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土茯苓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异名:禹余粮、白余粮(《别录》),草禹余粮(《本草拾遗》),仙遗粮(《滇南本草》)。
基源: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土茯苓的根茎。菝葜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约60种及一些变种。
原植物:正品土茯苓一般为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Smilax trigona Warb.),又名光叶菝葜(《广州植物志》)。另有3种在少数地区亦作土茯苓使用:暗色菝葜Smilax lanceifolia Roxb.var.opaca A.DC.〔Smilax opaca(A.DC.)Norton〕。无刺菝葜Smilax mairei Lévl.,又名红萆解。防己叶菝葜S.menispermoidea A.DC.
历史:土茯苓一名首载《滇南本草》,原名禹余粮。在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即有记录。李时珍将后者并入土茯苓一类,并转引陶弘景在注石部禹余粮时所记“南中平泽中有一种藤,生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味如薯蓣,亦名禹馀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并写道:“观陶氏此说,即今土茯苓也。”对照《纲目》中的土茯苓图,可以认定土茯苓、禹余粮均为Smilax glabra Roxb.。但仙遗粮、冷饭团之后,可能来自《滇南本草》,指的是蓼科植物,不是百合科的土茯苓。《纲目》还误将《本草图经》中的刺猪苓归并在本品中。
形态:土茯苓为攀援木本;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粗2~5cm。茎长1~4m,枝条光滑,无刺。叶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15)cm,宽1~4(~7)cm,先端渐尖;叶柄长5~15(~20)mm,约占全长的3/5~1/4,具狭鞘,有卷须,脱落点位于近顶端。伞形花序通常具10余朵花;总花梗长1~5(~8)mm,通常明显短于叶柄;在总花梗与叶柄之间有一芽;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宽2~5mm;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3mm;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宽约2mm,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宽约1mm,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蕊靠合,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7~10mm,熟时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5卷.215页.图版6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林中、灌丛中、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分布于甘肃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及台湾、海南、云南。越南、泰国和印度也有分布。
暗色菝葜与土茯苓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叶柄全长的1/4~1/5具狭鞘,脱落点位于近中部。伞形花序具几十朵花;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花期10月至次年3月,果期10月。生于海拔600~20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湖北、广西。锡金、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也有分布。
无刺菝葜与土茯苓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5~7mm。花期5~6月,果期12月。生于海拔1000~30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谷沟边。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用作土茯苓。
防己叶菝葜与土茯苓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叶卵形或宽卵形;叶柄全长的2/3~3/4具狭鞘。总花梗比叶柄长2~4倍;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花期5~6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1000~18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锡金、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宜在温暖湿润气候地区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条播,行距20cm,深1~2cm。播时需用草木灰或细土拌入种子,混匀后播入条沟内。播后覆土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揭草管理,苗高10cm时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移植。栽后进行管理,苗高30cm时,需搭架,以利藤茎攀援生长。每年注意中耕除草,追肥1~2次。
采集:秋、冬季挖取根茎,洗净,除去须根,干燥;或新鲜时切成薄片,干燥。药材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四川、安徽等地。福建、江西、广西、江苏等地亦产。
鉴别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状,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凹凸不平,突起尖端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时外皮具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粗糙,有粉性。饮片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中间微见维管束点,阳光下观察可见砂砾样的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散出,以水湿润有粘滑感。气微,味淡、涩。以断面淡棕色、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 根茎横切面,下皮为3~5列黄棕色细胞,排列紧密,壁较厚,木化,有的具纹孔。皮层中散有大形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薄细胞径向延长;散列有限外韧维管束,中心分布较密;木质部通常有两个大的导管及数个较小的导管;韧皮部有少数纤维。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184.185) 粉末淡棕色,味淡、微涩。 ①淀粉粒极多,单粒类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8~48μm,脐点裂缝状、三叉状、二字状或星状,大粒层纹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80μm,直径约至5μm。 ③石细胞淡棕色或无色,呈矩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长方形或类三角形,边缘稍不平整或有尖突,直径25~128μm,壁厚8~48μm,有的厚薄不匀,孔沟细密并分枝,胞腔宽狭不一。 ④内皮层细胞(须根)多单个散在,深棕色,呈长条形或长方形,直径约至50μm,壁三边极厚,约至48μm,木化,一边菲薄,孔沟长而不规则分叉。 ⑤纤维 成束或单个散在,呈梭形,短者似石细胞,大多一端钝圆,另端尖细,直径22~72μm,壁极厚,有的厚薄不匀或一边稍薄,孔沟短而较密。另可见导管。(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77)
理化:取样品粉末5g,加乙醇50ml,于水浴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残渣加稀硫酸20ml,回流水解3小时,放冷,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用少量水洗去氯仿中的酸,蒸去氯仿,残渣用少量己烷溶解,点于硅胶G(用7.5%的硝酸银水溶液调匀铺板)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以薯蓣皂甙元、替告皂甙元为对照,展距11cm,用饱和磷钼酸乙醇液喷雾,于110℃烘5分钟,斑点均显蓝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63)。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落新妇甙(Astilbin)、黄杞甙(Engeletin)、3-O-咖啡酰莽草酸(3-OCaffeoyl shikimic acid)、阿魏酸、莽草酸、β-谷甾醇等。
参考文献Die pharmazie 1979;34;841。
药性性味:甘、淡,平。 ①《本草图经》:“甘,凉。” ②《滇南本草》:“平,苦、微涩。” ③《纲目》:“甘、淡,平。”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淡,平。”
归经:入肝、胃二经 ①《纲目》:“为阳明本药。” ②《本草通玄》:“入胃、肝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④《中药大辞典》:“入肝、胃二经。”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钩端螺旋体病,梅毒,风湿关节炎,痈疖肿毒,湿疹,皮炎,汞粉、银粉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 ①《本草拾遗》:“调中止泄。” ②《图经本草》:“敷疮毒。” ③《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④《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⑤《本草正》:“疗痈肿、喉痹,除周身寒湿、恶疮。” ⑥《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⑦《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⑧《陆川本草》:“治脚气。” ⑨《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胃气痛,肾炎。” ⑩《江西草药》:“杀虫解毒。治瘰疬,小儿疳积。” ⑾《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⑿《安徽中草药》:“杀虫解毒,祛风除湿。治梅毒,筋骨疼痛,钩端螺旋体病,疖疔。” ⒀《中药大辞典》:“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肝肾阴亏者慎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皂角子,治杨梅毒疮。 ②配乳汁,治小儿杨梅毒起于口内。 ③配生地、蜈蚣、紫草等,治牛皮癣及其它慢性湿疹。 ④配黄药子、白毛藤,治瘿瘤。
方选和验方: ①白疕合剂(《中药制剂汇编》)治牛皮癣:土茯苓25g,炙甘草3g,当归10g,生地13g,蜈蚣3g,蜂房10g,生槐花25g,紫草7.5g,首乌10g,大胡麻7.5g。煎服。每日2次。 ②《浙江民间中药》:“治瘿瘤:土茯苓15g,金锁银开、黄药子各9g,白毛藤15g,乌蔹莓根、蒲公英各12g,甘草、金银花各6g。煎服。” ③《薛己外科发挥方》:“治骨挛痈漏,久而溃烂成痈,连年累月,至于终身成残疾者:土茯苓30g,有热加黄芩、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服。” ④《邓笔峰杂兴方》:“治杨梅毒疮:土茯苓30g,五加皮、皂角子、苦参各9g,金银花3g。用好酒煎服,日1服。” ⑤《赤水玄珠》:“治杨梅风10年~20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1.5kg,川椒6g,甘草9g,黑铅500g,青藤9g。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预防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鱼腥草、夏枯草、海金沙、车前草、大青、贯众、马兰各9g。流行季节,煎水当茶饮。”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60g,甘草9g。煎服。病情严重而体质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150g。”
单方应用:①《积德堂经验方》:“治瘰疬溃烂:土茯苓切片,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须多食为妙。” ②《滇南本草》:“治火毒疮红肿,未成即溃:土茯苓为末,好醋调敷。” ③《滇南本草》:“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水煨,引用红砂糖治红崩,白砂糖治白带。” ④土茯苓酒(《万氏家抄》)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240g,研为细末;糯米7.5kg,蒸熟,白酒药酿成醇酒用,酒与糟但可食用。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方》:“治恶疮热疖,腹泻,皮炎:土茯苓适量,煎服或代茶饮。” ⑥湖南卫生杂志 1959;(3):“防治麻疹:土茯苓适量,浓煎成等量液服。3岁以下每日30~50ml;3~5岁50~60ml,分3次服,连服3月。” ⑦浙江科技简报 1972;(8):“治疗急、慢性肾炎:土茯苓90g,煎服。” ⑧《中药大全》:“治胃、食管癌:土茯苓500g,加6~7倍量水,浸1小时,文火煎3小时,去药渣。加肥肉60g,浓煎成药液500ml,1天内分数次服。”
医药家论述张山雷:“土茯苓自濒湖《纲目》,始入本草,谓昔人不知用此。近弘治、正德间,杨梅疮盛行,卒用轻粉药取效,毒留筋骨,溃烂终身。乃用此,遂为要药。时医从无考证,往往指为萆薢,然其根苗迥然不同,但功用颇相近,盖亦萆薢之类(寿颐按此则利湿而兼有补土之功)。寿颐按此物蔓生,而根又节节连贯,性又利湿去热,故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叶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为专治杨梅毒疮,深入血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疮,亦以为梅毒唯一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