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梁启超传》读后感5篇300、1100、1200、1300字

本文包含读《梁启超传》有感、梁启超传记读后感(300字)、梁启超传读后感(1228字)等300字、1100字、1200字、1300字左右的读后感5篇,供您参阅。

梁启超传记读后感_300字

这本书基于梁启超生平的书信史料,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较为客观地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

对于青年读书人而言,我们尤其需要注意梁启超在纷杂的世事中,如何培养和保持烂漫向荣、元气淋漓的气象,树立“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我们也应该留意作为教育家的梁启超,用什么样的妙言要道培育出满门俊秀的教育硕果;我们还可以学习如何将阅读、写作、经纬世事合而为一,让笔力成为有益社会的感召力。

我们还可以随着梁启超的视角重新审视古典古旧,思索如何在未来的世界谋求东方“精神”与西方“知识”、中国国民性格与西方政治模式的融合……

成语人生观:对人生价值和意义所持有的观点。如: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在他们面前装得很老练很大方,侃侃而谈,吹着他那套生意经和人生观。”又如:年轻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成语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如:《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又如: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郑振铎《桂公塘·三》

梁启超传记读后感_1149字

《梁启超传》是梁启超的学生吴其昌的绝笔之作,虽只有短短五万言,却继承了梁文“笔锋常带感情”的特点,饱含着深沉的家国之痛,因此有字字读来皆是血的感觉。作者运用史家之笔法,将乃师的生平置于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之中来写,深刻展现了梁启超的觉醒与奋斗、抗争与失败,于情于理,入木三分。

梁启超所生于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当时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和民智的固陋,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然而,诚如梁氏后来所言,“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戊戌变法是次很不彻底的改革,依靠的是绝无寸柄的光绪帝,方行百日,即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我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全书在此慷慨悲歌之中戛然而止,余音袅袅,断人肝肠。

我比梁启超晚生百余年,时代环境已大不相同。然而,穿越百年的风尘,读其传其文,思其人其事,反躬自问,我依然感到深深的愧疚。我从十岁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如今又被保研到了新闻传播学院,恐怕此生是要做个报人了。可看看我平时写的都是些什么样的文章呢?不过是些小悲小喜、小情小调,风—花雪月,歌舞升平。我爷爷曾对我作一评语“高楼上的小姐”,如今想来,可谓一针见血。再看看网络上都流行些什么样的文章呢?依然是风—花雪月、歌舞升平,有时甚至还等而下之,庸俗性新闻、娱乐性新闻泛滥成灾。那么,这个社会真的太平无事到了唯有歌靡靡之音的地步了么?非也,看看邓玉娇刺官案,看看河南民工开胸验肺事件,就知道了。这个社会,比起梁氏当年所处的,自然要文明、要繁盛得多,可依然存在着不公与不善。为纠正这些不公,惩治这些不善而发出不平之鸣的人,依然有可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在风险面前,很多人望而却步了,因此这些人的数量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并不多。但是社会的文明进步少不了这些人的大声疾呼,他们被冠以一个崇高的名字,叫“社会的良心”。我为我柔弱的文字而感到自责,我为我狭窄的视野而感到惭愧,我想要加入他们,可路还很长。

梁启超赴汤蹈火以救国难、殚精竭虑以启民智的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落后。“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梁启超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也是提倡诗界、小说界革命的新文化传播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虽曾和孙中山联系商议合作,但终于为其师康有为所掣,做了保皇党。辛亥革命之后,他谋位于军阀,站在反动派的方面,反对革命,晚年犹反对共—产—党。对于他在政治上的反动观点、反动行为,毫无疑问,是应该批判的。

成语入木三分: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意指指墨迹深透木板三分,形容笔力遒劲。语出南朝宋·羊欣《笔阵图》。後用“入木三分”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源]南朝宋·羊欣《笔阵图》(据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引)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锺繇,羲之书多不一体。唐·李冗《独异志·卷上》王献之常为写〈祭晋元帝庙祝文〉版,墨入木,深八分。[典故]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会稽人,曾经担任右军将军,因此又称为“王右军”。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草和楷书。一般而言,秀丽的字体会显得柔弱无力,而苍劲挺拔的字,又常会显得厚重刚硬,然而王羲之所写的字,却是风格超凡,刚柔并济,苍劲豪迈中不失秀丽细致。经过勤学苦练,笔力更是强健有力,无人能比。据说,有一次皇帝在北郊举行祭祀的仪式,必须更换原本已写有祝祭文的木版,工人们在削去王羲之写过的木版时,发现他的笔迹竟然透入木版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见王羲之雄厚强劲的笔力。此事见於南朝宋·羊欣《笔阵图》。王羲之在三十三岁时写的〈兰亭集序〉,以及三十七岁时写的〈黄庭经〉,一向被誉为书法艺术中最好的小楷范本,後人尊称他为“书圣”。而羊欣用来形容王羲之笔力的“入木三分”,後来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

成语内忧外患: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如:《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又如:摆着那些七零八落的人才,要支撑这个内忧外患的天下,越想越觉危险。——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梁启超传读后感_1228字

用了三周,大致第一遍读完了《梁启超传》,期间屡次感叹,凡有趣的书最少要读两遍。精力不济,以后再来翻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连他本人也常常以此自述。《梁启超传》大段引用了《饮冰室文集》里的内容。我总有“读原着”的冲动,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卷册数目,还是算了,决定改道认真读完《梁启超传》。梁启超的文字,确实很有感染力。既朴实,又活泼。而且可以体会到他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特点。读到康有为时,看到他的刚愎,便有很直接、快捷的比较,深刻体会什么样的语调让人喜爱。

梁启超涉猎很广,治学,政治,历史,宗教,法律,文学,甚至教育,科学等等。如果按照他的理念办学,那一定是一个视野丰富、高质量、开明的通识教育。梁启超教育子女很有成就,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梁启超还在各种旅途之中,不断思考,结合亲眼所见的现状,得出结论,改进自己的理念。他对于当时很多社会现象,有深刻而且深远的见地。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是当时重要的精神和政治领袖。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那个年代大量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同样的讨论中。清末至民国初年,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着实丰富,令人神往。

不记得是哪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提过,经济学家(甚至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解释问题的学者:观察到某个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试图给予答案,或解释。还有一类,是建设型的学者。他们获取大量已经有的结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更有力者,甚至会给予执行(比如美国总统的经济学家团队)。我所了解的基础研究学科,大体也是这样的归类。梁启超,我认为,属于出色的第一类,善于解释、归纳,而不善应用。身处乱世,梁启超没有太多书生不切实际的架子,迫切的想要改善中国的状况,甚至因此曾经被人利用,加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可批可驳。

小学、初中、高中,前后学了三遍中国近代史。我认为我在这套教育体制下,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很幸运!我的记忆力,选择性很强,但凡是我不懂的,一概记不住。记得高一快结束的时候,马上要会考,考前一个月里三次模拟都没过的,好像全班也没几个人。而我居然没什么反应,照常睡觉,还因此被历史老师当堂挖苦。后来为了会考,使劲背了两个礼拜,终于混过。但是,当时背是背下来了,孙中山他们辛亥革命完,为什么大总统自己不当,给了袁世凯,我一直没懂。而且,因为我近代史没学懂(具体为什么没懂,可以参考张千帆的讲座……就是古代史,我也是在美国学中国历史的时候,才学明白),虽说喜欢看历史剧,却从来不看近代史题材的历史剧。最近看了《梁启超传》,对近代史有了兴趣,准备去看一看……看看他们是怎么瞎编乱造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就算军阀横行,土匪猖獗,外强割据,生灵涂炭。越是这样,就越凸显时代的英雄。

梁启超所相信的,要靠制度,要依赖制宪,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里面的深意,不知道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

成语生灵涂炭: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意指生灵,人民、百姓。“生灵涂炭”指人民生活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形容人民处於极端艰苦的困境。语出《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载记》。[源]《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载记》丕又进王永为左丞相,苻纂为大司马,张蚝为太尉,王腾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徐义为司空,苻冲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仪同三司,俱石子为卫大将军、尚书左仆射,领官皆如故。永又檄州郡曰:“昔夏有穷夷之难,少康起焉;王莽毒杀平帝,世祖重光汉道;百六之运,何代无之!天降丧乱,羌胡猾夏,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天未亡秦,社稷有奉。主上圣德恢弘,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归属,必当隆中兴之功,复配天之美。……”[典故]据《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载记》载: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大败,姚苌趁机叛变杀死苻坚,并且在长安称帝建立後秦;同一时间,慕容垂也自立为王,建立後燕,原本统一的北方政权再度分裂。这时幽州刺史王永,拥戴苻坚的长庶子苻丕为帝(即前秦哀平帝)在晋阳即位,并且向州郡发出文书声讨姚苌和慕容垂,在第二篇檄文中说:“天下动乱,外族入侵,先帝苻坚死在贼人手上,京都长安沦陷,国家衰弱,人民处境艰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没有让秦灭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复国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员接到文书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临晋会师,准备和姚苌、慕容垂决战,可是,结果仍然不敌,王永兵败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晋将冯该杀死。“生灵涂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於形容人民处於极端艰苦的困境。此外,在《书经·仲虺之诰》中有一句话:“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意思是说:夏桀昏庸不能体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艰困。文中“民坠涂炭”的语义和《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载记》中的“生灵涂炭”相近似,也可参考之。

成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如: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梁启超传读后感_1305字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化大革命,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成语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如: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又如: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清·秋瑾《吊吴烈士樾》

成语不言而喻:不言而喻[bù yán ér yù],意指事态明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语出《孟子·尽心上》。[源]《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典故]根据《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认为君子的自然本性,无论是处於富贵或是穷困之中,都不会改变。因为仁、义、礼、智这些内在的道德早就深植於心,自然流露,而使他面色润泽,背部充盈,这仁、义、礼、智之道当然也施行到手足四肢,由於这仁、义、礼、智之道充沛流行於人的手足四肢,因此人们的动静行止无不中节合宜,因此即使不加说明,旁人也能了解并感受到他的君子风范与所受到的薰陶。後来“不言而喻”演变为成语,用来指事态明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

梁启超传读后感_2097字

最近偶然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在围绕第三届读书节展开一些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向读者推荐一系列书籍,不过无奈的是,其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我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将《梁启超传》上下卷给读完,纵观梁启超生平,个人认为,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呼吁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然而其本身却依然免不了保守,忠于清皇,忠于先生(康有为),以至于在政治立场上,几番变动,尽管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思索与分析,但是终将因为自身的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分析不够,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时代的悲哀。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著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

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

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

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

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成语一挥而就:一挥而就[yī huī ér jiù],意指一动笔,文章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落笔成章。语本《摭言》。後用“一挥而就”形容在书画作文方面的敏捷高超。[源]《摭言》(据《太平广记·卷一八三·王璘》引)长沙日试万言,王璘词学富赡,非积学所致。崔詹事廉问,持表荐之於朝,先是试之於使院,璘请书吏十人,皆给几砚。璘袗絺扪腹,往来口授,十吏笔不停辍,首题〈黄河赋〉三十字,数刻而成;又〈鸟散余花落〉诗三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飙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余篇矣。[典故]唐代文人王璘极富文才。据传,他在参加万言科考试时,请了十名专司书写的人员,在庭院中架设桌椅,准备替他写下口述的文章。考试开始时,王璘自己一面优闲的来回踱步,一面口中源源不绝的吟咏文章,其速度之快,让那十个抄写人员完全无法停笔。正当完成之际,暴雨骤至,有好几幅写成的文章被一阵风卷至地上,被泥沙尘土沾湿了,整张纸卷曲起来,怎麽也无法打开。王璘看了便说:“算了!再拿几张新的纸来!”纸取来後,他拿起笔来,顷刻间又写出十余篇文章。此事见於唐代小说《摭言》,小说内容虽难免夸大,但在《唐诗纪事》中亦有记载:“应日试万言科,请十书吏,口授十书吏书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也是说不到中午,他就已作出七千字的文章,故可知,王璘确实是有出口成章、下笔千言的才情。後来“一挥而就”这句成语,就从《摭言》中“纵笔一挥,斯复十余篇矣”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才思敏捷,落笔成章。後则不限於写作文章,可泛用於书画方面。

成语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如:《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又如: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望尘莫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