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颅相学

关于颅骨外形特征与行为相关的一种学说。19世纪初由德国医生、解剖学家F.J.加尔首先提出,并称之为“人相学和头盖学”,通称“脑和头盖说”。之后,他的学生J.G.施普尔茨海姆采用了颅相学一词。

加尔专门从事脑和头盖骨的研究,认为头盖骨的外部结构与其内部脑的结构相关,并相信心理特征与颅骨形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在他和施普尔茨海姆合著的《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1810)一书中,确立了颅相学的基础。他们认为脑是精神的器官,各种不同的行为是由脑的不同部位支配的;其次,颅骨的外形结构反映着它下面相应的脑结构的形状;第三,任何心理功能的高度发展与脑内相应部位的加大有关。如果脑(与脑相应的头盖骨)的某部分凸出,则与此部分相应的功能就发达;反之,如果某部分凹陷,则与此部分相应的功能便不足。他们观察了自己周围熟悉的人、犯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这些人的颅骨外形特征,也就是他们头盖隆起或下塌的部位,并进一步确定了这些部位的功能,即由这些部位的脑组织支配的心理特征。例如,加尔把多情区定位于小脑,是由于他观察到,一位多情的歇斯底里寡妇在歇斯底里发作时头部剧烈地向后仰,颈脖非常粗而热;他把友谊区定位于脑后两边,是因一位富于友谊的女子的头颅后部异常发达。加尔用这种方法在颅骨上划分出大大小小的27个功能区(他称之为器官),并绘制成图。后来施普尔茨海姆又加以修订,增补为35个功能区。这样,无论何人,只须看看别人的头颅,按照图谱就可以判断这人的智力和道德品质。加尔认为这都是遗传的特性。因此,这种观点自然会成为江湖医生的骗术而被抛弃。

颅相学的兴盛达一个世纪之久,它随脑生理学的发展而告终。E.G.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1950)中给颅相学作了历史的评价,认为颅相学的第一个贡献是以脑为心灵的器官,第二个是脑功能定位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