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秧歌的由来

秧歌是流行于我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宋代称村田乐。清人吴锡麒《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我国民族习俗每年春节、元宵节等都表演秧歌。其特点是欢快、兴奋、红火热闹。因流传地区不同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等几种不同风格的秧歌。根据内容的不同,一般分为过街、大场和小场三种类型。“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随着音乐所作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和队形变化;“大场”是集体群舞,以走出各种复杂的、图案变化丰富的队形为主,音乐伴奏也以打击乐为主;“小场”是带有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音乐伴奏用唢呐、笛子、板胡、二胡等,以吹奏曲牌、民间曲调为主。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秧歌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秧歌剧,如《兄妹开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