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opang Wangchao
[外文]:House of Bourbon
通常指波旁家族在法国建立的王朝(1589~1792,1814~1830)。波旁家族的支系在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帕尔马也曾建立王朝。波旁家族的世系可上溯至公元10世纪,远祖系加洛林家族的近亲,因最初的封地为波旁拉尔尚博和波旁而得名。
14世纪时,波旁家族分为长幼两支,1527年长支绝嗣,幼支旺多姆公爵查理承袭为家族首领。查理之子安托万1555年通过联姻入主纳瓦尔王国。1589年由安托万之子、纳瓦尔国王亨利继位,称亨利四世,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自此开始。1610年亨利四世去世,路易十三继位。
17世纪中期,波旁家族再度分出长幼两支:长支以路易十四为代表,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腓力为幼支的始祖。长支相继临朝的君主为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仅路易·腓力出任“法兰西人的国王”,所建统治史称七月王朝或奥尔良王朝。
从17世纪起,波旁王朝的君主们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停开三级会议,钳制巴黎高等法院,削弱封建贵族的势力,平息“福隆德运动”,废除南特敕令,镇压“赤足汉”暴动和卡米撒起义,大规模兴办王家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专制君主制臻于鼎盛。波旁王朝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获取阿尔萨斯和尼德兰南部一些地区以及阿尔图瓦、鲁西永和弗朗什孔泰等地,使法国成为欧洲头号强国。
17和18世纪之交,波旁封建专制王权逐渐由盛而衰。在国外,波旁王朝进行了几场旷日持久的欧洲战争,1756~1763年,在以英国、普鲁士、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萨克森、瑞典、西班牙为另一方的七年战争中败于英国。独霸欧洲和争雄海外的图谋受挫。在国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阶级斗争愈益不可调和,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终于导致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792年9月21日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波旁王朝灭亡。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6月拿破仑一世建立“百日”政权,失败后波旁王朝再度复辟,直至末代君主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最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