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地理考察

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实地调查和观测。地理考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地理考察,可以了解考察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

早期的地理考察主要是考察者凭借感官、经验和知识,利用简单的仪器,作直接观察。对于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如地理现象的时间序列,则采用间接推测的方式等。对于有特殊地理意义或需详细鉴定、分析和化验的岩石、土壤、植物,采取其标本或样品,以备室内研究。此外,常用素描、摄影弥补文字描述的不足。早期的地理考察往往带探险的性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地理考察已由少数人参加的考察探险,发展成由众多学者参加的多学科的综合考察,除采用上述手段外,还利用航空航天遥感、仪器遥测、电视显示、红外摄影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不仅扩大了考察范围,而且提高了考察的精度,加快了考察进程,同时实现了对地理现象动态的观测。

程序

地理考察程序通常分为预察和正式考察两个步骤。

预察是在正式考察以前,对考察地区的资料、交通、物资供应等多方面情况作初步了解,为制定考察路线和考察计划提供依据。

正式考察包括室内准备、野外作业和室内总结等阶段。

室内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有:

(1)搜集、分析已有的文字材料和图件,包括航空、航天图像和地图资料;

(2)对航空、航天图像进行判读,初步确定考察区的一般地理规律,提出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

(3)编制工作底图和考察大纲;

(4)确定考察路线和典型考察地段,确定采样点;

(5)列出考察报告提纲初稿。

野外作业阶段主要工作有:

(1)核对、充实室内图像和地图判读结果;

(2)采集标本、样品;

(3)记载沿线考察情况,初步编绘考察区基本图件;

(4)搜集考察报告所需的各种文字资料,进行必要的访问、调查。

室内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有:

(1)样品、标本的鉴定、分析和化验;

(2)编制所需要的图件;

(3)进行综合分析,编写书面报告。

形式

按地理考察的目的和深度,可以分为踏勘考察、中间考察和详细考察。踏勘考察是一种广泛的自然条件特征和资源分布考察,目的在于了解考察区的一般特征,探索开发的可能性。根据考察区的大小及复杂程度,成果表示在中小比例尺地图上,为规划选择优先开发地区及发展项目等提供参考。踏勘考察是目前进行得最多的,也是中间考察和详细考察的基础。它耗资少,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及适当的考察技术和方法。中间考察主要用于开发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这时自然条件的分析、评价进入定量阶段,经济分析显得更加重要,成果通常表示在中比例尺地图上。详细考察包括自然条件定量评价和为方案实施提供经济评价,一般采用绑比例尺制图,考察深度、规模、目的明确,考察活动集中于有关资料的搜集,考察人员的专业和人数也有相应的限制和要求。

按地理考察的性质,可分为综合考察、要素考察和专题考察。综合考察是多学科的地理考察,或是为大规模区域经济开发而进行的前期工作,或是为解决某个科学问题而进行的综合研究。综合考察根据考察目的和考察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特点,以及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由相应的学科参加。这些学科既可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也可包括其他学科,既可有自然科学学科,也可有社会科学学科。这些学科从不同角度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协调和互相补充,最后得出综合性的结论。综合考察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

(1)社会-经济考察,旨在了光社会、经济诸因素的特点和空间分布情况;

(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考察,旨在了解自然地理诸因素的特点和空间分布情况以及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和途径。综合考察的最终结论,一般着眼于长远目标和基础资料的积累,但也与现实的生产问题有一定联系。要素考察是针对某一地理要素的考察。由于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某一地理要素的考察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对其他地理要素也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专题考察是为解决某个专门问题而进行的地理考察。由于地理环境的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某一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因此,专题考察也可看作是综合考察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