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布隆迪

东非内陆国,旧名乌隆迪。陆邻坦桑尼亚、卢旺达、扎伊尔。西南濒坦噶尼喀湖。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458.7万(1984)。全国分为8个省。首都布琼布拉。

自然条件

地处东非高原西北部,全境大部属强烈切割的高原和山地。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海拔2000~2500米的断块上升山地,经长期流水侵蚀,地形崎岖破碎。中部是海拔1400~1500米的高原,地面呈波状起伏,形成许多枣形盆地和浅丘。东南部系浅平的马拉加拉西盆地的一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其西北边缘以一断层崖同高原相接。东非大裂谷西支纵贯国境西部,谷底鲁济济河和坦噶尼喀湖沿岸有地势低平、土层深厚的冲积平原。

全境近赤道,受海拔影响,大部分地区终年温暖,气温年较差仅2~4℃,年平均气温大部为22~23℃,西部山地不足20℃,裂谷底部则达25℃。降水量依地形而变化,中、东部1200~1300毫米,西部山地1400~1500毫米,裂谷底部则不足1000毫米,年内有两个多雨期,4~5月降水最多,10~11月次之,1~2月偏旱,6~9月为旱季。热带森林多遭砍伐,为农田和热带草原所代替,仅在西部山地尚保留有茂密的常绿和落叶混交林。地处尼罗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分水区域。河网稠密。东北部有尼罗河上源卡盖拉河分支鲁武武河和阿卡尼亚鲁河。西部注入坦噶尼喀湖的鲁济济等河属刚果河水系。各河水势湍急,多急流险滩,富水力资源。

居民和发展简史

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169人。 绝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山地和中部高原,裂谷底部和马拉加拉西盆地人口密度较低。居民中,班图语系的胡图人占85%,余为尼洛特语系的图西人和少数欧洲人、亚洲人。居民多信原始宗教和天主教,操基隆迪语和斯瓦希里语。官方语言是基隆迪语和法语。中世纪时,境内已存在若干部落联盟,农业已有发展。19世纪末,欧洲殖民势力侵入。1899年德国占领布琼布拉。1903年全境沦为德国殖民地后,与卢安达(今卢旺达)合并组成卢安达-乌隆迪,成为德属东非洲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由比利时统治,归比属刚果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为比托管地。1962年7月1日获得独立,成立布隆迪王国1966年1月废黜国王,成立共和国。

图经济地理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198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80美元。 农业是国民经济主导部门,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2%(1981),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56%(1981),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9%。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迄今仍是传统的锄耕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全国可耕地130.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9%,是非洲垦殖系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西部山地和中部高原许多坡地被开垦后,缺乏防护措施,水土流失严重。90%的耕地种植玉米、高粱、木薯、甘薯等粮食作物,供农民自身消费。独立以来不断组织移民垦荒,并在鲁济济河冲积平原发展水稻生产。经济作物以咖啡为主,多种植阿拉伯种,中部高原是主要产区。1982年产2.4万吨,绝大部分供出口,占出口总额8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棉花是第二位出口作物,1982年皮棉产量2000吨,裂谷底部冲积平原是集中产区。茶叶是1963年以后新发展的经济作物,1982年茶园面积4000公顷,年产茶叶2000吨,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建有较大的加工厂。还种植少量油棕、除虫菊、烟草等。全国草场面积92万公顷,牧草生长茂盛,又无萃萃蝇为害,畜牧业发展潜力大。牧畜以牛和山羊为主,定居放牧,产品率和商品率均不高。坦噶尼喀湖是非洲重要淡水渔区之一,但多用传统工具捕捞,水产资源未能更好利用。(见彩图)

布隆迪农村风光

工业不发达,以咖啡加工、轧棉、制茶为主,还有食品、织布、木材加工、制鞋、金属加工等小厂,大多集中在首都。电力工业薄弱,所需电力大部来自扎伊尔的布卡武水电站。矿产资源有待查明。现仅少量开采氟碳铈、锡、钨、金和铌钽矿等。1973年在穆松加蒂发现大型镍矿,估计占世界总储量3%。

国内尚无铁路,交通几全靠公路,以中部城市基特加为枢纽的公路网总长5144公里(1981),其中国家级公路1710公里。深处内陆,距海最近处超过1400公里,进出口货物须经邻国转运。自首都布琼布拉经坦噶尼喀湖至坦桑尼亚的基戈马,再转铁路出达累斯萨拉姆通印度洋,是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其次是经扎伊尔的卡莱米,转铁路出马塔迪港通大西洋。布琼布拉有国际机场。

布隆迪的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