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遍地金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异名:小疳药、雀舌草(《全国中草药汇编》),锅巴草(《云南中医验方》),蚂蚁草(《云南中草药》)。
基源: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挺茎遍地金的全株。
原植物:挺茎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2~0.4m,全体无毛。茎丛生,圆柱形,无腺点。叶近无柄,披针状长圆形,长2~5.5cm,宽0.5~1cm,顶端钝圆,边缘全缘,基部浅心形,略抱茎,散生多数透明腺点。蝎尾状二歧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3~6mm;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mm,散生松脂状腺条,边缘有小刺齿及腺点;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5mm,上部边缘有黑色腺点;雄蕊3束,花药有黑色腺点;子房卵珠形,花柱3。蒴果卵球形,长约5mm,宽4mm,熟时褐色,密布腺纹。种子黄褐色,圆柱形,长约0.7mm,一侧有不明显的棱状突起。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0卷.第2分册.图版11∶3~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750~3200m的山坡草丛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贵州、云南和西藏。印度、锡金、尼泊尔和缅甸也有分布。
药性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平。”
功效:清热解毒,收涩止泻,通经活血。
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治久痢,久泻。”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口腔炎,小儿白口疮,小儿消化不良,乳腺炎,腹泻久痢,痛经。外治黄水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久痢赤白:遍地金,引用乌梅1个,沙糖少许。水煎服。” ②《云南中草药》:“治毒蛇咬伤:遍地金捣细,加红糖包敷伤口,同时煎水内服。”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口腔炎,小儿白鹅疮,小儿肺炎,小儿消化不良,痛经:遍地金3~9g。水煎服。” ②《云南中草药》:“治乳腺炎:遍地金(鲜)、蜂蜜,捣烂,敷患处。”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枪伤:遍地金(鲜叶),捣烂,敷患处。”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黄水疮:遍地金3~9g。水煎服。遍地金适量(鲜),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