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假发

泛指戏曲演出中生、旦、净、丑各行脚色梳裹发式的各种用品。用人发或牦牛毛、马尾、粗丝线、纱等制成。舞台上的假发,要比生活中的实际形态夸张,富有装饰美,有的还能帮助演员做种种节奏鲜明的身段动作。一般常备的用品如下:

网子、水纱

网子,又称网巾。用马尾编织而成,似圆帽。顶端有圆孔,可按装水发、发鬏等。脑后开叉处有长带两根,用以勒头吊眉。有黑、灰、白色 3种。水纱用黑丝制成,用时浸水,紧裹于网子之外、头部四周。这是各行脚色表现多种发式的基本用品。其作用:

(1)盔头戴在水纱上,然后系紧,就比较稳固;

(2)盔头外露出水纱的黑色边缘,可以勾清演员的额部轮廓,这对面部化妆能起衬托美化作用;

(3)不戴头盔时,网巾水纱本身也就表现为发地;

(4)便于旦脚插戴头面、净脚插戴耳毛子等。

甩发

又称水发。用人发制成。表现角色不戴盔头、披散长发时,多戴甩发,置于网巾顶部圆孔处。甩发粗细长短不等,一般净脚用的较粗且长,生脚次之,丑脚短而且细。甩发只有黑色一种,剧中老人不戴盔帽时,多用白色或灰色的发鬏。旦脚的甩发,大都从大顶中分出一绺,个别也有把整个大顶打散,披于脑后者。演员舞弄甩发以刻画人物情绪的专门技术,称为“甩发功”。

发鬏

或称发帚,用牦牛毛制成。其底座为一铜圈,四周束以假发,分成 3组:一组扎成蓬松一团,呈半圆形,凸出于头顶;一组披散脑后,覆盖在网子上;另一组是左右各分出一绺,用作鬓发,垂于耳际。有白、灰、黑、红 4种。白、灰色发鬏为老年男女角色用;黑色一般为性格粗鲁的中青年角色用,多为净扮;外貌怪异、戴红色髯口的角色必须用红发鬏。

蓬头

以人发或牦牛毛制成的头套,表现角色蓬头散发时用。分大蓬头、小蓬头两种。大蓬头用于凶猛的将领及某些天神、天将,用时多与大额子配合;亦用于僧、道,多与月牙金箍配合;如表现金钱豹一类大妖怪时,还需在大蓬头两旁加小鬏。小蓬头有红、黄、绿、蓝等色,多为扮小鬼、小妖精时用。

鬓发

用牦牛毛制成条状形。色彩必须与发鬏、髯口一致。用时有不同形态:一般为自然下垂,与髯口的边缘合在一起;亦有圈状的,扮老妇、太监多用此;表现人物神情焦急或失常时,可把它弄乱。另有一种飞鬓,俗称“耳毛子”,插于耳际,鬓发倒竖,为净脚扮演的性格粗鲁、暴躁的角色所用;用时多与扎髯、一字髯配合,也有单用飞鬓,不戴髯口者,如杨七郎。

孩儿发

用人发或粗丝线制成的头套,前额齐眉,背后长及肩,为扮儿童专用。

大顶

以人发制成,用以梳裹妇女假髻。此法为清代乾隆年间秦腔花旦魏长生所发明,称为“梳水头”。用大顶梳裹假髻的样式有两种,即大头与抓髻。大头扮夫人、小姐等用,髻呈椭圆形,髻心略凹,戴于脑后。抓髻多扮丫环用,髻呈小拳形,戴于脑后,其上端略翘出于头顶。梳头必须注意高低厚薄合度,髻要抱紧,不使人有单摆浮搁的感觉,髻的边缘棱线要分明,这就更能显出妇女发髻的造型美。

片子

用人发制成,与大顶同为旦脚假发的组成部分。分小片与大片两种。小片贴在额际,大片贴在两颊边缘,为妇女额发、鬓发的夸张化、装饰化。旧时片子用纸胎涂生漆制成,用时插在水纱网子里,颇为粗糙;后改用人发制作,用刨花水梳理后贴在演员脸上,可以弥补演员脸型的不足,起很大的美化作用。贴片子的样式基本上有 3种:即大开脸、小弯、花片子。大开脸一般在正中用小片贴一小弯,两侧贴大片子,自额部经过鬓角,其末梢弯向耳后,使脸呈长方形,适于表现中年发胖或严肃古板的人物。小弯一般用小片在额际贴出 5个或 7个小弯,鬓边各贴大片,末梢向下颏中间弯曲,使脸部呈瓜子形,适于表现端正而又秀丽的女性,是旦脚化妆中最为普遍的样式。花片子也可用小片在额际贴一小弯,但主要用大片勾勒出不对称的曲线来,与以上两种对称的贴法有明显的区别。这种样式既可用于活泼、俊俏的女性,也可用于轻佻、不正派的女性。

线尾子

又称线帘子,以粗丝线制成,乌黑一排,垂于脑后,长及足踝,为妇女垂发的极大夸张,给人以端庄凝重的感觉。线尾子还须分出两绺垂在胸前,这两条黑线对于男旦演员来说,可以界破宽胸,使身材显得苗条,对女演员也有助于加强身段的婀娜多姿。扮丫环等年轻活泼的女子,也可以在线尾子外再加用长辫。

懒梳妆

即以硬纸胎涂生漆制成的头套,丑脚扮妇女时,只须套在头上,不用梳妆,故名。

除以上各种传统的用品和扮法外,近几十年来又有新式古装头出现,使戏曲舞台上的妇女发式多样化起来。古装头用人发作假髻,样式很多,发髻多在头顶,不在脑后,有的贴片子,有的不贴片子。新式古装头给人以俊俏、自然和潇洒的感觉,与传统扮法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