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波茨坦协定

《苏美英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文件的统称。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8月2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签署。

随着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胜利结束,根据美国的倡议,苏、美、英三国首脑 И.В.斯大林、H.S.杜鲁门和W.L.S.丘吉尔(后期是新首相C.R.艾德礼),于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联合国问题及其他有关问题,于8月2日签署了波茨坦协定。

协定的主要内容为①设立由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

(2)关于盟国在占领德国期间处置德国的基本原则。政治方面要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肃清纳粹主义,解除德国全部武装,废除一切军事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审讯纳粹战犯,防止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复活。经济方面,消灭德国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发展和平经济。

(3)将哥尼斯堡及附近地区划归苏联。

(4)以尼斯河和奥得河为波兰西部边界。

(5)准备与意、保、芬、匈、罗五国缔结和约并支持其参加联合国。此外,还就奥地利、托管领土、德国赔偿、德国军舰和商船的处置、遣送德国人及苏、美、英三国军事协商等问题作了规定。

波茨坦协定使三大国战时联盟得以维持,解决了盟国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处置战败国德国的问题,巩固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也有利于加快结束对日战争,并为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扫除了障碍。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分歧与矛盾已有明显表现。波茨坦协定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有重大影响。

W.L.S.丘吉尔、H.S.杜鲁门、И.В.斯大林(从左至右)在波茨坦会议上><div class=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