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萨伊,J.-B.

图

法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

生平和著作

萨伊生于法国里昂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商业。随后往英国伦敦附近一商业学校求学,得以目睹英国产业革命的情况,并接触到A.斯密的经济学说。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时,他正在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任职,拥护当时大资产阶级的执政,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一度从军。雅各宾派上台后,他感到不满转而反对革命。1794~1799年,萨伊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的主编,于该刊发表经济文章,批评国民大会活动,得到拿破仑(1769~1821)的常识,被委任为法官,又临时派往财政委员会工作。1803年,他出版《论政治经济学,或略论财富是怎样产生、分配和消费的》(简称《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宣扬斯密的贸易自由放任思想,由于拒绝拿破仑要他彻底修改全书的要求而被降职,最后被迫辞去公职。1805年他与人合伙开办机器纺纱厂,至1813年停办。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他又受到重视,被派往英国考察工业。1816年起先后在法国阿森尼大学和工艺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他把讲稿整理为《实用政治经济学全教程》(共 6卷)在1828~1829年间出版。1830年萨伊还担任过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1832年11月15日逝于巴黎。他的主要著作除上述二书外,尚有《政治经济学入门》(1815)、《关于政治经济学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商业普遍萧条的原因给马尔萨斯先生的信》(1820)、《政治经济学杂录和通讯》(1833)。

“三分法”

萨伊以对斯密经济学说的解说、通俗化和系统化的面目出现,把斯密经济学中包含的科学因素抛掉,把庸俗因素分离出来并发展为庸俗政治经济学体系。他将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财富的消费,这就是著名的政治经济学“三分法”。他抽掉资本主义这一历史的特殊的社会经济形式,把它变成生产一般。他认为生产不创造物质,只是创造效用,把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叫做“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他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如土地等)协同创造产品,提供效用,从而协同创造价值。对这三种生产要素的使用,要支付代价,也就是对它们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要给予报酬,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润、土地得地租。他完全否定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坚持斯密的庸俗观点:即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构成价值,它们组成商品的生产费用,然后,用生产费用来决定价值。他还把生产费用和供求论结合起来,借助于供求关系,以随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而变动的价格作为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

“三位一体”公式

萨伊在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分配。他认为资本、土地如同劳动一样能提供生产性服务,创造效用,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也具有创造收入的能力。他据此断言工资、利润、地租各有自己的来源。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这就是“三位一体”公式。这一公式否定斯密关于利润、利息和地租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扣除部分的观点。他又把利润划分为互相独立的两个部分:使用资本所付的租金,即利息;使用资本的劳动的利润,是对企业家从事冒险、监督和管理企业的报酬。他认为企业家的“智力和才能”应得到高的报酬。甚至认为工人的技能也是一种“资本积累”,也会获得象企业家那样的报酬,他称其为“劳动利润”。这就否定了工资与利润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销售论

萨伊还有一个理论,就是“销售论”。他认为由劳动、资本和土地创造的某种效用,授予物品以价值,购买这价值的手段也同样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所创造的其他产品所组成的,于是,生产就给产品创造需求。他认为货币并非一切交易的目的,只不过是媒介而已,在交换中,它只起“一瞬间”的作用。如果一种产品难于脱售而产生过剩,并非由于缺乏货币,而是由于某些产品生产过少所致。他由此得出几个结论:生产愈多,销路会愈广;一企业的成功,有助于其他企业,全体利害与共;进口会给本国产品开辟销路;鼓励消费无益,重要在于激励生产。萨伊这一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它被用来论证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存在的。萨伊的经济理论对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有很大影响。