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般若学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思想流派。般若,梵文Praj╣的音译,亦称“波若”、“钵罗若”等,意译为“智慧”、“智”、“慧”、“明”等。全称为“般若婆罗蜜多”(Praj╣p╣ramit╣)或般若波罗蜜,意译为“智度”、“明度”、“无极”等,是成佛的特殊认识。这种认识视世界万物为因缘和合所生,认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性空。“般若”即“空观”。

从东汉末年支娄伽谶译出《般若道行品经》开始,佛教般若类经典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数代,在玄学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学风,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般若经译本。姚秦时期,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系统地译出印度佛学大师龙树、提婆的中观学说。此前在阐发般若思想方面,已形成了所谓 “六家七宗” 学派。后来由于鸠摩罗什对般若宗旨的系统介绍,把般若学的宣传、讲论推到了一个高潮。当时把关于“般若”理论的研究称为般若学,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基础理论。当时的名僧与名士均以能讲般若学来抬高他们的学术地位。但他们所讲的般若学,一般都是魏晋玄学的补充或发挥,均未尽符印度中观学派宣扬空宗的原义。后来僧肇《肇论》问世,较为忠实地介绍了龙树、提婆的般若宗旨,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中理解者仍然很少。影响最大的,如道安、慧远诸人,都是按照中国玄学的思路来解释般若宗旨的。般若学影响深远,后来的三论宗直接以此为立宗的宗旨,并影响到天台、华严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