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地图学理论——裴秀的制图六体。裴秀(公元223—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从小爱好读书,八岁就能写文章,年轻时才华出众,成为大臣曹爽的幕僚。曹爽败后不久,又受到执掌魏国大权的司马懿、司马昭父子的赏识,曾随司马昭出征。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更受到重用,泰始四年(公元268年)任司空(朝廷最高级官员之一),掌管全国户籍、地图、土地、田亩、赋税等。三年后病死,终年48岁。
裴秀一生最杰出的贡献是绘制地图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他在为《禹贡地域图》作序时提出的“制图六体”(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是中国传统制图理论的重要根据,在西方测绘和制图技术传入中国之前一直起着指导作用。
裴秀的“制图六体”,保存在《晋书·裴秀传》和唐朝编纂的类书《艺文类聚》和《初学记》中。鉴于它的重大影响,现将全文抄录如下:
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有图象而无分率,则无以审远近之差;有分率而无准望,虽得之于一隅,必失之于他方;有准望而无道里,则施于山海绝隔之地,不能以相通;有道里而无高下、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失准望之正矣。故以此六者参而考之,然后远近之实定于分率,彼此之实定于准望,径路之实定于道里,度数之实定于高下、方邪、迂直之算。故虽有峻山钜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准望之法既正,则曲直远近无所隐其形也。
〔今译〕制图的原则有六条:一是分率(比例尺),是用来分辨范围的大小的。二是准望(方位),是用来确定彼此间的位置关系的。三是道里(道路里程),是用来测定相互间的距离的。四是高下(地势高低),五是方邪(角度),六是迂直(弯曲度),这三方面都要因地制宜,目的是为了正确测定弯曲高低的道路的水平直线距离。如果只有图象而不讲比例尺,那就没有办法区别远近。有了比例尺而不注意方位,那么即使在一个方向画准确了,其他方向必定会出差错。注意了相互的位置而没有具体的道路里程,那么对于在山中或海滨这样的闭塞地点之间,就不可能连接起来。有了具体的道路而不能注意从地势高低、角度和弯曲度三方面加以校正,那么道路的里程必定不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也会偏离正确的方位。所以只有参考这六方面的原则,然后才能通过比例尺来确定实际距离,通过方位来确定彼此间的准确关系,通过道路里程来确定相互连接的具体路线,通过对地势高低、角度和弯曲度的测算得出水平直线距离。因而虽然有高山大海的阻隔,边疆异国的巨大差异,地势高低和道路曲折的复杂性,都可以根据这些原则来确定。一旦有了确定方位的办法,那无论道路的曲直、距离的远近,任何地点都不可能定错位置了。
“制图六体”虽然是由裴秀提出的,实际上是此前的制图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无数制图实践的理论化。从《放马滩地图》、《兆域图》和《马王堆地图》这些现存的地图实物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制图者已经成功地运用了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原则。而在西晋以后直到清代的地图制作中,大多数作者更是自觉地运用了“制图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