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甜白

中国明代白釉瓷器。最早见于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一书,在卷二十二永乐、宣德窑条中有“二窑皆内府烧造,以骔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的记载。王世懋《窥天外来》一书再次引用此数语。二书都只提甜白一词,至于因何得名,未加任何解释。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时除大量烧制青花瓷器外,白釉瓷器也适量烧制。永乐白瓷胎薄,以盘、碗、高足杯、高足碗居多,器皿内部多印有龙、凤及花卉纹,无款者较多,有款则在器皿内底中心和碗壁等部位,均为阳文篆书款。宣德白瓷器与永乐大体相同,唯胎较厚,印花纹饰不如永乐清晰。釉层稍厚,多数有骔眼,但多有款,为青花及刻划两种,款均为楷书,6字,外有双圈。清代对明代白瓷的描述比较具体,形容白色的有牙白、奶白、莹白,形容质感的如象牙、牛奶、堆脂或玲珑剔透,把永乐、宣德时期的白瓷概括得淋漓尽致。近代评瓷者又从色调角度出发,把古代瓷器釉色分为暖色和冷色,而永乐、宣德时期的甜白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牙白和奶白色调,故属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