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九一丹

九一丹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2味。

九一丹的基本资料九一丹(《金鉴》卷七十二)

别名清凉散、珠宝丹、九仙丹。

处方石膏(煅)9钱,黄灵药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搜脓、生肌。主疔疮破溃。

用法用量清凉散(《外科传薪集》)、珠宝丹(《青囊秘传》)、九仙丹(《药奁启秘》)。

九一丹(徐评《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生石膏9分,白降丹1分。

功能主治提脓拔毒,退管生肌。主

用法用量上为极细末,用绵纸捻作药线、润以面糊,将丹拌上,插入脓管;或掺疮上,以膏贴之。

九一丹(《疡科遗编》卷下)

处方煨石膏4两,漂净冬丹5钱,上好黄升丹2钱。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生肌长肉。主一切痈疽并发背、烂脚、恶疮。

用法用量掺患处。

九一丹(《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处方石膏(煅)7克 黄灵药3克

功能主治提脓生肌。治疮疡溃后,脓腐将净,欲生肌收回者。

用法用量共研极细,撒于患处,或用纸捻蘸药插人疮内,上用膏药盖贴。

九一丹古籍论述九一丹《外科传薪集》

(拔毒生肌.)尿浸石膏(九两)三仙丹(一两)共为细末掺之.

九一丹相关中药材1、白降丹

别名降丹,降药,水火丹。

来源为二氯化汞和氯化亚汞的混合结晶。

生境分布各地均可制造,以江西、湖南、湖北产量较大。

性状为针状结晶聚集而成的块状物;白色或微黄色,与碗接触的一面平滑而光亮,有时微带淡玫瑰紫色,另一面与折断面,均呈明显的针状结晶,微有光泽。不透明。质重,易碎。比重5.4。气无,味辣,并有持久性金属味。粉末为白色针状结晶。以色白、条状、有光泽、贮存年久者为佳。于闭口管中加热至227℃时,熔成无色液体,约300℃时升华,水溶液显汞化合物与氯化物的各种特殊反应。

功能主治《医宗金鉴》:“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水调敷疮头上,初起者立刻起疱消散,成脓者即溃,腐者即脱,消肿”

2、石膏

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细石,软石膏,寒水石。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生境分布产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地。

性状为长块状或不规则形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大小不-。全体白色至灰白色。大块者上下二面平坦,无光泽及纹理。体重质松,易分成小块,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并有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以块大色白、质松、纤维状、无杂石者为佳。烧之,染火焰为淡红黄色,能熔成白色磁状的碱性小球。烧至120℃时失去部分结晶水即成白色粉末状或块状的煅石膏。

功能主治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