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薯莨
名称出处:《南越笔记》
概况异名:赭魁(《别录》),薯莨(《药性考》),红孩儿(浙江、江西),孩儿血(井岗山),山羊头(云南、湖南),红药子(湖南),朱砂莲、朱砂七(贵州、湖南),猪番薯(广东、湖南),血当归、酱头、避血雷(贵州)。
基源: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的干燥块茎。
原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D.rhipogonoides Oliv.)
历史: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其叶形尖长如夹竹桃,节有小刺,根如山药有毛,形如芋子,大小不一,外皮紫黑色,内肉红黄色,以及挖其根煮汁染网罾”的特点。都和今日之薯莨相符。但在中国历代本草著作中早有此植物的记载,其名为赭魁,《别录》早已收录。但是对赭魁的原植物认识曾有分歧,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状如小芋子,肉白皮黄”此说乃是指黄独Dicscorea bulbifera L.《唐本草》和从《梦溪笔谈》及《纲目》中也都已指出,并认为赭魁具有煮汁染罾、染皮,制靴的用途,这是和薯莨的特征完全相符的。
形态:缠绕藤本,粗壮,长可达20m左右。块茎一般生长在表土层,为卵形、球形、长圆形或葫芦形、外皮黑褐色,凹凸不平,新鲜时断面红色,干后紫黑色,直径大约可达20cm以上;茎绿色,右旋,有分枝,下部有刺。单叶,茎下部互生,或中部以上对生;叶片革质或近革质,长椭圆状卵形至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cm,宽1~14cm,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有时呈三角状缺刻,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基出脉3~5条,脉网状明显;叶柄长2~6cm。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长2~10cm,排列呈圆锥状或单生叶腋,圆锥花序长2~14cm或更长;雄花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长约2mm,内轮倒卵形,较小;雄蕊6,稍短于花被片;雌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于叶腋,长达12cm;雌花外轮花被片为卵圆形,厚、较内轮大。蒴果不反折,近三棱状扁圆形,长1.8~3.5cm,宽2.5~5.5cm,种子着生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4~6月,果期7月,直到明年1月仍不脱落。(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568页.图42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50~1500m的山坡、路旁,河谷边的杂木林中,灌丛中或林边。分布于中国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生长3年以上者,四季可采,尤以5~8月间采收的块状茎质量较好;采收时用刀将较大的块状茎切取,留存小者或部分让其再生繁殖。采收后洗净,切片,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此外,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也产。
鉴别
性状:完整块茎呈长圆形、卵圆形、球形或结节块状,长10~15cm,直径5~10cm。表面深褐色,粗裂,有瘤状突起或凹纹,有时具须根或点状须根痕。纵切或斜切成块片,多数呈长卵形,长3~12cm,宽1.5~3cm,厚0.2~0.7cm,外皮皱缩,切面暗红色或黄色。质硬而实,断面颗粒状,有明显的或隐约可见红黄相见的花纹。气微,味涩、苦。
显微 块茎的横切面:木栓层较厚,细胞壁微木化。皮层中有分泌细胞,直径34~68μm,长54~102μm,内皮层为1列切向扁小的薄壁细胞。维管束外韧型,稀疏散列,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约至30μm。淀粉粒圆形或卵圆形,直径6~17μm,长14~20μm,有的较小端呈短喙状,脐点点状,位于一端,层纹不明显。(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569页.图423)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理家兔ig薯莨煎剂1.5g/kg,其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均显著缩短。在试管内草酸血浆除去血小板后重新钙化凝固时间的测定;薯莨提取液有类似血小板的促凝作用;薯莨酊剂或煎剂对离体小鼠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张力、振幅及频率均有增强;酊剂或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可能与所含鞣质有关。
毒性:小鼠sc煎剂LD50为68.8±9.1g/kg。
参考文献[1] 中草药通讯 1971;(1):17。[2] 中草药通讯 1971;(2):39。
药性性味:甘、酸,平。 ①《别录》:“味甘,平。” ②《唐本草》:“有小毒。” ③《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涩、微酸。” ④《云南中草药》:“涩、苦,寒。”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微酸、涩,平。”
功效: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收敛,固涩。
主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崩漏,内伤吐血,风湿关节痛,痢疾,疮痈,蛇咬伤,外伤出血。 ①《别录》:“主心腹积聚,除三虫。” ②《药性考》:“浸酒服,能活血。”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止痢疾。治产后腹痈,臌胀。又治哮喘。” ④《湖南药物志》:“治筋骨痛,关节炎腰痛,内伤吐血。”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或磨汁。外用:研末敷或磨汁涂。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咳血:朱砂莲、藕节各9g,茅草根6g。共炒焦,煎水服。”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疮疖:薯莨根、皂角刺、夏枯草各9g。水煎服。” ③《贵州草药》:“治红崩:朱砂莲、红鸡冠花各9g,百草霜3g。研末,煮米酒服。”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咯血:薯莨500g,加水5000ml,煎成2500ml,每次服20ml,每日3次。”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痢疾:薯莨9g,水煎服;或研末,每服1g,每日3次。”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产后腹痛:朱砂莲9g,煮甜酒服。” ④《贵州民间药物》:“治关节痛:朱砂莲15g,煎水兑酒服。” ⑤江西《草药手册》:“治毒蛇咬伤:薯莨根磨醋外涂。” ⑥《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薯莨根、甘草。研末,每次6g,开水冲服。” ⑦《贵州民间药物》:“治水泻:朱砂莲末6g,加红糖煎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