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经略使

军事长官。唐贞观二年(628)始设于周边重要地区,后多以节度使兼任。宋代在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咸平五年(1002),宰相张齐贤出任经略使,为西北的军事统帅,节制西北数路军马以抗击西夏。未几即罢。同年秋,钱若水任并、代经略使,为一路的军事长官,次年亦罢。宝元二年(1039),因西夏进扰,泾原、秦凤路安抚使夏竦,鄜延、环庆路安抚使范雍,皆带经略使。此后,陕西各路和河东路的安抚使,例皆带经略使,其主要职责为抗击西夏和招抚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皇祐四年(1052),因侬智高叛乱(见壮族),设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安抚使,皆带经略使,此后遂为定制,直至宋亡。此外,绍兴六年(1136)曾以襄阳临近伪齐,按照陕西旧例,荆湖北路的安抚使也因而带经略使,次年罢。

西夏设东、西经略使。金代以后,经略使一职成为临时性的差遣。金末,曾在被蒙古军攻破各路设经略使,总理一方军政。元初,曾以史天泽为河南经略使。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以中书参政普颜不花等为经略使,赴江南各省督察军律。明清两朝,凡遇有重要军务时即特设经略,统理一省或数省军务,职位高于总督,事毕即罢。清中叶后不设此职。北洋政府时期,为笼络割据一方的军阀,重设经略使。授经略使者,可总管数省军务,如段祺瑞执政期间,曾任命曹锟为四川、广东、湖南、江西四省经略使;徐世昌任总统,以张作霖兼蒙疆经略使。北洋政府垮台后,经略使一职亦废。

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金末﹐曾在被蒙古军攻破各路设经略使﹐总理一方军政。元初﹐曾以史天泽为河南经略使。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以中书参政普颜不花等为经略使﹐赴江南各省督察军律。明清两朝﹐凡遇有重要军务时即特设经略﹐统理一省或数省军务﹐职位高于总督﹐事毕即罢。清中叶后不设此职。

宋代在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但不常置。咸平五年(1002)﹐宰相张齐贤出任经略使﹐为西北的军事统帅﹐节制西北数路军马以抗击西夏。未几即罢。同年秋﹐钱若水任并﹑代经略使﹐为一路的军事长官﹐次年亦罢。宝元二年(1039),因西夏进扰﹐泾原﹑秦凤路安抚使夏竦﹐鄜延﹑环庆路安抚使范雍﹐皆带经略使。此后﹐陕西各路和河东路的安抚使﹐例皆带经略使﹐其主要职责为抗击西夏和招抚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皇祐四年(1052)﹐因侬智高叛乱﹐设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安抚使﹐皆带经略使﹐此后遂为定制﹐直至宋亡。此外﹐绍兴六年(1136)曾以襄阳临近伪齐﹐按照陕西旧例﹐荆湖北路的安抚使也因而带经略使﹐次年罢。

唐代边疆地区设“经略使者”。“观察使者”还兼经略使。宋代沿边大将都兼“经略”。此后大多经略安抚使统管军民。明代只称“经略”而不称“经略使”,官阶比总督略高。清代经略大臣在封疆将帅中居第一位,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

官名。唐太宗贞观二年 (628) 始置于边州,掌管军务。后多由节度使兼领,有副使、判官。宋真宗咸平五年 (1002) 再置,渐成为陕西、河东、广南诸路长官,掌各地兵民之政,总制诸将,统帅军旅。西夏置有东、西经略司,亦置为长官。金末置。元朝沿置,职掌略同。明改“经略”。

官名。唐太宗贞观二年,在沿边重要地区设此官,为边防军事长官,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宋代也于沿边地带设此官,而又兼安抚使,于是称经略安抚使。明朝在有重大军事任务时则置,平时则不置。清初沿置,后废。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六》、《续通志·明官制上·经略使》、《新唐书·百官四下·节度使》、《宋史·职官七·经略安抚司》。

明朝经略使有哪些?

辽东经略 《明史职官二》言:天启元年,置辽东经略。经略之名,起于万历二十年宋应昌暨后杨镐。至天启元年,又以内阁孙承宗督师经略山海关,称枢辅。崇祯四年并入总督。十一年又增设总督于保定。 辽东经略一职,是专为辽东战事所设立的。孙承宗曾多次上疏,议论辽东兵事以及辽东经略。 其一,“乞皇上饬励诸臣,勿角口语,勿事虚文。司兵马者,不得恣意于不可度而不顾供应之难。司钱谷成造者,不得刻意于不可减而不顾星火之急。”——这是指出了户部、兵部、工部对于前线要求,相互推诿,以至耽误国事。 其二,请重武人之权。明代规定文官挂帅,多瞎指挥。此前经抚不和,更是影响辽事。 其三,“中使观涉兵政,自古有戒”。即使是皇帝派来专门劳师的中使,孙承宗也一概否决。 这三点正是切中明代用兵之弊。军事由外行领导,太监对军务的过多干预,以及后勤部门的配合不利。这些问题不能够改善,则无论前方将士如何积极进取,也是难有所进展的。明代主要经略如下:

宋应昌

宋应昌(1536年-1606年),字思文,号桐冈。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曾任兵部右侍郎(经略备倭军务)、右都御史。

生有异相,方面紫髯,望之如神人、剑客,天生豪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历任绛州知州、济南知府、福建布政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上《海防事宜》,预策倭患,进选将、练兵、积粟三策。官至兵部右侍郎,加右都御史。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起兵十四万,战船数百,由对马岛渡海在釜山登陆,入侵朝鲜,朝鲜告急。宋应昌以兵部右侍郎经略朝鲜、蓟辽等处军务,与提督李如松率兵四万,分三路进军朝鲜。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出兵击败日军,收复平壤。日军残部南逃汉城,宋军乘胜追击,相继收复了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直逼王京。当时王京有三十万倭军固守。宋应昌遣敢死队夜袭日军粮道,烧毁龙山仓等十三座粮库,使日军粮秣无继,终于四月十八日弃城南遁。继而收复南原、晋州和汉江以南千余里土地,并索回朝鲜王子、陪臣、宫眷百余人,援朝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时兵部尚书石星主撤兵议和,宋应昌因建议留兵协守,遂被召还。寻乞归。隐居西湖孤山,绝口不谈兵事。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卒,年七十一。著有《道器图说》、《心径茅锄》、《窥测陈筌》、《朝鲜复国经略》等。

杨镐

杨镐,字京甫,号风筠,河南商丘(今河南商丘谷熟镇)人,明朝末年将领,曾任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

万历八年,中进士,授南昌知县。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日本侵略朝鲜,次年,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奉命经略援朝军务。二十六年正月,明军在蔚山大败,杨镐隐瞒败讯不报,谎报军功,被罢职,以万世德代之。三十八年,复起巡抚辽东。四十六年,后金攻破抚顺,杨镐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力主讨伐。次年(1619年)二月,杨镐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出击后金,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铤,以杜松部为主力。刘綎,骁勇善战,但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四路军企图“分进合击”,但由于杜松轻敌,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遇伏,全军覆没,继而马林败逃开原,刘铤战死,仅李如柏全师而退。萨尔浒之战大败,损军四万余人,开原和铁岭相继失守,明廷御史杨鹤交章劾奏杨镐,因此下狱,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经略。崇祯二年(1629年),被处决。

熊廷弼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汉族。明朝将领、军事家,曾任辽东经略。

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起家保定推官,迁监察御史。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授右副都御史、巡按辽东,请求屯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出任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招集流亡,整肃军令,制造兵器,浚壕缮城,巩固守备。明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败,坐罪下狱,卷入党争。天启五年(1625年),坐罪处死,时年五十七岁,

崇祯二年(1629年),得以恢复官爵,谥号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袁应泰

袁应泰(?-1621年),男,汉族,字大来,凤翔(今属陕西宝鸡)人。晚明官员,东林党人。

袁应泰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授临漳知县,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迁工部主事,起河南右参政,官至兵部侍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抚辽东,一个月后,代熊廷弼经略辽东。袁应泰在辽东扩大边防,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尤世功等以为不可,袁应泰不听。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袁应泰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火炮,严阵以待。努尔哈赤水陆俱进,攻下沈阳,再战又下辽阳,贺世贤、尤世功为乱箭射死,童仲揆等赴援,亦战死。袁应泰在辽阳城东北的镇远楼督战,城破之后,举火自焚。

明朝追封为兵部尚书。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节”。

孙承宗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明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皇太极包围京都时,朱由检急召孙承宗,运筹帷幄将清军击退。但不久之后孙承宗又遭到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再次辞官回乡,在家高阳县住七年。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傅等。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大举进攻,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都战死。弘光元年(1644年),获南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清高宗时追谥“忠定” 。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

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一说为广西藤县人 [1] ),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 [2]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 [3] 。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清朝经略使

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以中书参政普颜不花等为经略使﹐赴江南各省督察军律。明清两朝﹐凡遇有重要军务时即特设经略﹐统理一省或数省军务﹐职位高于总督﹐事毕即罢。清中叶后不设此职。

经略典故水浒传之“老种经略”与“小种经略”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提到过“老种(Chóng)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书中第二回他就说过“……洒家听得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此处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兄弟俩。老种经略相公指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指种师中。这两人是北宋名将种世衡的孙子,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也就是书中称的“经略相公”。宋朝时“相公”原本是对宰相的称呼,后来演化为民间对高阶文官的俗称,如“经略相公”、“枢密相公”。经略安抚使作为统管一路军政的最高长官,权力比知府、知州大得多。书中鲁智深打死了郑屠后,因为他是“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地方官不敢擅自直接抓人,而是先去请示了“经略相公”,得到同意后才敢下文书捉人。可见当时“经略相公”的权力确实极大。 《水浒传》中的好多好汉都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像王进、鲁智深、杨志等都在这经略相公手下任过职,金钱豹子汤隆也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打造过军器为荣。由此可见好汉们对镇守边关的功臣名将极为尊敬。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为延安郡,后仍为州。1089年,宋升为延安府。西魏治广武,唐治肤施,均在今延安东北,宋移肤施至今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