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气吞虹霓、气喘汗流、气断声吞、气咽声丝等“气”开头的成语80个,包括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1、气吞虹霓[qì tūn hóng ní]
【解释】虹霓:彩虹。气势可以吞掉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出处】宋·岳珂《桯史·王义丰诗》:“阮得此诗独怃然不满意,曰:‘先生气吞虹霓,今独少卑之,何也?’”
2、气喘汗流[qì chuǎn hàn liú]
【解释】因繁忙、劳累而呼吸急促,流汗很多。形容工作非常繁忙。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繁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
【示例】待气喘汗流赶到店内,庶见房内杂物零乱,空空落落,哪还有半个人影?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回
3、气断声吞[qì duàn shēng tūn]
【解释】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4、气咽声丝[qì yè shēng sī]
【解释】呼吸困难,声音细微如丝。形容人极度虚弱。
【出处】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第一折:“走的我气咽声丝,恨不的两肋生双翅。”
【示例】呀,雪消也见死尸,打的你气咽声丝,倒着我抹泪揉眵。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
5、气数已尽[qì shù yǐ jìn]
【解释】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尽。”
【示例】大明气数已尽,四下起火,八下冒烟,崇祯的龙椅早就坐不稳啦。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6、气度不凡[qì dù bù fán]
【解释】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出处】《人民日报》:“我不禁惊诧于这穷乡僻壤,竟有如此气度不凡的建筑。”
【示例】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气度不凡。
7、气竭声嘶[qì jié shēng sī]
【解释】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小气竭声嘶,呼而求饮。”
8、气生气死[qì shēng qì sǐ]
【解释】形容极度气愤。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那妇人气生气死,和他合了几场气。”
9、气壮河山[qì zhuàng hé shān]
【解释】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出处】唐·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10、气味相投[qì wèi xiāng tóu]
【解释】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出处】明·冯惟敏《天香引·送陈震南》:“气味相投,风情迥别,议论通玄。”
【示例】前者妹子同表妹舜英进京,曾与此女中途相遇,因他学问甚优,兼之气味相投,所以结伴同行。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
11、气宇昂昂[qì yǔ áng áng]
【解释】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示例】又见展爷穿着簇新的四品武职服色,越显得气宇昂昂,威风凛凛,真真令人羡慕之中可畏可亲。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十二回
12、气焰嚣张[qì yàn xiāo zhāng]
【解释】嚣张:猖狂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出处】《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示例】你不要怕他气焰嚣张的样子。
13、气充志定[qì chōng zhì dìng]
【解释】充:充实,充足。精力充沛,意志坚定。
【出处】《明史·范济传》:“磨砻砥砺,使其气充志定,卓然成材,然后举而用之,以任天下国家事无难矣!”
14、气忍声吞[qì rěn shēng tūn]
【解释】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示例】受了委屈,他也只能气忍声吞了。
15、气冲志骄[qì chōng zhì jiāo]
【解释】指气势冲盈,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冲志骄,淫侈无度。”
16、气焰熏天[qì yàn xūn tiān]
【解释】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双惠记·巡守雍丘》:“独不见气焰熏天谁敢当。”
【示例】比时康太守正是气焰熏天,寻常的候补道都不在他眼里,这位因为是亲戚,所以还时时见面。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一回
17、气粗胆壮[qì cū dǎn zhuàng]
【解释】气势旺盛,胆子很大。形容气势很盛。
【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九:“我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
【示例】不完全是害怕,又不完全气粗胆壮,就那么怪不得劲的,手心上出了点凉汗。 ——老舍《我这一辈子》七
18、气冲牛斗[qì chōng niú dǒu]
【解释】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牛斗,誓将真节报君仇。”
【示例】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牛斗,举青龙刀望忠便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19、气凌霄汉[qì líng xiāo xiàn]
【解释】霄汉:高空。形容气势壮阔。
【出处】南朝·宋·傅亮《策宋公九锡文》:“公精贯朝日,气凌霄汉,奋其灵武,大歼群慝。”
【示例】说时侠气凌霄汉,听罢奇文冠古今。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20、气势汹汹[qì shì xiōng xiōng]
【解释】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示例】就在这时候,从门外闯进了一位气势汹汹中年农妇。 ——郭沫若《金刚坡下》
21、气贯虹霓[qì guàn hóng ní]
【解释】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出处】《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宋·史浩《剑舞》:“炭炽红炉,光喷星日;硎新雪刃,气贯虹霓。”
【示例】谨以炙鸡絮酒,致祭于仁兄巨卿范君之灵曰: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六
22、气象万千[qì xiàng wàn qiān]
【解释】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示例】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刘白羽《长江三日》
23、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
【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示例】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24、气谊相投[qì yì xiāng tóu]
【解释】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同“气义相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太史慈……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
25、气愤填胸[qì fèn tián xiōng]
【解释】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筑垒清野,秣马训兵,愤气填胸,誓雪国耻。”《旧唐书·文宗纪下》:“我每思贞观开元之时,观今日之事,往往愤气填膺耳。
【示例】一连三疏,请圣上还都,谁知被汪伯豢、黄潜善所遏,气愤填胸。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七回
26、气噎喉堵[qì yē hóu dǔ]
【解释】喉咙被堵噎了。形容喘不过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
27、气盛言宜[qì shèng yán yí]
【解释】气:文章的气势;言:语言;宜:合适。文章气势宏大而语言适宜。
【出处】唐·韩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示例】乃貌若相合,心实相离,口血未干,私争已启,徒赖一气盛言宜之曹操,亦何能济? ——蔡东蕃《后汉演义》第六十七回
28、气喘如牛[qì chuǎn rú niú]
【解释】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示例】那总办气喘如牛的说道:‘那贱人我不要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六回
29、气骄志满[qì jiāo zhì mǎn]
【解释】指气势冲盈,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冲志骄,淫侈无度。”
【示例】就未免气骄志满,一天一天的放荡恣纵起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
30、气吞湖海[qì tūn hú hǎi]
【解释】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清·查慎行《送田间先生归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诗:“气吞湖海豪犹昔,老阅沧桑骨已仙。”
31、气满志骄[qì mǎn zhì jiāo]
【解释】指气势冲盈,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冲志骄,淫侈无度。”
【示例】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气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六回
32、气克斗牛[qì kè dǒu niú]
【解释】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千金记·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气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33、气得志满[qì dé zhì mǎn]
【解释】洋洋自得,心满意足。
【出处】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34、气壮理直[qì zhuàng lǐ zhí]
【解释】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出处】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示例】他倒显得气壮理直了。
35、气贯长虹[qì guàn cháng hóng]
【解释】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出处】《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
【示例】斗争结盟友,殉难慷慨同。 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 ——陈毅《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
36、气度雄远[qì dù xióng yuǎn]
【解释】气度:气魄,度量;雄:宏大。比喻气魄度量宽阔,志向远大。
【出处】《晋书·王猛传》:“猛瑰恣俊伟,博学好兵书,谨质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
37、气象一新[qì xiàng yī xīn]
【解释】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出处】邓小平《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我们的国家发展得确实很快,气象一新。”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贪庸疲软的劣员,参的参,调的调,官场气象一新。”
38、气决泉达[qì jué quán dá]
【解释】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出处】汉·蔡邕《袁满来碑铭》:“气决泉达,无所凝滞。”
39、气涌如山[qì yǒng rú shān]
【解释】形容恼怒到极点。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大怒,欲自征渊”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示例】大怒,来余家,气涌如山,为言并无奏加津贴事。 ——清·冯桂芬《江苏减赋记》
40、气吞河山[qì tūn hé shān]
【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唐·薛逢《君不见》:“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
【示例】果然使李自成陷于绝境,还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大旗指处,“悍贼”披靡。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41、气夯胸脯[qì hāng xiōng pú]
【解释】夯:冲撞。形容极度气愤。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有口难言,气夯破胸脯。”
【示例】你是个朽木之材,在人前强做支吾,有甚么真实的肺腑,不由人气夯胸脯。 ——明·无名氏《宝光殿天真祝万寿》头折
42、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
【解释】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
【示例】廖二嫂气喘吁吁,脸色铁青,奔到他面前来了。 ——沙汀《呼嚎》
43、气冲志定[qì chōng zhì dìng]
【解释】精力旺盛,意志坚定。
【出处】《明史·范济传》:“磨磨砥砺,使其气充志定,卓然成材。”
44、气充志骄[qì chōng zhì jiāo]
【解释】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45、气食全牛[qì shí quán niú]
【解释】能吃下一头牛的气慨。形容人的气魄非凡。
【出处】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示例】佳作气食全牛,自堪压卷。 ——明·汤显祖《与门人陈仲宣》
46、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
【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出处】唐·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示例】又听到了你的朴朴实实、气壮山河的言谈了。 ——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四章
47、气势熏灼[qì shì xūn zhuó]
【解释】熏灼:用烟熏,用火灼。拿气势压制人家。形容气势极盛,威逼他人。
【出处】《清史稿·索额图等传论》:“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气势熏灼。”
48、气壮如牛[qì zhuàng rú niú]
【解释】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示例】他那气壮如牛的样子,简直像要吃人。
49、气压山河[qì yā shān hé]
【解释】形容气势极盛,可以压倒山河。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气压山河百二雄,元也波戎,将军校统,宰臣每为头儿又尽忠。”
50、气血方刚[qì xuè fāng gāng]
【解释】犹血气方刚。指精力正值旺盛。
【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示例】前辈气血方刚,不拘小节,盖或有之。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
51、气吞万里[qì tūn wàn lǐ]
【解释】气:气势;吞:吞掉。形容气魄宏大。
【出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2、气息奄奄[qì xī yān yān]
【解释】气息:呼吸;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示例】到了次日早晨,慧娘已是气息奄奄,十分不好。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七回
53、气弱声嘶[qì ruò shēng sī]
【解释】弱:微弱;嘶:声音沙哑。气息微弱,声音沙哑。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打的你气咽声丝,倒着我抹泪揉眵。”
【示例】玉生来未经过这样苦楚,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乱嚷乱哭,后来渐渐气弱声嘶,哽咽不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54、气竭形枯[qì jié xíng kū]
【解释】竭:尽;枯:枯槁。力气用尽,形容枯槁。形容病人生命垂危的样子。
【出处】元·张三丰《五劫篇》:“如是而精耗形枯,神亡气竭,药不能补,养不能回,恹恹病矣,又一劫也。”
55、气宇轩昂[qì yǔ xuān áng]
【解释】气宇:指人的仪表、风度;轩昂:精神饱满的样子。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
【示例】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56、气急败丧[qì jí bài sàng]
【解释】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同“气急败坏”。
【出处】茅盾《子夜》十五:“桂长林脸上挂了彩,气急败丧地跑来。”
57、气数已衰[qì shù yǐ shuāi]
【解释】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
58、气义相投[qì yì xiāng tóu]
【解释】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出处】金·王若虚《林下四友赞》:“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气义相投也,故不结而合,既合而欢。”
59、气吞斗牛[qì tūn dǒu niú]
【解释】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
【示例】毛泽东的诗词有气吞斗牛的气概。
60、气消胆夺[qì xiāo dǎn duó]
【解释】形容恐惧到极点。
【出处】《南史·侯景传》:“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61、气吐虹霓[qì tǔ hóng ní]
【解释】虹霓:天空出现的弧形彩带。吐气能成天上彩虹。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云路鹏程九万里,气吐虹霓,志逞风雷。”
【示例】气吐虹霓兴宇宙,赤心忠孝保江山。 ——明·无名氏《聚兽牌》第一折
62、气吞虹蜺[qì tūn hóng yī]
【解释】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宏大。
63、气高志大[qì gāo zhì dà]
【解释】意气高昂,志向远大。
【出处】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你气高志大,见是如此。”
64、气势磅礴[qì shì páng bó]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清·归庄《自订时文序》:“《破浪》者,戊寅以后,一变其格,大抵议论激昂,气势磅礴,纵横驰骤,不拘绳墨之作也。”
【示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秦牧《古战场春晓》
65、气傲心高[qì ào xīn gāo]
【解释】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我可也心高气傲惹人憎。”
【示例】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66、气竭声澌[qì jié shēng sī]
【解释】气力竭尽,声音嘶哑。同“气竭声嘶”。
【出处】《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气竭声澌,不知所云。”
67、气吞牛斗[qì tūn niú dǒu]
【解释】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气势能吞没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示例】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
68、气逾霄汉[qì yú xiāo hàn]
【解释】正气昂扬,直冲云天。形容魄力、勇气非常大。霄汉,云霄和银河。
【出处】《南齐书·高帝本纪》:“公受命宗枋,精贯朝日,拥节和门,气逾霄汉。”
69、气杀钟馗[qì shā zhōng kuí]
【解释】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出处】清·樵玉山人《钟馗捉鬼传》载:唐代人钟馗,考取了状元,但由于相貌丑陋,皇帝打算另选。于是钟馗气愤之极,自刎而死。
【示例】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 ——鲁迅《彷徨·离婚》
70、气冲霄汉[qì chōng xiāo hàn]
【解释】霄汉:指天空。形容魄力非常大。
【出处】《南齐书·高帝纪上》:“公受命宗祊,精贯朝日,拥节和门,气逾霄汉。”
【示例】白玉堂一看,却是蒋平穿着水靠,不由得气冲霄汉。(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七回)
71、气冠三军[qì guàn sān jūn]
【解释】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
72、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
【解释】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示例】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斗牛,举青龙刀望忠便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73、气高胆壮[qì gāo dǎn zhuàng]
【解释】气势旺盛,胆子很大。形容气势很盛。
【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九:“我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
【示例】何世清这老头子为什么这样气高胆壮呢? ——刘流《烈火金刚》第十一回
74、气宇不凡[qì yǔ bù fán]
【解释】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妾见郞君气宇不凡,……愿托终身,不知可否?”
【示例】李自成是一位魁梧大汉,由一柄黄伞前导,骑在一匹黄辔头、黄鞍鞯的深灰色马上,毡笠,缥衣,气宇不凡。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六章
75、气急败坏[qì jí bài huài]
【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示例】那时气急败坏的样子,实是不堪入目。 ——清·吴趼人《瞎编奇闻》
76、气吞宇宙[qì tūn yǔ zhòu]
【解释】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李太原喘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
77、气愤填膺[qì fèn tián yīng]
【解释】膺:胸。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亦作“愤气填膺”、“愤气填胸”、“激愤填膺”。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筑垒清野,秣马训兵,愤气填胸,誓雪国耻。”《旧唐书·文宗纪下》:“我每思贞观开元之时,观今日之事,往往愤气填膺耳。
【示例】秦妈妈气愤填膺,盯着徐义德。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十八
78、气盖山河[qì gài shān hé]
【解释】形容气势很盛,可以覆盖山河。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气压山河百二雄,元也波戎,将军校统。宰臣每为头儿又尽忠,文官每守正直,武将每建大功,到今日可也乐升平,好受用。”
【示例】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六回
79、气壮胆粗[qì zhuàng dǎn cū]
【解释】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80、气满志得[qì mǎn zhì dé]
【解释】指志愿实现,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