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滴滴涕

有机氯杀虫剂主要品种之一。又称二二三。其结构式为:

公式 符号

由德国人O.蔡德勒在1874年合成,1938年瑞士P.马勒首次证明其杀虫作用。

工业滴滴涕为白色固体,内含化合物达14种之多,主要是对,对-滴滴涕(含量70~80%),其次是邻,对-滴滴涕(15~20%)。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半衰期(消除一半所需时间)长达2.5~5年,原体及其代谢物,在自然环境中能存留多年。水溶性极弱,溶解度只有0.002ppm。但脂溶性很强,故易蓄积在动物体脂肪中,造成环境、食品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但急性毒性不高(见农药安全防护)。滴滴涕由瑞士最先推广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用以防治病媒昆虫,使上百万人免于疟疾和伤寒等传染病造成的死亡,马勒也因此于1948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由于它的污染作用,从70年代初起先后为许多国家禁用于农业。中国也于1983年停止生产农用滴滴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