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赞比亚

全称赞比亚共和国。非洲中南部内陆国家。邻安哥拉、扎伊尔、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面积752617平方公里,人口644.5万(1984)。全国分为8个省,首都卢萨卡。

自然条件

国土大部为起伏不大的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大致自东北向西南倾斜。赞比西河及其支流卡富埃河、卢安瓜河等自北向南,把整个高原分割成许多块体。按地表形态,全境分为 5部分:

(1)东北部刚果河(扎伊尔河)上游盆地,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东部穆钦加山脉海拔1200~1600米;位于与坦桑尼亚、马拉维交界处的马库图山海拔2164米,是全国最高点。盆地地势自东向西缓倾,间有不少湖泊和沼泽。

(2)东南部卢安瓜高原谷地,包括长达560公里的卢安瓜断裂谷,是东非大裂谷的组成部分。 裂谷东侧与马拉维高原相连,西侧接穆钦加山断崖,卢安瓜河流贯其间,高差悬殊,坡大流急。

(3)北部是加丹加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以上,有一系列兀立的山脊和槽状洼地,地势向南缓倾,古老结晶岩系广泛出露,是赞比亚主要矿区。

(4)中部卡富埃盆地,平均海拔约1000米,自北向南倾斜,赞比西河和卡富埃河穿流其间,北部沼泽连片,中部是广阔的泛滥平原,东部为卡富埃河和卢安瓜河的分水岭高地。

(5)西南部属卡拉哈里盆地,平均海拔不到1000米,地表平坦,覆有深厚砂质沉积物,景色单调。

国土介于南纬8°~18°之间,属热带草原气候。因地势较高,终年温暖如春。年平均气温21℃左右,各月平均气温相差很小。年降水量从南往北由 650毫米递增到1500毫米,11月至翌年4月为雨季,5~10月为旱季。自然植被以稀树草原分布最广,突出的乔木有波巴布树、木棉树、金合欢树等;较干旱的西南部卡拉哈里盆地,植被类型过渡为灌木干草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多样。境内河湖众多,水网稠密,分属赞比西河和刚果河两大水系,赞比西河在境内长度1500公里,其中800公里构成南部国界,流域面积约占国土3/4以上,同津巴布韦交界处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闻名世界。湖泊有与邻国共有的坦噶尼喀湖、姆韦鲁湖、卡里巴水库和境内的班韦乌卢湖,卡富埃河中上游的卢坎加沼泽是境内最大的沼泽;还有南部的勃沙加沼泽,班韦乌卢沼泽等。众多的湖泊、 沼泽对调节河流水量、 防洪、灌溉、发展渔业、水运以及供应城乡用水都有重要作用。

图居民

居民分属73个部族,大部为班图语系黑人,还有少数欧洲人。本巴族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居住于北部地区,多从事农业。次为通加族,居住中南部地区,多从事畜牧业。 还有洛兹族(见彩图)、

赞比亚洛兹族民间舞蹈

恩戈尼族、隆达族等。居民绝大多数信基督教,少数信原始宗教。各有本族语言。英语为官方语言。人口密度较低,平均每平方公里 8.5人。40%以上人口居住在马兰巴至恩多拉铁路两侧40公里宽的地带内,沿线大小城镇尤为集中。其余农村人口稀疏。卡富埃河中游河谷和卢安瓜河谷萃萃蝇危害人畜健康,人口密度最低,河谷中心部位实为无人居住区,多被辟为野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较快,由20世纪60年代末占全国人口不足30%,1982年已占人口的45%。

发展简史

公元5世纪班图语系各族移入境内,从事迁徙种植和游牧业,16~19世纪曾建立隆达、洛兹、卡洛洛等王国。18世纪末叶起,葡、英殖民者相继入侵,1911年英国将其改称北罗得西亚,由“英国南非公司”管辖,1929年派驻总督进行直接统治。曾推行“南罗得西亚(现津巴布韦)工业、北罗得西亚矿业、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农业”的殖民政策,致使经济畸形发展。1953年成为“中非联邦”一部分。1964年10月24日获得独立,改名赞比亚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

经济地理

20世纪初,境内第一条铁路马兰巴—恩多拉铁路建成;20~30年代末,大型铜矿体发现,以及大规模现代化采炼业的兴建,铜矿成为赞比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铁路沿线地带农业、建材工业、商业等迅速发展。铁路沿线地势高爽、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之处被欧洲人占为烟草、咖啡、棉花等经济作物农场和养牛场。当地农民普遍种植玉米以代替传统作物──粟。其他地区则仍保持传统的自然经济。独立后,政府努力促使经济结构多样化和地区平衡发展。

矿产资源丰富。铜矿为主,探明储量5400万吨(按金属含量),约占世界探明储量8.4%,集中在与扎伊尔沙巴地区毗邻、长约220公里、宽65公里的“铜带”,矿体大、矿层厚、品位高、埋藏浅,利于开采。1982年铜产量61.4万吨。所产铜几全供出口,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铜是国家经济支柱,铜出口值约占出口总值90%以上和国家财政收入40~50%。 次于铜的矿产是钴和铅、 锌。钴与铜伴生,主产于铜带,产量仅次于扎伊尔居世界第二位。中部的卡布韦主产铅、锌,是国内第二采矿业中心。独立后所建卡富埃水电站、卡里巴北岸水电站及莫西奥图尼亚水电站是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1982年发电总量为105亿度,自给有余,约有1/3供应国外。

制造业发展较快,1980年其产值为1964年的16倍。1982年制造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主要是利用本国农矿产品作原料的加工工业,如食品、烟草、纺织、化肥及其他日用工业。利用马扎布卡附近甘蔗园就地制糖,基本满足本国消费。1969年卡富埃纺织厂投产,减少了棉织品进口。坦赞输油管敷设后建成的恩多拉炼油厂提供了国内对一般石油产品的需要。“铜带”也建有铜制品厂,以及为采矿业服务的机械、化工等部门。加工工业集中在“铜带”和卢萨卡等铁路沿线城市。

全国 2/3人口从事农业,1982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5%左右。可耕地约51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6.8%;已耕地150万公顷。农村多为自产自给的个体农牧民,农具简单,耕作粗放。农场包括国营农场、私营农场及公私合营农场,集中分布于马兰巴—恩多拉铁路沿线地带。这里土地连片,机械化水平较高,是国内市场和出口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地。粮食作物以木薯、玉米为主,木薯以北部高原较集中,玉米的主要产区在马兰巴—恩多拉铁路沿线。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细粮尚可出口。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烟叶、甘蔗等。东部奇帕塔等地所产花生质量好,含油率高,畅销国外。棉花、烟叶主产于中部铁路沿线。畜牧业中养牛最普遍,1980年全国计有215万头,3/4为农民私养。商品肉牛和乳牛集中在马兰巴─恩多拉铁路沿线,主要由外资牧场和国营牧场饲养。

交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铁路有马兰巴—恩多拉铁路和1976年通车的坦赞铁路(境内长882公里),前者还包括连接铜带的4条支线和南方直通煤矿和林区的2条专用线,共计2299公里。公路网较密。柏油路面干线公路长5000公里,碎石路约8000公里。地处内陆,进口物资需经邻国港口转运,有铁路或公路通坦桑尼亚、安哥拉、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南非等国,现以坦赞铁路和经津巴布韦到莫桑比克港口的 2条铁路为主。卢萨卡、恩多拉和马兰巴有国际机场。

旅游业是国家收入重要来源之一。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为世界名胜。卡富埃国家公园和卢安瓜河谷狩猎公园都是非洲最大和动物种类最多的野生动物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