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发病和过敏体质有关,如精神紧张的应激反应、寒冷刺激、进食鱼虾、接触花粉、应用某些药物等均可作为过敏原而引发此病,但在临床上有些病例不一定能找出明确的发病诱因或过敏原。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起病急骤,常在春、秋季节发病和复发。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 轻型:一般无全身症状或仅有轻微全身不适,病损只限于黏膜和皮肤,无身体其他器官和系统的病变。皮肤病损常对称分布,好发于手背、手掌、足背及四肢伸侧,有时躯干亦可发生。常见病损为红斑,典型的为虹膜状红斑。此种红斑多见于腕部、踝部及手背,开始时为淡红色,1~2日后中心部位红色转暗,并发生水疱,边缘呈鲜红色环状。亦可出现丘疹。 口腔黏膜病损广泛,可发生于唇、颊、舌、腭等部位。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红斑及水疱,但水疱很快破溃,故最常见的病变为大面积糜烂。糜烂表面有大量渗出物形成厚的假膜。病损易出血,在唇部常形成较厚的黑紫色血痂。疼痛明显,影响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重型:常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如高热39~40℃,全身无力,肌肉痛、关节痛、头痛、咳嗽等。皮肤除红斑外,还出现大疱、丘疹、结节等,疱破后皮损形成大片糜烂面,疼痛很明显。 黏膜病损除口腔表现与轻型者相同外,眼睛、鼻腔、阴道、尿道及直肠等部位黏膜均可受累,发生糜烂及炎症。特别是眼睛的病变较严重,个别病例可导致失明。 本病有自限性。轻型者一般2~3周可以痊愈,但重型者或有继发感染时,病期可延长至4~6周。一般预后良好,但痊愈后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