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水稻土

因长期种植水稻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氧化还原交替特点的耕作土壤。

分布

水稻土分布极广。凡气候适宜,又有水源可资灌溉的地方,无论何种土壤均可经由种植水稻而形成。水稻土水平分布的幅度可以从炎热的赤道延伸至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北纬53°至南纬40°),横跨几个热量带;其垂直分布可从平原、丘陵、山地直至高达2600米的高原。主要分布在北纬35°至南纬23°之间,其中以亚洲为最多。全世界水稻土的总面积约有20亿亩,中国约3.8亿亩。 中国水稻土有90%以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和台湾西部平原。

形成

水稻土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植稻引起的土壤变化

由于季节性淹水改变了原有土壤的水热状况,土壤中的氧化过程(非植稻期间)和还原(植稻期间)过程周期性交替出现,导致还原淋溶和氧化淀积的物质移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草木灰或以富钙的地下水灌溉,又导致土壤产生复盐基作用。长期植稻以后土壤中发生的变化总的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有机质的增减。除沼泽土起源的水稻土外,植稻后有机质含量一般均有所增加,但其胡敏酸/富非酸之比(H/F)、芳构化程度和分子量均降低,即有机质的组成趋于简单。

(2)盐基淋溶和复盐基作用。植稻以后土壤中的交换性盐基重新分布。在饱和的土壤中盐基淋溶,而在不饱和的土壤中发生复盐基作用。一般红壤中盐基饱和度只有20%左右,植稻后可以达到50%以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达到饱和。盐基组成中以钙离子为主。复盐基过程从耕层开始,而后逐渐向下扩展。由于过多施用石灰或以富钙的水进行灌溉,亚热带水稻土不仅可达到盐基饱和,还可能成为含石灰的土壤。

(3)铁和锰的淋溶和淀积。随着水稻土的发育,铁、锰在土壤剖面中发生移动。在水稻土形成初期,铁、锰的还原淋溶并不明显,但久之则有显著的分化:铁、锰含量在耕作层中较低,在淀积层中较高,在潜育层中最低。铁、锰的大量淋失逐渐导致白土化。

(4)粘粒矿物的分解和合成。水稻土粘土矿物的组成通常取决于起源土壤。但起源于含钾矿物较高土壤的水稻土由于脱钾作用,其粘粒矿物常有明显变化。如以石灰性紫色土发育的水稻土与石灰性紫色土相比,前者的水云母含量降低,而蛏石含量增高。但起源于含钾矿物较低的高度风化的土壤则变化很小,而游离铁的淋失相当强烈,交换量稍高,SiO2/AL2O3实际上无变化。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由于铁解作用而引起的土壤粘粒矿物破坏,使一些中性土壤变酸,粘粒部分的SiO2/AL2O3有所增高,交换量降低。

在水稻土形成过程中,钙、镁、钾、钠、硅有时还有钴常随铁、锰一起因还原淋溶而淋失。在胶体被破坏的情况下,甚至铝也会被释出。但同时,通过灌溉和施肥又可给土壤,部分地补充因植物吸收和淋溶而损失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数量。因此,水稻土的形成也是还原淋溶和水耕条件下的耕作施肥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层次发育

随着水稻土形成作用的发展,出现了水稻土特有的发生层:

(1)耕作层(A层)。在淹水季节,除表层呈氧化态外,均呈还原态,泥烂而不成型。在旱作季节,随排水落干而分成两个亚层:第1亚层5~7厘米,表面由较分散的土粒构成,厚不及 1厘米,有的仅几毫米,其厚度与致密程度可作为判断耕性的指标。表层以下均以小团聚体为主,结构致密,根系多,小孔隙多而大土团少,并多锈纹。第2亚层直达犁底层,土色暗而不均一,夹大土团而有大孔隙,空隙壁上附有铁、锰斑瑰或红色胶膜。

(2)犁底层(P层)。较紧实,略带片状结构,上有铁、 锰斑纹。此外还有含石灰结核的犁底层(Pca)和伴随潜育作用的犁底层(Pg)。

(3)淀积或斑纹层(B层)。 亦称渗育层(强调氧化还原作用)或渗积层(W层,强调水分的渗淋)。是还原淋溶和氧化淀积的产物。含有较多的粘粒、有机质、盐基和铁、锰。在形态上,铁、锰的淀积特别明显,可根据氧化淀积的程度进一步划分为氧化状态下形成的淀积层(Bm)、氧化还原交替下形成的淀积层(Bg)和带有潜育斑的淀积层(Br)。此外,还有石灰淀积层(Bca)。

(4)漂洗层(E层)。经漂洗作用而形成。

(5)潜育层(G层)。形成于还原条件,呈蓝灰色。其上部可因氧的渗入而出现斑纹潜育层(BG层)。

分类

目前国际上大体有3种见解:

(1)美国分类。认为水稻土只是一种利用方式,其所发生的变化只反映为亚类以下的单元划分。

(2)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分类。只强调水的作用,把水稻土与潜育土等同。

(3)日本的分类。它确认了水稻土在分类中的特殊地位。

中国的水稻土分类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早在国内外文献中还把水稻土形成过程和灰化过程相混淆时,朱莲青、马溶之、宋达泉、侯光炯已在1938年提出了水稻土层次划分的系统想法。熊毅于1941年从化学性质上指出了水稻土形成过程和灰化过程的本质区别。目前,中国对水稻土主要有过程发生、地理发生和因子发生 3种分类方法。

过程发生分类

朱莲青等于1938年在研究水稻土形态的基础上,联系其属性,提出了淹育、潴育和潜育等发生过程。考虑到氧化还原作用是水稻土的本质特点,近来有的学者又提出按氧化还原过程将水稻土划分为氧化型、氧化还原型和还原型等。

地理发生分类

鉴于水稻土分布横跨各气候带,而不同气候带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粘土矿物类型和耕作制度都不相同,有人主张将中国水稻土划分为南方水稻土、北方水稻土等土类。

因子发生分类

持这种分类方法的又有不同观点。有的主张按水稻土的起源,分为自型土、草甸土起源和沼泽土起源等;有的主张按水稻土的水分状况分为侧渗、爽水、囊水、漏水和滞水水稻土等;有的主张按水稻土的酸度酸性、中性和石灰性水稻土等。与此相类似,还有的主张将水稻土分为强度淋溶、中度淋溶和弱度淋溶3个类型。

类型

主要可分为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和漂洗性水稻土等。

淹育性水稻土

绝大部分分布在丘陵地区,受当地母质影响较大,灌水后水分主要由上向下或侧渗,地下水位低。一般难于自流灌溉,有小部分田块还须依赖于降水。灌水季节耕层呈还原状,其下仍为氧化态,至冬季全剖面呈氧化态。典型的剖面结构为A-P-Bm-C。耕层浅,一般只有10~15厘米。耕作层有浅红棕色锈纹锈斑,至犁底层减少,淀积层始为黄棕色锈纹锈斑,向下则棕褐色或黑褐色铁、锰淀积增多,并可能有少量软质结核;至母质层几乎与起源土壤无异。土壤肥力一般不高。由于母质不同,其下可按起源土壤如砖红壤、红壤、黄壤以及黄棕壤等划分土属。

潴育性水稻土

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成土母质多为大小河流的冲积物和部分坡积、洪积物。土壤形成受地表灌溉水和地下水双重影响,地下水位一般在60~150厘米之间。灌水季节耕作层呈还原状,淀积层受氧化还原交替影响,底土受地下水影响而有还原作用。典型的剖面构型为A-P-Bg-G。土壤通透性好,矿质养分丰富,肥力高。根据形成水稻土的物质来源可大致分为洪积、坡积、河流冲积和泛滥沉积几种。

潜育性水稻土

分布于丘陵谷地或冲积平原洼地。母质较复杂,几乎包括各个种类。共同特点是地下水较高,影响土壤形成。灌水期间地面水和地下水常相连接,几乎全剖面呈还原态。排水后土壤剖面上部脱水呈氧化态。土壤剖面构型为A-P-Br-G。土色普遍带青。一般呈中性反应,也有石灰性和微酸性的。土壤质地轻粘,有的有泥核,耕作困难,有效养分低,尤其是磷、钾不足。

漂洗型水稻土

在下降水或侧渗水影响和强烈的还原离铁作用下形成。剖面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白色还原淋洗层,其铁含量低而硅含量较高,土层紧实,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系穿透;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也较贫乏。白色层段的厚度和出现部位对土壤肥力影响甚大,出现部位越高越不利作物生长。

此外,还有盐渍水稻土和污染水稻土等。

生产特点

高产水稻土的特点是耕层深厚(15~18厘米),犁底层不太紧实,淀积层棱块状结构发达,利于通气透水,其下为潜育层或母质层,剖面中无高位障碍层次(如漂洗层、潜育层或砂砾层);质地适中,耕性良好,水分渗漏快慢适度,养分供应协调。但高产水稻土仍须有相应的土壤管理措施才能实现高产。此外,约有1/3 的水稻土具有潜育化、土壤板结和污染等障碍因素,耕作困难,有效养分低,保肥性能差,属于低产类型。(见彩图)

中国土壤类型 水稻土利用景观中国土壤类型 水稻土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