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西方伦理思想

发源于古代希腊并在西欧、北美演变和发展的各种道德观点、学说和理论体系的总称。主要指西方社会各个历史时代的剥削阶级及其内部各阶层和派别的伦理思想,其中也包括某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非剥削阶级和阶层利益的伦理思想。

西方伦理思想历史悠久,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概括起来主要有:关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原则和规范、德性的内容和分类、意志自由和道德责任、道德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的价值分析、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以及人生目的和理想生活方式等问题。在西方特别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伦理思想中,这些问题常常以价值和事实或以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表现出来。价值与事实无关还是密切相关?道德价值取决于个人利益还是社会利益或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不同或相反的回答构成了各种伦理思想在理论上和伦理原则上的区别。一般来说,属于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伦理思想,比较注重实际利益和生活经验,否认对道德价值作先验的或神秘主义的解释,如快乐主义、幸福论、功利主义、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与此相反,各种非自然主义和先验的伦理学说,则从先验理性、道德感或上帝意志中寻求道德价值的基础,如唯理主义、感情主义、严肃主义、直觉主义(见直觉主义伦理学)、宗教信仰主义等,都带有这类特征,并明显地表现出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这两类伦理思想在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上,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它们或者偏于强调利己,或者偏于强调利他、利公,或者寻求利己与利他、利己与利公之间相互结合、等值、协调的解释。但是,它们本质上都是以私有制经济关系为基础,适应剥削阶级利益要求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伦理思想体系和价值标准。

起源和发展

西方伦理思想发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12~前8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原始氏族制向奴隶制转化,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出现,氏族的血缘结合与“风俗统治”,逐渐被阶级的和地域的利害关系所代替。于是,探求新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秩序的道德思考逐渐从一般社会意识中分化出来,并在传说、诗歌和寓言中反映出善恶、正邪、美丑以及“善人”、“完人”等道德观念。公元前7~前6世纪,随着奴隶制城邦的形成和发展,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开始探求普遍的生活法则和行为方式。“七贤”的劝善格言,特别是梭伦(约公元前638~约前559)关于中庸和幸福的思想,成为古代希腊伦理思想的开端。

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伦理思想的形成和系统化,主要是在公元前 6世纪以后。反映城邦奴隶制伦理关系的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基本上是围绕着“完人”、“至善”的概念,探求完人的德性和至善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第一个试图讲道德的毕达哥拉(见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主张和谐和沉静,从对一般生活秩序的思考转向探求灵魂转世和静修心性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赫拉克利特注意到善恶的对立和转化,强调斗争的正义和现世的幸福,并力图从宇宙的统一中论证自然和人事的共同法则,为后来自然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波希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随着奴隶主民主派和贵族派斗争的发展,道德思考和伦理学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化,并在德谟克利特、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道德哲学中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注意到伦理概念、范畴的普遍性,注重探求人的行为和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阐述了利益与正义、道德与知识的关系和幸福、勇敢、节制、自尊等一系列道德范畴。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苏格拉底的道德论,形成了与他的唯心主义理念论相一致的伦理学说,并按照贵族奴隶主的等级模式系统地论述了“希腊四德”(见四主德)和道德理想。处在城邦奴隶制衰落时期的亚里士多德,集前人思想之大成,建立了古代西方最完整的幸福论体系。并撰写了西方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他论述了德性的分类和中庸原则,考察了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以及达到至善、幸福的条件。从希腊城邦的衰落到罗马帝国时期,作为奴隶主阶级自我意识三个环节的怀疑主义(见怀疑论)、伊壁鸠鲁主义(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阿主义(见斯多阿学派)交错发展。其中伊壁鸠鲁主义的快乐论与斯多阿主义的德性论的对立,对后世伦理思想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罗马帝国时期的斯多阿主义强调忍耐、禁欲和服从命运,发展成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最后同新柏拉图主义(见新柏拉图学派)合流,成为基督教神学伦理思想(见中世纪神学伦理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世纪

中世纪伦理思想是在封建专制主义和教会神学统治下发展的。它的基本任务是解释和论证圣经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注重个人对上帝的关系和灵魂拯救。它融合了东方宗教,极端强化了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形成了适应封建领主和教阶统治需要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这种神学伦理思想把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归结为上帝的意志和人类的“原罪”,宣扬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认为上帝是美德的体现和最高价值标准,并通过各种形式强制推行禁欲主义生活方式。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集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之大成,使亚里士多德伦理学附会基督教神学。他把幸福归结为对上帝的爱和追求,并系统论证了“基督教七德”,即:审慎、正义、节制、刚毅、信仰、希望和爱,在“七德”中,爱上帝是最高的德性和道德规范。中世纪神学伦理思想由于把道德归结为上帝的意志,否认具有确定内容的至善和幸福的准则,因而同古希腊罗马伦理学把道德完全理解为单个人的德行一样,陷入主体德行和客观法则的对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神学伦理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提出了以人为中心,强调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和世俗生活幸福的伦理思想,对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起了革命的推动作用。

近代

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是继古希腊之后西方伦理思想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富于生命力的阶段。它批判继承了前两个历史时期伦理思想发展的成果,注意到主体德行和客观法则的统一,比较自觉地理解和探讨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建立了更加完整的伦理体系。F.培根对前人的道德理论作了批判性考察,试图把道德建立在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使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理性和情感、道德和科学结合起来,起了承前启后的积极作用。T.霍布斯、J.洛克、B.孟德维尔(1670~1733)等,从经验论方面发展了利己主义伦理思想,强调理性和功利,并试图通过理性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B.斯宾诺莎和G.W.莱布尼茨等人则从唯理论方面强调理性和功利,达到了与经验论同样的所谓合理利已主义的结论。A.A.C.沙夫茨伯里、F.哈奇森、D.休谟和亚当·斯密等英国伦理学家,把人的心理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情感看作道德善恶的根源,用道德感解释道德的本质和起源,并用以确定评价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情感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把理性、经验和情感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了功利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伦理思想,把被正确理解的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强调社会环境和教育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并把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作为政治和伦理原则,表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力求从人的本性出发解释道德现象的倾向。后来,J.边沁、J.S.密尔等功利主义者,虽然对道德情感论和自然权利说(见自然状态说)进行了有价值的批判,但他们却把对利益的正确理解变成了追求快乐的正确计算,从而使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功利主义思想庸俗化。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在反对经验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律伦理学(见自律与他律)。康德从善良意志、先验理性出发,强调纯粹道德义务、绝对命令和人的绝对价值,力图论证并确立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从而使其伦理学说具有完全不同于近代功利主义的严肃主义或至善论的特色,并对近现代伦理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影响。G.W.F.黑格尔总结了当时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所达到的成就,把西方近代伦理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他力图突破从抽象人性出发的伦理学说的肤浅性和局限性,强调道德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利益要求,认为道德义务的实质就是“行法之所是,并关怀福利,──不仅自己的福利,而且普遍性质的福利,即他人的福利”(《法哲学原理》,第 136页)。在他看来,道德的善或绝对价值,只有在伦理的普遍关系中,在主观与客观、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理智与情感、权利与义务、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才能实现。L.费尔巴哈否定了康德的纯粹理性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强调道德应与个人的经验和对幸福的追求相联系,在其人本学基础上论证了合理利己主义幸福论伦理学说。

19世纪中叶出现的以H.斯宾塞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把生存竞争作为普遍法则,认为道德就是生物为求得自己生存和延续的行为进化的一个阶段,道德价值的标准就在于生命的保存和延续。这种进化论伦理思想的发展,以A.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F.W.尼采的权力意志伦理价值观为标志,开始了资产阶级伦理思想从发展走向衰落的转折。在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时期,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深化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鲜明地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社会道德现象及其历史发展,批判、继承了以往人类伦理思想中有价值的成果,第一次把伦理学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成为西方伦理思想的巨大的批判力量,为人类伦理思想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

19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西方的伦理思想派别繁多,演变期短。在理论形态上,主要继承了自苏格拉底开始的分析道德概念的传统和近代人道主义的思想传统。从而表现出两种基本的伦理学倾向或思潮:

(1)注重研究道德概念的性质、意义及用法的各种元伦理学,其中包括直觉主义和感情主义、语言分析(见新实证主义伦理学等流派;

(2)着重探讨人的本质、价值和命运的所谓存在主义伦理学,宗教存在主义和境遇伦理学也属于这种思潮。(见西方现代伦理学)

特点和趋向

西方伦理思想作为西方精神文明的一个侧面,不仅受着各个历史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制约,而且受到西方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的熏陶,虽然同样体现着以奴隶主阶级、封建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主的伦理思想类型,但与东方伦理思想的历史类型相比,仍有它自身的特点:

(1)西方伦理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环境中。它适应当时分散、自由、独立的城邦生活方式,比较注重个人德性的完善和追求幸福的价值观,一贯坚持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在个人对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个性自由、个人独立、人格尊严、自我实现等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集团中,虽然也出现过具有世界主义、整体主义倾向的伦理学说,但它们只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发生作用,并没有成为西方伦理思想的主流。至于中世纪的基督教伦理思想,尽管形式上标榜仁爱,实际上只是在爱上帝的口号掩护下,完全脱离爱他人和社会责任而对自私灵魂的拯救。现代伦理学中的各种流派,特别是存在主义,更突出表现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倾向。

(2)西方伦理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组成部分,主要不是规定和解释统一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而是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道德生活提供理论的论证。无论是古代、中世纪或近现代的伦理学说,主要注意力都是放在道德理论的探讨和体系的建立方面,试图使伦理学与心理学、生物学、政治学、社会学相结合,并力求上升为道德哲学。从历史发展来看,与东方伦理学之重视严格的、稳定的、大规模的规范体系不同,西方伦理学在理论论证方面见长,在规范体系方面比较薄弱。即使形成某种规范体系,除中世纪外,一般没有较长的稳定性和普遍的约束力。因此,几乎所有寻求和论证普遍道德规律和统一行为法则的努力,都成为徒劳之举。

(3)西方伦理思想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难以准确计算的学说和流派。随着社会历史、哲学世界观和道德价值观的变化,各种伦理学说和流派不但名目繁多,而且演变很快。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近代伦理思想和学说则是异常多变,“把丰年和歉年计算在内,人们平均每年要制造出五十种道德体系”(《傅立叶选集》第3卷,第260页)。现代西方伦理思想更是五花八门、竞相角逐、多变短命,整个社会没有一种稳定的、有权威的并为大多数人所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在漫长的西方伦理思想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过名目繁多的学说和流派,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呈现出一种迂回演变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古代伦理学说强调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现世幸福、理性自律;中世纪强调上帝意志、仁爱、禁欲和神学他律;近代则转向寻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即合理利己,注意理性与情感、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现代西方伦理思想趋向于摆脱社会和他人,否认客观法则和道德他律,追求个人自由、享乐,同时也伴随着悲观、怀疑和反道德倾向。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转向规范伦理学和实用伦理学的倾向,强调价值和事实的联系,试图建立能够指导人们生活的新道德观和新伦理学。资本主义文明的轴心是财富、权力和享乐,西方伦理思想和社会道德的未来趋向,必将受到它的制约,并最终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所决定。

参考书目
    三浦藤作著,谢晋青译:《西洋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上海,1925。章海山:《西方伦理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