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胁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erythropleurus,英文名:Chestnut-flanked White-eye)是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
红胁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erythropleurus),俗名白眼儿、粉眼儿、褐色胁绣眼、红胁白目眶、红胁粉眼,属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中等体型,与暗绿绣眼鸟及灰腹绣眼鸟的区别在上体灰色较多,两胁栗色(有时不显露),下颚色较淡,黄色的喉斑较小,头顶无黄色。主要分布在东亚、中国华东、华南及印度支那。
中文学名:红胁绣眼鸟
拉丁学名:Zosterops erythropleurus
英文俗名:Chestnut-flanked White-eye
命名作者:Swinhoe, 186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绣眼鸟科(Zosteropidae)
中文属名:绣眼鸟属(Zosterops)
繁殖区:古北界 : e, also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2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红胁绣眼鸟
中等体型(12厘米)的绣眼鸟。
虹膜-红褐;嘴-橄榄色;脚-灰色。
叫声:本属特有的嘁喳叫声dze-dz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红胁绣眼鸟
红胁绣眼鸟与暗绿绣眼鸟及灰腹绣眼鸟的区别:红胁绣眼鸟上体灰色较多,两胁栗色(有时不显露),下颚色较淡,黄色的喉斑较小,头顶无黄色。
地理分布红胁绣眼鸟
分布范围:东亚、中国华东、华南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往南至华中、华南及华东。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原始林及次生林。
生活习性红胁绣眼鸟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往南至华中、华南及华东。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原始林及次生林。 有时与暗绿绣眼鸟混群,在野外喜欢吃小虫和甜食。 主要栖息于果树、柳树、槭树等阔叶树、针叶树以及园庭花木、高大行道树以及以至竹林间。
保护现状红胁绣眼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