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nxilanren
[外文]:New Zealanders
大洋洲新西兰人口占多数的民族。亦称“英裔新西兰人”,毛利人称其为“帕克哈人”。约238万人(1978),占全国人口的76.4%;属欧罗巴人种,由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移民的后裔结合而成,并不断吸收了其他欧洲移民的成分。通用英语文,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包含大量毛利语借词。多信基督教,少数人信天主教。
新西兰本为毛利人的住地。1642年荷兰航海家A.J.塔斯曼曾在此登陆,被毛利人赶走;1769~1777年英国人J.库克先后5次来到这里,亦未立足。后来在此定居的,多为从澳大利亚逃出的流放犯以及不堪忍受船上苦工生活而逃亡的船员。他们学会毛利人的生活方式,并与其通婚,被毛利人称为“帕克哈毛利”。19世纪初出现第一批英国移民的定居点,但人数不多。到1840年英国正式宣布新西兰为其殖民地时,英国移民约有2000人。后来由于英国纺织工业发展,对羊毛的需求激增,促使人们前来这里发展养羊业;同时,南岛发现金矿的消息也吸引来大批移民,到1871年增至25万人。起初移民多半住在南岛,以后逐渐渗入毛利人聚居的北岛。自1843年到1872年,英国殖民者与毛利人进行了30年血战,将毛利人压挤到北部和东部,经济中心亦由南岛移往北岛。此后,除人口的自然增殖外,不断入境的移民一直在居民成分中占有很大比重。1907年新西兰独立时,英国移民及其后裔的人数已达80多万,并逐渐发展为统一的现代民族。此后,从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迁来的移民,也不断被同化、吸收。但仍有占新西兰人口12%的欧美人未被同化,他们仍自称是英格兰人(6.4%)、苏格兰人(1.6%)、澳大利亚人(1.5%)、荷兰人(0.7%)、加拿大人(0.2%)和美国人(0.2%)。新西兰人以农牧业为主,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牛、羊,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工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另有11万多新西兰人分布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