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安第斯鹦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安第斯鹦哥的图片

安第斯鹦哥(学名:Bolborhynchus orbygnesius,英文名:Andean Parakeet)是鹦鹉科横斑鹦哥属的鸟类。

安第斯鹦哥是栖息于南美安地斯山脉高山区的小型种类,外表颜色相当美丽,非常稀有珍贵。笼养的鹦鹉非常安静,性情也很稳定,饮食如同一般小型鹦鹉,主要以混合小颗粒种子、谷物为主,瓜子量不宜过多,少量即可。

中文学名:安第斯鹦哥

拉丁学名:Bolborhynchus orbygnesius

英文俗名:Andean Parakeet

命名作者:Souancé, 1856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横斑鹦哥属(Bolborhynchus)

繁殖区:南美洲 : Peru to nc Boliv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这种鹦鹉是小型种类,体长在17cm (6.63 in)之间,外表颜色相当美丽,非常稀有珍贵。拥有可爱、安静、声音悦耳等迷人特质,是既可爱又安静的小型鹦鹉,具有温驯不吵闹的性格。成鸟体羽绿色,脸颊朝额顶向上渐深。雌鸟变黄不很明显。翅膀大翼下的掩蔽处羽毛的颜色蓝绿相间。色较拨风羽羽毛的下面深。灰色脸颊,淡黄色和绿色相间的眼圈,眼睛黑棕色。

地理分布

栖息于南美安地斯山脉高山区,从波利维亚南方至阿根廷北部是主要分布范围,智利也有少数族群分布。

生活环境

主要栖地是在海拔1800-3500m高的高山地区,多栖息于干燥的山丘、深谷灌木丛区或林地里,在茂盛的森林区与农作区也可见其踪迹,常成群出现于水边活动,叫声尖细并不吵杂,所以并不引人注意,也常成群与地面上活动及觅食,在原栖地其族群有着稳定的数量;发现的筑巢地点通常于河岸洞穴、建筑物裂缝、石缝里。

栖息在开阔的森林,通常6至30只左右成群活动,偶尔会聚集上百只或更多,有季节性的迁徙习惯,喜欢栖息在高树上,不易观察到它们的活动情形,有时会到农作物园区觅食。

生活习性

野外食物主要包括了浆果类、蔬果、嫩芽、草本种子等等。新引进的鸟儿如同一般小型鸟一样,不若中大型鹦鹉般强健,在温度、环境卫生、食物的控制上都需多加注意,刚开始能较为紧张害羞,但适应饲主及环境后即会变的稳定活泼,尤其是在大笼舍里会显得更加健康有活力,饮食如同一般小型鹦鹉,主要以混合小颗粒种子、谷物为主,瓜子量不宜过多,少量即可,建议日常搭配各种蔬菜水果餵养会更加理想,这些小鹦鹉相当安静温和,其可爱的动作与个性常常使人著迷,尤其是喜爱饲养不常见鸟种的鸟友,声音轻细悦耳,适合於都会区与居家饲养。

生长繁殖

笼养的鹦鹉非常安静,性情也很稳定,在笼中活动时它们大部份都是用爬的,很少飞和跳跃,可以为它们喷洒少量的水,提供一般小型鹦鹉混合种子与一些蔬果喂食。

数量不多所以繁殖成果不多见,繁殖期时减少无谓的打扰,宜提高蔬果与高营养的饮食(蛋白质、钙质、维他命A、E等)的分量,巢箱使用一般小型鸟巢箱即可(20x20x30cm或类似规格如草原鹦鹉用巢箱),繁殖期多始於冬天,但全年都可能繁殖,一次约产4-7颗卵,孵化期约需24天,幼鸟6周龄左右羽毛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