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iying
[外文]:figure for shadow-play
以驴皮、 牛皮、 羊皮等家畜皮革为原料,经雕镂、着色而成的各种形象,专供皮影戏表演时使用的民间工艺品。又称皮影人。
皮影戏古称影戏、灯影戏。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汴京(今河南开封)坊巷口多设影戏棚子,其皮影初以素纸雕镂,后又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影戏中的人物,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南宋时,有的皮影以牛皮为原料。明清两代,民间皮影戏兴盛,分布于陕西、河北、北京、山西、四川、湖北等地。其中河北唐山皮影始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的滦州,称为滦州影。在13~15世纪,中国皮影戏和皮影经由西亚流传至欧洲,后又传入美洲。法国、美国至今仍有皮影剧团。
皮影所用原料以驴皮为多。驴皮耐刮磨,透影性强,着色不串色、不退色,所以用驴皮制成的皮影演出效果好。皮影的工艺主要有制皮、设计、雕镂、着色等工序。艺人们以刀代笔、以皮代纸,进行雕镂。雕镂的技法有两种,一是透雕,即在皮革上雕出实线(阳纹),类似国画中的白描;一是半透雕,即在皮革上刻出阴纹,组成形象。
皮影的人物形象不追求真实和准确,而是服从表演的需要。皮影人约30cm高,多为侧面形象,上窄下宽,呈喇叭状,外轮廓线条简洁、平滑而流畅。头部占人体的五分之一,便于集中刻画五官和头饰,以突出人物性格,有利于观众在远距离欣赏。例如,小生等人物形象俏丽英俊,多以实线(阳纹)形成脸部轮廓线,其余全部镂空,在灯光下黑白分明;武将等人物性格豪爽、勇猛,粗大的眉毛和圆睁的双目约占脸部三分之一的面积。皮影的色彩以饱和的红、绿、黑、青莲等3~4种纯色为主,加上镂空处映在屏幕上的白色和没有着色皮革处的黄色,既简单,又丰富,既强烈对比,又和谐统一,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女子多穿红衣,男子多穿绿衣,老人多穿黑衣,以表示人物的不同身份、性格。着色时,以平涂为主,突出大面积的艺术效果;有时在颜色中加入水,以形成色彩浓淡不同的对比。在同一颜色之间,必须以不同的颜色间隔,称为隔色,形成色彩对比中的韵律感。在灯光照映和艺人们的操纵下,雕镂精巧、着色绚丽的皮影以大幅度夸张的表演动作,变幻无穷,比静止的皮影人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