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enyi Zhendi
现代文学期刊。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影响较大的文艺刊物之一。
《文艺阵地》由茅盾主编,1938年4月16日创刊于广州,16开本,生活书店出版发行。初为半月刊。1938年7、8月间,广州遭日军轰炸,移香港编辑,在上海付印。第2卷第7期(1939年1月16日)后,茅盾去新疆,由楼适夷代行编务。第3卷第5期(1939年6月16日)起,刊物随楼适夷转移到上海,在半地下状态中编辑出版。1940年4月16日,第4卷第12期后改出月刊,为24开本,并使用两种封面形式。在上海公开发行的为《文阵丛刊》,并标书名,第1辑《水火之间》,第2辑《论鲁迅》;运往内地发行的则为第 5卷第1期、第2期(即1940年“七月号”“八月号”)。第5卷出2期后,即遭查禁。1941年1月10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刊物在重庆继续出版第6卷,仍为月刊,16开本,由回到重庆的茅盾继任主编,并组成包括以群、艾青、欧阳山、曹靖华、章泯、宋之的、沙汀的编委会。第6卷出6期。1942年11月出至第7卷第4期被迫停刊。后又以《文阵新辑》名义续出,第1辑《去国》(1943年11月),第2辑《哈罗尔德的旅行及其他》(1944年2月),第3辑《纵横前后方》(1944年3月),为24开本。刊物历时6年,共出63期。
《文艺阵地》的办刊主旨是:“我们现阶段的文艺运动,一方面须要在各地多多建立战斗的单位,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个比较集中的研究理论,讨论问题,切磋,观摩,──而同时也是战斗的刊物。文艺阵地便是企图来适应这需要的。这阵地上立一面大旗,大书‘拥护抗战到底,巩固抗战的统一战线!’”(《发刊辞》)
《文艺阵地》始终表现着鲜明的进步倾向。创刊号上发表了张天翼的小说《华威先生》和李南桌的论文《广现实主义》,首先从创作和理论上提出了对于抗战阵营中黑暗现实的暴露问题,表现了积极的战斗性。它经常发表、介绍延安及敌后根据地人民和军队的生活的作品,曾称赞陆定一的《晋东南军中杂记》(第1卷第8期)画出了敌后战士们的沉着战斗。多次出特辑纪念鲁迅,还出过纪念列宁、高尔基的特辑和“苏联文学特辑”。它以许多扎实的有内容有份量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论文讨论了抗战文艺运动中的诸多问题:倡导抗战文艺运动;号召作家深入生活,反对“与抗战无关”论;反对粗制滥造的“公式主义”;要求反映复杂的抗战现实;提倡现实主义的典型创造;宣传文艺大众化;反对旧形式的因袭。它所高举的现实主义战斗旗帜,对推动抗战文艺运动的深入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艺阵地》是综合性的文艺刊物,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论文,短评,小说,诗歌,戏剧,通讯报告,人物速写,通俗文艺,国内外文艺动态,书报述评,译作等,特别是“文阵”广播和茅盾经常为之撰稿的“短评”,“书报述评”等栏目,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触及时事,推荐新人新作,沟通文艺界的联系,极有特色。
《文艺阵地》经常报道各地文艺活动情况,也介绍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外文坛现状。并注重外国进步文学,主要是俄苏文学的译介。
《文艺阵地》广泛地团结了抗战中进步的文艺力量,主要撰稿人有巴人、黄绳、锡金、任钧、邹荻帆、袁水拍、杜埃、寒波、王亚平、艾青、韩北屏、穆木天、骆宾基、曹葆华、李南桌、草明、臧克家、欧阳山、林焕平、欧阳凡海、碧野、艾芜、周文、沙汀、SY(刘盛亚)、司马文森、刘白羽、戈宝权、思慕和周行等,潘梓年、丁玲、老舍、丰子恺、夏衍、萧红、景宋、郑振铎和叶绍钧等也为它写过稿。它发表了许多在当时颇有影响并载入文学史册的作品,如小说《差半车麦秸》(姚雪垠),《刘粹刚之死》(萧乾),《防空—“堪察加”的一角》(沙汀),《霜叶红似二月花》(茅盾,刊前 9章);诗歌《泥土的歌》(臧克家),《射虎者及其家族》(力扬)等;而长篇报告《东战场别动队》(骆宾基),《人性的恢复》(沈起予),《粤北散记》(司马文森),《在卍字旗下》(SY)等,更显示了它的特色和成绩。
《文艺阵地》还认真地注意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姚雪垠、杜埃,以及在当时颇有影响的李南桌、萧曼若、穗青、寒波、周正仪等都在这里受到热情推荐和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