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西夏是我国西北地区党项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其始祖属拓跋部,唐代初年,曾内附于唐,并赐姓李。宋初又向宋称臣,太宗时赐姓赵。公元1038年,赵元昊称帝复姓李,国号夏,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至1227年被元太祖成吉思汗所灭,共传10帝,凡190年。最盛时势力范围包括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古西部。

元昊通汉文字,仿效唐宋制度确立了官制、军制和法律,还利用汉字偏旁创制了西夏文字。其陵寝制度不仅仿效唐宋,还结合了本民族习俗,具有自己的特点。

西夏陵区在元昊的祖父李继迁时就开始营造。据《宋史·夏国传》记载,西夏帝陵中有陵号的共九个。其中前两个是追尊的。最后三代神宗、献宗、南平王,均死于1226—1227年西夏败亡之际,其陵号无考。蒙古灭西夏后,陵区地面建筑全部被毁,大部陵墓被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文物部门曾对西夏王陵作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并发掘了帝陵一座、陪葬墓四座、碑亭四座。

陵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贺兰山东麓冲积扇的缓坡地带,背风向阳、高亢开阔。陵区坐北向南,东西宽四公里、南北长11公里,共有王陵九座、陪葬墓193座。根据位置与排列,可分为四个区。第一区在南部,包括两个王陵,相距约30米。这两个陵的鹊台和南神门之间东侧多建一个小台,可能是一种特殊标志。据记载李继迁和赵德明的墓在元昊称帝后才追尊陵名,这种标志或许与此有关。第二区在第一区北约3.5公里,包括两个王陵,东西相距二公里。东侧的陵园较大,别具一格,而且位居陵区中心,显示了墓主地位及所处时代的特殊。它应该是元昊的泰陵。第三区在第二区北约二公里,两个王陵东西并列,相距约一公里。已发掘的西侧6号王陵,推断是李乾顺的显陵。第四区在陵区北部,距第三区约二公里,三个王陵排列成品字形,相距约50米左右。南面一陵的碑亭出土西夏文篆体碑额,证明是李仁孝的寿陵。结合诸陵所在位置分析,其排列顺序深受宋代昭穆制度影响,基本上采取由南向北、左昭右穆的“贯鱼”形式。

九座陵园形制布局基本相同,平面呈纵向长方形,每座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陵园最南为双阙,东西相对,间距约70米。阙台呈方形,每边长九米,残高约七米,台上原建楼阁。阙台北为碑亭,亭北为月城、内城,两城相连,平面呈倒凸字形。月城内神道两侧置石象生。内城呈方形或长方形,每面正中辟一门,四角置角楼,南门内偏西为献殿。陵台在内城西北部。6号陵内城南北长183米,东西宽134米。有的陵内城外又有一重外城。外城形制有两种:一种为封闭式,如最南面的1号陵;一种为开口式,无南墙,如三区西部的6号陵。城墙多为分段夯筑,每段长五米左右,有的用石块垒砌。陵园最外一周四角有四个夯土角台,可能用以标示兆域范围。

陵台呈塔式,平面为八角形或圆形,高约20米,分为五级、七级或九级。原来每级出檐、上覆瓦件。陵台前为鱼脊状的墓道封土。已发掘的6号陵,地宫在陵台前18米,距地表深18米。主室为横长方形穹隆顶土洞,长7.8米,宽5.6米,两侧各有一个耳室,地表墁砖。甬道两壁绘武士像,前有斜坡墓道。

陵台、内城、神墙以及双阙外表均涂饰含赭石的朱红细泥。每座陵园地面散布大量砖瓦和琉璃构件残块。琉璃有黄绿和深蓝两种,其中一件绿色琉璃鸱吻残件复原高达1.52米,可以想见,当时陵园的建筑是十分宏伟的。

陪葬墓在王陵南或两侧,规模小、形制简单。一般无角台、阙台,墓园大小不等,仅有南门。有的由坟丘和一城、一碑亭组成,有的加月城,有的南门有照壁,个别有献殿;有的由坟丘、内外城、月城、门楼、双碑亭组成。坟丘有圆丘式、圆柱式、圆锥式、三级圆墩式,封土皆为木骨架夯筑。墓室都为方形穹隆顶土洞。有的墓园内还有二三个从葬墓。

西夏陵区发掘的墓葬早年均被破坏盗掘,所存随葬品不多。101号陪葬墓出土的重188公斤的镏金铜牛和重355公斤的石马,造型生动,是难得的冶铸、雕刻精品。陵区内还发现一些汉文和西夏文的残碑石。

陵区北端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坐北朝南,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290米,东西宽170米,由围墙、门厅、殿堂、厢房、夹屋、行廊等组成三进院落。它可能是西夏宗庙所在。

西夏集中建设陵区,陵墓四周筑围墙,每面各辟一门,以及陵园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墓道作斜坡式,玄宫为土洞穹隆顶等方面,显然深受唐宋埋葬制度的影响。明代《嘉靖宁夏新志》说西夏陵“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是符合事实的。同时可以看到西夏陵与北宋诸陵不同的自身特点:陵园内无陪葬的后陵,无下宫,陵园设二重城墙,内城平面长方形,内城前加月城,地宫偏处内城西北部,建塔式陵台等。这些对了解西夏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