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pao leida
[外文]:ground artillery radar
地面炮兵用于侦察敌方火炮位置和活动目标,校正火炮射击的雷达。与其他侦察器材比较,具有侦察速度快、距离远、全天候工作等特点。主要有炮位侦察校射雷达和活动目标侦察校射雷达两种。
炮位侦察校射雷达,用于探测敌方正在射击的火炮位置,并测定己方弹着点的坐标以校正火炮射击。它装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宽的方位扫描器和计算机装置。侦察敌方炮位时,雷达波束在敌方射弹弹道的升弧段上搜捕射弹,根据捕获射弹飞行的一段轨迹或两点以上的参数,以弹道外推方法确定敌方炮位的坐标。校正己方火炮射击时,雷达波束在己方射弹弹道的降弧段上搜捕射弹,以同样的方法确定弹着点的坐标,视其对目标坐标的偏差以校正射击。这种雷达可发现在遮蔽物后射击的火炮位置,以及己方火炮弹着点。侦察和校射距离,对迫击炮为6~12公里,对榴弹炮为7~16公里;测定坐标的误差为20~50米、测定一次坐标需10~30秒。炮位侦察校射雷达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炮瞄雷达发展而来。最初用于侦察迫击炮位置,后来也用于侦察射角较大的榴弹炮位置。50年代以前基本上采取跟踪式,需要对弹道上的射弹进行跟踪才能测出火炮位置。60年代以来多为非跟踪式,即用双波束或多波束扇扫,只要射弹穿过波束,即可测出火炮位置。70年代出现了相控阵体制的炮位侦察校射雷达,如美国的AN/TPQ-37(图1)。它具有边扫描边跟踪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探测射角较小的火炮位置,并能同时测定多门火炮的位置,定位过程全部自动化。
活动目标侦察校射雷达,用于发现地面或水面活动目标(如坦克、车辆、舰艇等),测定其坐标,并测定己方射弹地面炸点或水柱对目标的偏差以校正火炮射击。它装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宽的方位扫描器和动目标检测(或显示)装置。侦察目标时,雷达波束快速扫描搜索目标,操纵人员观察显示器上回波的变化来发现活动目标。校正射击时,雷达波束在预定区域内搜索己方射弹,操纵人员观察炸点(或水柱)回波对目标回波的偏差以校正火炮射击。这种雷达能从地物杂波中检测出活动目标和炸点回波,测定速度快,分辨力高,机动性强,通常在靠近前沿的阵地工作。对车辆或坦克的侦察距离为11~20公里,对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的校射距离为9~16公里;对目标的距离分辨力为15~35米,方位分辨力为0.42~1度;测定活动目标和炸点坐标的精度,距离为1.5~50米,方位为1~10密位。活动目标侦察校射雷达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岸防雷达发展而来。最初,是普通的脉冲雷达,靠高分辨力来识别活动目标。70年代以来,大多是脉冲多普勒雷达,如法国、联邦德国合制的Ratac DRPC-1雷达(图2)。 它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抑制地物杂波,提高了从地物杂波中检测出活动目标和炸点的能力。
随着炮兵武器和雷达技术的发展,地炮雷达正向着改革工作体制,增大作用距离,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机动性能,与地炮射击指挥系统结合,提高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