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教寺塔
兴教寺塔,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城南樊川少陵原畔兴教寺内,是唐代著名僧人玄奘法师的墓塔。兴教寺早在唐代就是樊川的八大寺院之一。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印度取经返回长安,携带了大量佛经。玄奘回国后潜心翻译佛教经典,历时19年,共翻译了梵文经典74部、1335卷。他还根据自己在取经途中的游历见闻,著了《大唐西域记》等书,对中亚、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古代历史和地理都作了详实的记载,成为研究中西亚交流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兴教寺塔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圆寂,唐总章二年(669年)迁葬于长安城南少陵原畔,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以作纪念。
墓塔是五层阁楼式实心砖塔,通高21米,底部边长5米。塔的平面呈四方形,向上各层逐级内收,收分较大,因此塔身稳重坚固。
第一层塔身的南面辟有砖砌拱门,内有方室,供奉着玄奘的塑像;北面镶嵌着石刻《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铭文详细记载了玄奘诞生、出家、受戒、取经和译经的生平事迹。
塔的各层隐砌八角形倚柱和简洁斗拱的手法,在其它建筑上十分少见,是唐代早期砖砌仿木构楼阁式塔的典型。塔刹为宝瓶葫芦顶。
玄奘墓塔左右有玄奘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新罗人)的墓塔,都有石刻塔铭和泥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