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煤山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煤山雀的图片

煤山雀(学名:Periparus ater,英文名:Coal Tit)是山雀科黑冠山雀属的鸟类。是一种栖息于针叶林的,体小(11厘米)的山雀。具两道白色翼斑,颈背部具白斑,或具有尖状的黑色冠羽。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非。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煤山雀

拉丁学名:Periparus ater

英文俗名:Coal Ti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黑冠山雀属(Perip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煤山雀:形态特征图煤山雀:形态特征图

煤山雀是体小(11厘米)的山雀。头顶、颈侧、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两道白色翼斑以及颈背部的大块白斑使之有别于褐头山雀及沼泽山雀。背灰色或橄榄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无皮黄色。多数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

亚种ater及insularis冠羽甚小,rufipectus的冠羽短,pekinensis冠羽适中,aemodius及kuatunensis冠羽长,ptilosus的冠羽甚长。ater及ptilosus的下体偏白,而pekinensis,insularis及kuatunensis为黄褐色,aemodius及 rufipectus则为粉皮黄色。rufipectus的尾下覆羽黄褐。

虹膜-褐色;嘴-黑色,边缘灰色;脚-青灰。

叫声:进食时发出pseet叫声;告警为tsee see see see see声;鸣声似微弱的大山雀。

煤山雀:幼鸟煤山雀: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煤山雀与大山雀及绿背山雀的区别:在胸中部无黑色纵纹。和绿背山雀一样,具两条白色翼斑,不同于大山雀的一条白色翼斑。

地理分布煤山雀:地理分布图煤山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状况:煤山雀常见于针叶林,于中国东北(rufipectus)、中部及西藏南部(aemodius)、东北(ater)、北方的东部(pekinensis)、武夷山和东南其他山区(kuatunensis)及台湾(ptilosus)。日本亚种insularis有时在中国东北部沿海越冬。

分布范围:欧洲、北非及地中海国家,东至中国、西伯利亚及日本。

生活习性

煤山雀是针叶林中的耐寒山雀。储藏食物以备冬季之需。于冰雪覆盖的树枝下取食。

煤山雀煤山雀煤山雀煤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