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唇不离腮、挑牙料唇、斗唇合舌等含“唇”的成语93个,其中“唇”开头的19个,“唇”结尾的16个,“唇”在中间的58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唇”开头的成语1、唇不离腮[chún bù lí sāi]
【解释】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6回:“你不去却怎样儿的,少不的唇不离腮,还在一处儿。”
【示例】我明白他们是“唇不离腮”的关系。
2、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3、唇焦舌敝[chún jiāo shé bì]
【解释】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示例】菲亚又往各自村落,逢人说项,唇焦舌敝,语不离宗,一连跑了一个来月。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4、唇齿之邦[chún chǐ zhī bāng]
【解释】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出处】《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示例】吾与孙权唇齿之邦,不容不相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
5、唇揭齿寒[chún jiē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6、唇焦口燥[chún jiāo kǒu zào]
【解释】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7、唇尖舌利[chún jiān shé lì]
【解释】指言词尖利。
【示例】你唇尖舌利,让人无法回答。
8、唇齿之戏[chún chǐ zhī xì]
【解释】唇齿:代指言语;戏:嘲弄,开玩笑。在言语上开玩笑、兜圈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
9、唇腐齿落[chún fǔ chǐ luò]
【解释】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示例】多立小数,一经至数百万言。致令学者难晓,虚诵问答,唇腐齿落而不知益。 ——《隋书·经籍志一》
10、唇枪舌剑[chún qiāng shé jiàn]
【解释】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出处】金·丘处机《神光灿》:“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示例】日内瓦,话重说。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 ——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
11、唇敝舌腐[chún bì shé fǔ]
【解释】犹唇焦舌敝。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12、唇红齿白[chún hóng chǐ bái]
【解释】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出处】宋·韩驹《善相陈君持介甫子瞻手字示予戏赠短歌》:“唇红齿白痴小儿,不羞障面欺群丑。”
【示例】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
13、唇焦舌干[chún jiāo shé gān]
【解释】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日夜焦唇干舌,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示例】走到中午,烈日当空,四个人都唇焦舌干。 ——金庸《书剑恩仇录》第十五回
14、唇竭齿寒[chún jié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庄子·胠箧》:“故曰,唇竭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示例】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 ——《淮南子·说林训》
15、唇齿相须[chún chǐ xiāng xū]
【解释】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16、唇干口燥[chún gān kǒu zào]
【解释】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出处】《古乐府·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17、唇如激丹[chún rú jī dān]
【解释】激丹:鲜明的红色。形容嘴唇红润。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
18、唇辅相连[chún fǔ xiāng lián]
【解释】犹言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示例】此诚不足患,却是吴三桂坐拥雄藩,将来必倡大乱,广西唇辅相连,但恐封疆延祸矣。 ——清·蒋士铨《桂林·霜幕议》
19、唇齿相依[chún chǐ xiāng yī]
【解释】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示例】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不宜改图。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唇”结尾的成语1、挑牙料唇[tiǎo yá liào chún]
【解释】摇动嘴唇。指吵嘴,争吵。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只待要寻争觅衅。”
2、咂嘴弄唇[zā zuǐ nòng chún]
【解释】表示惊奇或为难。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举人]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一会儿咂嘴弄唇的,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
3、皓齿红唇[hào chǐ hóng chún]
【解释】皓:白色的样子。齿白唇红。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铸剑》:“那头是秀眉长眼,皓齿红唇;头发蓬松,正如青烟一样。”
4、鼓舌扬唇[gǔ shé yáng chún]
【解释】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5、掉舌鼓唇[diào shé gǔ chún]
【解释】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示例】他一早就在教师里掉舌鼓唇。
6、鼓舌摇唇[gǔ shé yáo chún]
【解释】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几时行通利方,凭着咱鼓舌摇唇,立取他封侯拜将。”
【示例】引线针儿,伐柯斧具,鼓舌摇唇,婚男嫁女,花红羊酒是常仪。 ——明·周履靖《锦笺记·联姻》
7、粉面朱唇[fěn miàn zhū chún]
【解释】白面红唇。有时形容面颜姣美。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
【示例】他(活无常)出来了,服饰比画上还简单,不拿铁索,也不带算盘,就是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蹇着,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哭。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
8、饶舌调唇[ráo shé tiáo chún]
【解释】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出处】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我恰待饶舌调唇,怎当他拔树寻根。”
9、缚舌交唇[fù shé jiāo chún]
【解释】缚:用绳缠束。闭着嘴,不敢说话。
【出处】唐·孙樵《逐痁鬼文》:“复有司马安者,攘义盗仁,缚舌交唇,柔声婉颜,狐媚当权。”
10、油嘴花唇[yóu zuǐ huā chún]
【解释】形容说话油滑虚浮。
【出处】清·李玉《清忠谱·创祠》:“日日假忙,说道某乡绅叫管家来邀;时时捣鬼,说道某官府着农民相召。止不过油嘴花唇,无非要骗人钱钞。”
11、调舌弄唇[tiáo shé nòng chún]
【解释】犹言调唇弄舌。
【出处】明·徐元《八义记·孤儿出宫》:“须不会调舌弄唇。对天修合方真药圣,揭榜入宫庭。”
12、搬口弄唇[bān kǒu nòng chún]
【解释】搬:搬弄;弄:卖弄。指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
【出处】搬:搬弄;弄:卖弄。指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
【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13、咂嘴舔唇[zā zuǐ tiǎn chún]
【解释】形容贪馋的样子。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出处】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段:“武震却吃得又香又甜,一面吃一面还咂嘴舔唇的,品着滋味。”
14、皓齿朱唇[hào chǐ zhū chún]
【解释】洁白的牙齿,彤红的嘴唇。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示例】打扮粉妆玉琢,皓齿朱唇。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15、费舌劳唇[fèi shé láo chún]
【解释】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那过善本来病势已有八九分了,却又勉强料理这事,喉长气短,费舌劳唇,劳碌这半日,到晚上愈加沉重。”
16、齰舌缄唇[zé shé jiān chún]
【解释】“齰”念zé。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唇,同“脣”。
【出处】《隋书·王孝籍传》:“况怀抱之内,冰火铄脂膏,腠理之间,风霜侵骨髓,安可齰舌缄脣(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唇”在中间的成语1、斗唇合舌[dòu chún hé shé]
【解释】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2、徒废唇舌[tú fèi chún shé]
【解释】徒:徒然,白白地。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废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3、共相唇齿[gòng xiāng chún chǐ]
【解释】唇齿: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比喻互相依存,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出处】《魏书·百济传》:“或南通刘氏,或北约蠕蠕,共相唇齿,谋陵王略。”
4、薄唇轻言[báo chún qīng yán]
【解释】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出处】春秋·无名氏《灵枢·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5、朱唇皓齿[zhū chún hào chǐ]
【解释】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形容容貌美丽。
【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示例】拜辞了翠裙红袖簇,朱唇皓齿扶。 ——元·张寿卿《金安寿》第三折
6、鼓唇咋舌[gǔ chún zǎ shé]
【解释】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同“鼓唇摇舌”。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
7、膏唇贩舌[gào chún fàn shé]
【解释】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出处】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示例】弟焉得膏唇贩舌,媚死及生,周旋其刻薄之心乎? ——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
8、舌敝唇枯[shé bì chún kū]
【解释】形容费尽了唇舌。同“舌敝唇焦”。
【出处】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9、鼓唇弄舌[gǔ chún nòng shé]
【解释】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且言贼非真,器械自所制也。”
【示例】今已陷之于丧亡,尚不自耻,犹敢鼓唇弄舌于众诸侯之前耶? ——《封神演义》第九四回
10、焦唇干舌[jiāo chún gàn shé]
【解释】指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君臣,下养百姓。”
【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11、徒费唇舌[tú fèi chún shé]
【解释】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示例】妙用岂是人人都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费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12、舌枪唇剑[shé qiāng chún jiàn]
【解释】舌如枪,唇象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
【示例】双方舌枪唇剑,互不相让。 ——刘凤舞《民国春秋》第二十一章
13、枉费唇舌[wǎng fèi chún shé]
【解释】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妹子在姐姐跟前,断说不进去,我也不必枉费唇舌,再求姐姐,磨姐姐,央给姐姐了。”
【示例】你这样说也是枉费唇舌徒劳无益。
14、焦唇敝舌[jiāo chún bì shé]
【解释】指费尽口舌。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
15、攧唇簸嘴[diān chún bǒ zuǐ]
【解释】攧:同“颠”。上下摆动嘴唇。形容搬弄是非,说长道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耳根边又听得徐言弟兄在背后攧唇搬嘴,愈加烦恼。”
16、舌敝唇焦[shé bì chún jiāo]
【解释】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示例】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也终于阻挡不住。 ——鲁迅《彷徨·孤独者》
17、膏唇歧舌[gào chún qí shé]
【解释】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极力用语言打动人。
【出处】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歧舌,以诳知己。”
18、舌剑唇枪[shé jiàn chún qiāng]
【解释】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
【示例】显吹弹歌舞,论角徵宫商,使心猿意马,逞舌剑唇枪。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
19、鼻塌唇青[bí tā chún qīng]
【解释】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简直不成模样。”
20、摇唇鼓吻[yáo chún gǔ wěn]
【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示例】不知小人得志,摇唇鼓吻,一时正人旋被斥逐,继而章惇复柄用,虽大防亦不能安其身于朝廷之上。 ——《宋史·刘黻传》
21、铜唇铁舌[tóng chún tiě shé]
【解释】比喻雄辩的口才。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22、调唇弄舌[tiáo chún nòng shé]
【解释】①耍嘴皮子,纵谈。②搬弄是非。亦作“调唇弄舌”。
【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中外人来往,恣意调唇弄舌。”
【示例】调唇弄舌,莫非骂詈之言。 ——明·汪廷讷《狮吼记·争宠》
23、朱唇玉面[zhū chún yù miàn]
【出处】隋·江总《杂曲》之三:“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
24、驴唇不对马口[lǘ chún bù duì mǎ kǒu]
【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4回:“稍一疏神,便说的驴唇不对马口,那还有什么趣味呢!”
25、吹唇沸地[chuī chún fèi dì]
【解释】吹口气就能使大地沸腾起来。形容威势极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吹唇沸地。”
【示例】吹唇沸地势纵横,约束人称峡路兵。 ——清·查慎行《黔阳杂诗四首》
26、辅车唇齿[fǔ chē chún chǐ]
【解释】辅:嘴旁颊骨。车:牙床,即牙床骨。颊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指相互依存的双方。
【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示例】拙著之《甲骨文字研究》与此自是辅车唇齿。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
27、舌干唇焦[shé gān chún jiāo]
【解释】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日夜焦唇干舌,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示例】为了她的事情,我找有关部门说得舌干唇焦了
28、挑唇料嘴[tiǎo chún liào zuǐ]
【解释】摇动嘴唇。指吵嘴,争吵。同“挑牙料唇”。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29、膏唇岐舌[gào chún qí shé]
【解释】犹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出处】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岐舌,以诳知己。”
30、驴唇马觜[lǘ chún mǎ zī]
【解释】指胡扯,瞎说。
31、吹唇唱吼[chuī chún chàng hǒu]
【解释】形容喧闹喊叫。
【出处】《南史·侯景传》:“丑徒数万,同共吹唇唱吼而上。”
32、搬唇递舌[bān chún dì shé]
【解释】挑拔是非。
【出处】元·无名氏《南珍珠马·情》:“平白地送暖偷寒,猛可的搬唇递舌。”
【示例】不似你这个两闲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古今杂剧·翠红乡儿女两团圆》
33、喉焦唇干[hóu jiāo chún gān]
【解释】喉咙和嘴唇都非常干。形容极力劝说。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第13卷:“龙马上山,焦无水泉,喉焦唇干,渴不能言。”
34、驴唇不对马嘴[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转饶你从朝。”
【示例】一段话说了个乱糟糟,驴唇不对马嘴。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35、朱唇粉面[zhū chún fěn miàn]
【解释】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示例】看了春树,朱唇粉面,那相貌竟同大家闺秀一般,也觉脉脉无言,芳心自动。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十五回
36、颠唇簸嘴[diān chún bò zuǐ]
【解释】指搬弄口舌。
【出处】《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
37、朱唇榴齿[zhū chún liú chǐ]
【解释】嘴唇红润,牙齿象石榴果实那样整齐。
【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魂乎归徕,听歌譔之。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示例】两行尽是女人,年方二八,美貌轻盈,星眼柳眉,朱唇榴齿,桃脸蝉发。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十
38、反唇相讥[fǎn chún xiāng jī]
【解释】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示例】济渡满不买帐,反唇相讥:“皇上信得过我,干您哪一条?” ——华而实《汉衣冠》七
39、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
【解释】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示例】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燥唇干。 ——袁静《伏虎记》第二回
40、膏唇试舌[gāo chún shì shé]
【解释】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出处】《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示例】且又寂处空山,不能向五都之市,收藏之家,膏唇试舌而求之。 ——清·袁枚《小仓山尺牍》第八十五首
41、努唇胀嘴[nǔ chún zhàng zuǐ]
【解释】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醒世姻缘》第33回:“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旁气。”
42、管秃唇焦[guǎn tū chún jiāo]
【解释】管:笔管,指笔;焦:干燥。笔写秃,嘴唇说干。比喻办事交涉很费力。
【出处】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外部以咨商藩部为辞,藩部以官民不便为说,虽管秃唇焦,而终无如彼何。”
43、驴唇马嘴[lǘ chún mǎ zuǐ]
【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转饶你从朝。”
【示例】要是样样事情都照书本子上的说法去办理起来,难保有时候不会驴唇马嘴,方圆凿枘,闹出笑话来。 ——吴越《括苍山记恩仇》第二十七回
44、焦唇干肺[jiāo chún gān fèi]
【解释】指忧心如焚,肺为之枯干。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顺民》:“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45、翻唇弄舌[fān chún nòng shé]
【解释】比喻搬弄是非。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6回:“第一要才学,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处,没些说是说非,翻唇弄舌,这就好了。”
【示例】这是一个翻唇弄舌的小人。
46、摇唇鼓舌[yáo chún gǔ shé]
【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示例】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胆敢摇唇鼓舌,煽惑军心!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47、摇唇鼓喙[yáo chún gǔ huì]
【解释】犹言摇唇鼓舌。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明·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唇鼓喙,诩诩相夸奖。”
48、齿白唇红[chǐ bái chún hóng]
【解释】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示例】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
49、乖唇蜜舌[guāi chún mì shé]
【解释】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示例】你不要相信她的乖唇蜜舌。
50、舔唇咂嘴[tiǎn chún zā zuǐ]
【解释】舔唇:舔嘴唇;咂嘴:舌尖抵住上颚吸气时发出的声音。形容贪馋的样子。也形容自觉得意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说话间,刘老老已吃完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唇咂嘴的道谢。”
51、鼓唇摇舌[gǔ chún yáo shé]
【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52、膏唇拭舌[gāo chún shì shé]
【解释】膏:用油脂涂抹;拭:擦去。用膏涂嘴唇,用布巾揩舌头。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示例】清·钱谦益《<范玺卿诗集>序》:“寑假而膏唇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53、共为唇齿[gòng wéi chún chǐ]
【解释】比喻互相辅助。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示例】这两者是共为唇齿的关系。
54、张唇植髭[zhāng chún zhí zī]
【解释】指唇吻开合。形容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
【出处】严复《论中国分党》:“其一则极守旧之人,夙负盛名,为天下所归往,及见西法,不欲有一事为彼所不知不能也,乃举声光化电之粗迹,兵商工艺之末流,毛举糠秕,附会经训,张唇植髭,不自愧汗。”
55、强唇劣嘴[qiáng chún liè zuǐ]
【解释】指说话厉害,不肯让人。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也则为公心直道,从没分毫诈。也不是强唇劣嘴,要做乡村霸。”
56、搬唇弄舌[bān chún nòng shé]
【解释】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出处】明·徐田臣《杀狗记·看书苦谏》:“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轻信。”
【示例】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 ——许地山《海底孤星》
57、摇唇弄舌[yáo chún nòng shé]
【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00回:“你休要摇唇弄舌,你纪大太爷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岂可同贼人为伍?”
58、反唇相稽[fǎn chún xiāng jī]
【解释】反唇:回嘴、顶嘴;稽: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责问对方。
【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示例】语侵妇,妇反唇相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