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东非大裂谷

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大裂谷明显分成东、西两支。西支经鲁夸湖、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至艾伯特湖(蒙博托湖),呈弧形延伸;东支向北进入坦桑尼亚境内,经维多利亚湖东面一系列小湖和洼地,再沿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转而呈西南—东北向纵贯埃塞俄比亚中部,抵红海沿岸。纵贯非洲大陆东部,长4000多公里。而后大裂谷延续向北伸延,经红海、亚喀巴湾,直至西亚的死海-约旦河谷地,总长达6400多公里,平均宽度48~65公里。

图

据板块构造学说,大裂谷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地壳下呈高温熔融状态的地幔物质上涌,先使地壳隆起,继而减薄,然后断裂,在断裂带两侧的陆块逐渐向外扩张。东非大裂谷下陷开始于渐新世,主要断裂运动发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错动时期从上新世一直延续到第四纪。北段形成红海,使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分离;马达加斯加岛在几条活动裂谷扩张作用下,也与非洲大陆分裂开。

裂谷带平均宽约48~64公里,北宽南窄,最宽处达200 公里以上。两侧陡崖壁立,谷深达数百米至2000米。谷底地势起伏较大,分布有一系列洼地、盆地和湖泊。在裂谷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地壳大幅度抬升和强烈的火山活动,火山林立,熔岩广布,使东非成为非洲大陆地势最高的地区。早期火山活动多为裂隙喷发型,岩浆沿裂隙溢出,巨量熔岩漫流叠置,形成从马拉维到红海沿岸广大的熔岩高原和台地,其中著名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后期火山活动多为管状喷发型,堆积成高大的锥形火山群,其中包括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次高峰肯尼亚山(5199米)等。目前有些火山仍在活动,如尼拉贡戈山、尼亚姆拉吉拉山等均属活火山,沿断层裂隙分布着许多温泉和喷气孔,地震活动频繁,标志东非大裂谷仍处于扩张演变之中。

大裂谷湖带集中了非洲大陆湖泊的大部分,多具有狭长深邃、湖岸陡峭的特点,是典型的断层湖。如坦噶尼喀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的10.3倍,最深处达1470米,为世界第二深湖;马拉维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7倍,最深达706米,为世界第四深湖。位于东、西两支裂谷带之间高原面上的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属陆地局部拗陷而成的湖泊,湖水较浅,前者为非洲第一大湖。大裂谷各湖利于发展渔业、航运和灌溉,对东非各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