贝。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本不当计较,只是爱者如宝,添些便罢。”
132、顺我者昌,逆我者亡[shùn wǒ zhě chāng,nì wǒ zhě wáng]
【解释】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出处】《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示例】在她控制的文艺阵地,疯狂地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法西斯统治。 ——周立波《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
133、成者为王,败者为贼[chéng zhě wéi wáng,bài zhě wéi zéi]
【解释】成:完功,成就;贼:盗贼。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
【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者为王,败者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皇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
134、观者猬集[guān zhě wèi jí]
【解释】猬:刺猬;猬集:像刺猬的硬刺那样多。观看的人如猬毛丛集。形容观看的人众多。
【出处】清·李清《鬼母传》:“儿初见人时,犹手持饼啖,了无怖畏,及观者猬集,语嘈嘈然,方惊啼。”
135、观于海者难为水[guān yú hǎi zhě nán wéi shuǐ]
【解释】看过海的人,对一般的江河学觉得不值一看了。形容见的世面大,眼界高。
【出处】《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饮到半晌,真个是观于海者难为水,不但众人心中都有一点不足之意,就是……”
136、来者可追[lái zhě kě zhuī]
【解释】可追:可以补救。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示例】辨之不早,嗟已迫于桑榆;来者可追,幸未填于沟壑。 ——宋·秦观《代蕲州守谢上表》
137、傍观者审,当局者迷[páng guān zhě shěn,dāng jú zhě mí]
【解释】傍:通“旁”。指局外人清晰地看待问题,当事人往往会迷惑。
【出处】宋·马永卿《懒真子》第三卷:“夫为人画策,则工;若自为计,多拙。故曰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示例】正所谓‘傍观者审,当局者迷’,你们的棋局,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呵。
138、窃钩者诛,窃国者侯[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
【解释】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示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序》
139、愚者千虑[yú zhě qiān lǜ]
【解释】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40、行者让路[xíng zhě ràng lù]
【解释】行走的人相互让路。指大家都谦逊有礼。
【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篇》:“又言山出车,泽出舟,男女异路,市无二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示例】刚才我们一路看来,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光景,已是不争之意。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141、当局者迷[dāng jú zhě mí]
【解释】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出处】宋·辛弃疾《恋绣衾·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示例】希望我们大家互相勉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工作与学习五》
142、骑者善坠[qí zhě shàn zhuì]
【解释】常骑马的人总难免掉下马背。比喻擅长某一事物的人往往由于疏忽大意而失败。
【示例】你明白骑者善坠的道理吗?
143、水浅者大鱼不游[shuǐ qiǎn zhě dà yú bù yóu]
【解释】水太浅则大鱼不能生存。比喻条件太差或待人过苛,有才德的人则难以发挥其特长。
【出处】汉·黄石公《素书·白文》:“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144、识时务者为俊杰[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解释】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示例】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45、闻者咋舌[wén zhě zhà shé]
【解释】闻:听到;咋舌:咬住舌头。听到别人讲的话,咬住自己的舌头。形容听到的人都震惊得不敢出声。
【出处】《明史·盛寅传》:“寅复吟唐人诗‘长安有贫者,宜瑞不宜多’句,闻者咋舌。”
【示例】既而曰:“使后世或妄以许衡、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 ——《清史稿·傅山传》
146、善骑者堕[shàn qí zhě duò]
【解释】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147、观者成堵[guān zhě chéng dǔ]
【解释】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同“观者如堵”。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寺观》:“又见其紫衫衣衲、拽杖挂珠,交错燕市之衢,所在说法衍乐,观者成堵。”
148、聋者之歌[lóng zhě zhī gē]
【解释】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並不了解其中真义。
【出处】《淮南子·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149、后来者居上[hòu lái zhě jū shàng]
【解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150、弋者何慕[yì zhě hé mù]
【解释】弋者:射鸟的人。射手对高飞的鸟束手无策。旧喻贤者隐居,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出处】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151、使者屣履[shǐ zhě xǐ lǚ]
【解释】使者:指汉朝的暴胜之,为直接使者;屣履:趿着鞋。趿着鞋迎客。形容对贤士的恭敬。
【出处】《汉书·隽不疑传》:“暴胜之不直接使者,胜之素闻不疑贤,至渤海,遣吏请与相见。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屣履起迎。”
152、善响者不于响于声[shàn xiǎng zhě bù yú xiǎng yú shēng]
【解释】回响好听是因为声音好听。比喻做事要着力于根本。
【出处】《吕氏春秋·先己》:“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
153、言者无意,听者有心[yán zhě wú yì,tīng zhě yǒu xīn]
【解释】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隐痛’,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
154、弋者何篡[yì zhě hé cuàn]
【解释】弋者:射鸟的人;篡:取得。射鸟的人无法取得。比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序》:“扬雄曰:‘鸿飞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违患之远矣。”
155、二者必居其一[èr zhě bì jū qí yī]
【解释】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示例】而如果要谈判,则只有取消这个毫无理由的‘决议’,二者必居其一。 ——《毛泽东选集·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
156、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xiān ào shì zhě hòu yōu]
【解释】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157、后者处上[hòu zhě chǔ shàng]
【解释】原指堆积柴火,后搬来的反而在上面。后指资历浅的人反而位居资格老的人之上。也泛指后来的人超过前辈。
【出处】《淮南子·缪称训》:“故圣人不为物先,而常制之其类,若积薪樵,后者在上。”《文子·上德》:“故圣人虚无因循,常后而不先,譬如积薪燎,后者处上。”
158、能者为师[néng zhě wéi shī]
【解释】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示例】老闻,你只管讲,能者为师嘛。 ——池莉《霍乱之乱》七
159、胫大于股者难以步[jìng dà yú gǔ zhě nán yǐ bù]
【解释】胫:小腿;股:大腿;步:行走。小腿比大腿大则无法稳健地走路。比喻本末倒置则无法相互配合使用。
【出处】汉·处向《说苑·君道》:“胫大于股者难以步,指大于臂者难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